篇一:
区人大常委会: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xx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向本次常委会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支持下,我区财税部门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以改革谋发展,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目标,克服各种困难,实现了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为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财力保障。
一、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1——6月,财政总收入73650万元,完成年预算的54.75%,同比增长15.1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4044万元,完成年预算的60.45%,同比增长17.08%;上划中央收入7536万元,同比增长4.55%;上划省级收入2070万元,同比增长0.24%。
(一)一般预算收入分征收部门执行情况:
国税局完成2070万元,为年预算的42.07%,同比增长40.43%,差序时进度7.93个百分点,短收390万元;
地税系统完成5858万元,为年预算的29.92%,同比下降9.45%,差序时进度20.78个百分点,短收3930万元;
财政局完成56116万元,为年预算的68.9%,同比增长20.01%,超序时进度10.45个百分点,超进度15394万元。
(二)一般预算收入分项目完成情况:
税收完成22432万元,同比增加4194万元,增长23%。其中:增值税1033万元,减少204万元,下降16.49%;营业税2691万元,减少796万元,下降22.83%;企业所得税1382万元,增加840万元,增长154.98%;个人所得税395万元,减少118万元,下降23%;资源税202万元,增加77万元,增长61.6%;城市维护建设税683万元,减少25万元,下降3.53%;房产税188万元,增加13万元,增长7.43%;印花税141万元,减少8万元,下降5.37%;城镇土地使用税246万元,增加1万元,增长0.41%;土地增值税646万元,增加49万元,增长8.21%;车船使用牌照税321万元,增加147万元,增长84.48%;契税11815万元,增加2490万元,增长26.7%;耕地占用税2689万元,增加1719万元,增长177.22%。
非税收入完成41612万元,同比增收5147万元,增长14.11%。其中:专项收入8万元,减少12万元,下降60%;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576万元,减少272万元,下降32.08%;罚没收入651万元,减少524万元,下降44.6%;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6817万元,增加2219万元,增长15.2%;其他收入23560万元,增加3736万元,增长18.85%。
同期,全区一般预算支出完成94696 万元,增长39.49%。其中:区本级支出完成76614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0.74%。 一般预算支出分支出功能完成情况:一般公共服务17300万元,增长22.05%;国防255万元,增长75.86%;公共安全1389万元,增长3.04%;教育13056万元,增长11.11%;科学技术1058万元,增长12.79%;文化体育与传媒220万元,增长10%;社会保障和就业13439万元,增长2.04%;医疗卫生完成7743万元,增长13.17%;环境保护242万元,增长2.98%;城乡社区事务完成2168万元,增长10.84%;农林水事务完成10138万元,增长10.59%;交通运输完成4047万元,增长13.42%;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152万元,增长26.39%;商业服务业等事务152万元,增长3.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280万元,增长8.53%;住房保障支出975万元,增长30%;粮油物资储备等事务130万元,下降60.49%;其他支出21146万元,增长257.44%,主要是列收列支项目暂未分解到具体科目。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收入1736万元,为年初预算的13.32%,比上年同期增收424万元,增长32.31%。其中:地方教育附加收入60万元,育林基金收入9万元,森林植被恢复费650万元,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收入283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98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65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333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51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96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7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84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4102万元,为年初预算的31.36%,比上年同期减支554万元,下降11.89%。其中:教育支出30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3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001万元,农林水支出891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9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50万元,其他支出674万元。
三、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财政收入有所增长,发展后劲不足。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73650万元,同比增长15.12%。从收入结构看,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4.11%,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3%,因华润B厂今年开始缴纳企业所得税9230万元,税收占财政的比重有所提高,收入结构得到一定改善。受大经济环境影响,新上项目少,缺少新的税源,原有老企业整体经营状况不佳,税收贡献增量有限。从行业贡献看,电力企业,房地产企业,收入比重大,国税收入主要依靠电力企业,地税收入主要依靠房地产业,税源结构比较单一,抗风险能力弱。
(二)支出结构逐步优化,重点保障民生。1——6月,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94696万元,同比增加23044万元,增长32.16%。从支出功能分类来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2.06%,保障了全区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和干部职工工资足额发放;涉及民生的各类支出中,基本保障到位。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农林水事务等支出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04%、11.11%、10.59%;各类重点支出的执行到位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有所提高。
四、预算执行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重点税源普遍下降。受经济下行、结构性减税的影响,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业等行业税收同比分别下降20.67%、4.37%、62.4%、55%、98.7%、5.43%。重点企业,华湘化工、7320工厂、电力公司、街洞矿业、桥兴矿业等企业税收分别下降60.7%、5.54%、27.36%、17.94%、65.68%。全区10户规模以上房地产企业,7户税收同比下降。致使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分别下降16.49%、22.83%、23%。
(二)收入结构亟需优化。受市区财政体制及市场影响1-6月,全区财政总收入中税收34980万元,占45.38%,同比提高2.48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23140万元,占35.73%,同比提高2.72个百分点。虽然两个“税比”有所提高,但同其他县市区相比、同市区体制调整前的我区最好历史时期相比仍然偏低。分行业看:国税主要来源于电力发电及电力供应、批发零售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子制品业,分别占总税收的45.45%、18.95%、6.15%、6.09%。其他煤炭及有色金属采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等受价格影响,税收占比不到25%。地税主要来源于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也,分别占总税收的39.96%、23.85%、10.95%,来源于批发和零售、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采矿、制造建筑业的税收不到30%,收入结构亟需优化。
(三)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由于财政体制问题,我区财力省市集中较多,实际可用财力较少。支出方面,事业人员绩效工资改革、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等新增支出近1.0亿元,财力和支出增长不协调,再加上往年财政赤字已达数亿元,致使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不断加大,收支矛盾异常突出。
五、下半年工作的安排
(一)积极服务企业,着力培植财源。通过财政专项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多项措施,支持财源建设,把促进科技进步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要推动力,培植财源新增长点。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好建设过程中的各项矛盾和难题,确保投产达效,尽早产生税收。
(二)加强税源监控,强化收入征管。税务部门要着力抓好税源分析、监控和管理工作。围绕全年财政收入总目标,每月细化落实国、地税税收任务,加大征管力度,力争财税收入有计划按进度均衡入库。加强区内的重点税源企业、工程项目的跟踪和监控,确保工程税收按工程进度及时足额征收到位。认真抓好各项行业管理办法的落实,进一步规范重点行业的税收管理,有效地防止税收流失。对税收进行全面清理,进一步规范税收征管。扎实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做到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着力打击偷逃税行为。加强土地出让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水资源费、育林基金等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征管。
(三)强化资金调度,大力争资立项。以完成年初争资立项任务为目标,认真分析当前财政形势,研究国家产业政策、资金投向和行业发展规划,把握争资方向和重点,有的放矢地深入推进争资立项工作。加强与区直有关部门信息沟通和项目对接。清理财政往来资金,盘活沉淀资金,强化结余资金管理,实现财政资金统一调度、统筹使用。
(四)从严控制支出,强化预算执行。完善预算执行管理制度,从严控制预算调整和追加,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健全财政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兴勤俭节约之风,严格控制机关事业单位“三公”支出,从严控制一次性、临时性超预算追加支出,重点保障民生支出。依法推进财政信息公开,扩大财政收支透明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强化政府债务风险监控管理,妥善处理存量债务,保障全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五)关注上级政策,深化财税改革。《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已通过中央政治局审议。要积极研究方案内容,重点关注上级财政部门有关财税改革动向,结合我区实际深入推进财税改革,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规范政府债务管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完善税收制度等。
篇二: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莆田市20xx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情况
上半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9.74亿元,完成预算的55.4%,超过序时5.4个百分点,同比增收15.56亿元,增长18.5%,增幅居全省九市第一位。其中:地方级收入62亿元,完成预算的55.4%,超过序时5.4个百分点,同比增收10.26亿元,增长19.8%,增幅居全省九市第二位。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71.66亿元,完成预算的54%;同比增支13.07亿元,增长22.3%,增幅居全省九市第二位。
市本级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1.51亿元,完成全年收入任务的56.2%,超过序时6.2个百分点,同比增收5614万元,增长5.1%。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11.92亿元,完成预算的56.2%,同比增支2.3亿元,增长23.9%。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5.51亿元,完成预算的40.6%,同比减收1.19亿元,下降2.6%。其中,全市土地基金收入42.61亿元,完成预算的39.8%,同比减收1.47亿元,下降3.3%。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48.7亿元,同比增支5.15亿元,增长11.8%。其中,全市土地基金支出46.18亿元,同比增支4.82亿元,增长11.7%。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7.24亿元,完成预算的44.6%,同比增收6.03亿元,增长19.3%。其中,市本级土地基金收入35.33亿元,完成预算的44.2%,同比增收5.15亿元,增长17.1%。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35.47亿元,同比增支7.93亿元,增长28.8%。其中,市本级土地基金支出34.37亿元,同比增支7.72亿元,增长28.9%。
(三)社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市本级社保基金预算收入4.66亿元,完成预算的58.3%,同比减收897万元,下降1.9%(2010年9月1日起,全市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纳入市本级预算管理,市本级的收支数为全市收支数)。市本级社保基金支出4.84亿元,完成预算的60.6%,同比增支7394万元,增长18.0%。
二、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圆满实现“双过半”
分级次看,财政总收入、地方级收入和中央级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8.5%、19.8%、16.4%;并全面实现“双过半”,分别超过序时5.4个、5.4个和5.5个百分点,级次间增长的协同性不断改善。
分县区看,各县区均全面超序时完成收入任务进度。其中,北岸、城厢和荔城分别超序时8.3个、7.9个和7.8个百分点,超收较多的分别是:荔城区超收2.9亿元、城厢区超收2.2亿元、仙游县超收1.4亿元、市本级超收1.3亿元。
(二)财政收入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有所改善
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4.8%,比上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全市地方级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2.2%,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全市收入税性比重为85.9%,比一季度提升1.2个百分点。
(三)税收增收贡献下降,非税收入相对增长较快
上半年,全市税收收入85.63亿元,增长16.9%,增幅低于财政总收入1.6个百分点。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税种收入增长15.4%,增幅分别低于税性总收入、财政总收入增幅1.5个百分点和3.1个百分点。主要是,一方面,从20xx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暂免征收营业税和增值税,另一方面,近期房地产市场总体较为低迷,营业税仅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5.6个百分点。小税种增幅明显回落,主要是消化去年工贸企业“即征即奖”政策形成收入高基数,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分别增长-0.5%和2.3%,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56.7个和50个百分点。全市非税收入增收3.2亿元,增长29.1%,主要是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和专项收入分别增收1.76亿元、0.88亿元和0.48亿元。
(四)公共财政支出稳定增长,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在支出中,市财政始终坚持从大局出发,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有保有压,坚决贯彻中央的“八项规定”,严控和压缩“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等一般性支出,突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生产性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突出实体经济的培植,加大对教育、科技、社保、医保和农林水等方面投入,加大对工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将有限的财力投向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从主要支出项目看,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52.8亿元,增长24.5%,高于全市公共财政支出2.2个百分点;占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的73.7%,较去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支出220519万元,增长22.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0894万元,增长29.7%;农林水支出58587万元,增长14.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8448万元,增长20.7%;节能环保支出9548万元,增长82.5%。与此同时,全市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17.1%,低于全市平均支出水平5.2个百分点。
三、上半年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一)狠抓增收节支,强化预算执行
依法管征促增收。围绕收入目标,强化税源调研、分析和测算,全面研判财税形势,科学谋划收支盘子。及时分解落实任务,逐旬、逐月紧盯收入进度,实时跟踪收入增减变化动态。强化部门沟通配合,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努力挖掘增收潜力,确保应收尽收。上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增幅高出全省平均增幅6.3个百分点,地方级收入增幅高出7.2个百分点;全市财政总收入增幅第一季度和上半年均居全省九市第一位,地方级收入增幅从2月份起连续五个月保持在全省九市前2位;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收入分别占全省九地市的比重达5.4%和5.6%,同比分别提高了0.3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
严格管理抓节支。认真落实八项规定,强化预算约束,在连续几年压缩市本级一般性支出的基础上,20xx年市本级公用经费再压缩5%。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印发了《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工作的通知》,20xx年市本级“三公”经费预算比20xx年再压缩1330万元,下降13%;严格控制因公出国(境)团组数量和规模,除了部分有常规性出访任务的单位外,其他单位不安排出国(境)支出预算,待在年度中逐批审批下达;前瞻性地管控公车,年初就提出市直部门停购一般公务用车,为公车改革提前做好准备,上半年我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一般公务用车实现“零审批”,预计可节约资金500万元;实行“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定点加油”,控制公车运行费用。出台因公出国经费和会议费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和差旅费管理规定,修订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预算规定和标准,扎实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差旅费、公务接待费等必须使用公务卡结算。开展“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工作,提高财政透明度。上半年,全市“三公经费”支出5484万元,同比下降40.5%。其中:因公出国(境)支出124.6万元,下降48.5%,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4311.5万元,下降15.8%,公务接待费支出1048万元,下降72.8%。
(二)助力实体经济,夯实财源基础
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安排各类产业发展资金5.9亿元,加大对临港产业、文化产业、设施农业、海洋牧场、电商转型、医疗服务等“六大突围”产业的鼓励奖励和扶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作用,通过财政贴息、风险补偿、信贷奖励等措施,释放民间投资潜力,促进新兴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努力培育上规模、上档次的新兴优质财源,持续提高财政收入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其中:安排并整合现有涉海资金共5000万元,重点扶持生态海洋牧场建设和现代渔业建设,建设海洋强市;安排物流业、电子商务发展基金各1000万元,支持电商物流建设,加快培育电商产业;安排科技计划项目及企业技术创新资金5096万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安排外贸扶持资金4000多万元,为我市外贸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减轻企业负担。坚决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实施营改增、小微企业所得税及其他税收奖励优惠政策,上半年为企业减负超过1亿元;落实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融资担保、应急垫资、特色产业扶持等政策;拨付6600万元,对企业扩产用电、增产多销、技术改造等予以奖励,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
维护金融稳定。为防范和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减轻企业资金周转压力,筹集3.6亿元(其中:市财政出资2亿元),设立企业应急保障周转金,自4月份启动以来已解决43笔共6.5亿元还贷周转资金,为因短期资金周转困难不能按时还贷的企业提供转贷服务,防止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筹集贷款风险增信资金4300万元,开展“万家小微企业成长贷”,为外贸中小微企业搭建“助保贷”融资平台,为企业融资增信,增加企业贷款;积极向市政府建议成立市担保公司,筹集注入资本金2亿元(其中:市财政出资8000万元),为企业贷款牵线搭桥。
(三)强化资金统筹,支持重点项目
统筹调拨各类项目建设资金51.4亿元,确保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和投产。其中:投入5.2亿元,推进铁路、高速公路、联十一线、滨海大道等重大路网、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尽早实现开工或加快工程进度,形成实物投资量; 安排水利项目专项资金4.3亿元,重点用于木兰溪防洪工程、乌溪水库工程、金钟水利枢纽引水配套工程、东圳分层取水工程、东圳水库除险加固、妈祖城供水工程和内河整治等民生水利项目建设;筹措畜禽养殖整治和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专项资金8100万元,开展生态保护和污染整治等水环境保护建设工作;安排4323万元,加快城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和改造。
(四)着力改善民生,提高保障水平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教育方面,上半年,市财政共筹集1.6亿元,扩容建设11所城区和中心集镇中小学,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班班通”建设;投入1.3亿元,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四免一补”;继续提高市本财政对高等教育院校的生均拨款水平,今年仅高校生均拨款预算就达1.8亿元,在全省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医疗卫生方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并轨统一,筹资标准由20xx年的每人每年340元提高到今年的390元,政府补助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20元;上半年已拨付新农合补助资金5.4亿元。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农村低保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200元,比省定的2100元翻了一番,财政补助水平提高到每人每月170元,比省定标准126元高出44元;城市低保保障标准从去年的每人每年5040元(四区)、4464元(一县)分别提高到5616元、5040元,财政补助水平从去年的每人每月240元、220元分别提高到258元,231元;全市8.9万名农村低保对象和1万名城市低保对象的正常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轨统一,全市37万名60周岁以上老人基础养老金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
增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经费按人口规模,分别从原来的3、4、5万元/村.年,提高到8、9、10万元/村.年,每年财政增加投入4850万元。安排老少边岛相对落后地区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重点用于50个老少边岛相对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500万元,安装探头2001个,建设网格化平台300个,逐步实现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在重要部位和场所全覆盖,社会管理更加精细化;筹集1.3亿元,保障反恐、维稳工作支出,确保社会大局安定稳定。
(五)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政监管
将严肃财经纪律作为反腐倡廉的重点,强化资金使用监管。升级改造专项资金监管平台,进一步横向拓展监管范围,今年新纳入专项资金7个,增加后监管资金项目已达32项,累计38亿元,已拨付到位35亿元,拨付率达92%。进一步创新绩效监控模式,尝试信息化监控,提高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覆盖率,加强评价结果运用,合理分配专项资金。
(六)深化改革创新,提升管理效益
推进政府采购改革。针对政府采购效率偏低、价格偏高问题,本着节约资金、提速提效的工作理念,对政府采购工作进行了全面创新和提升。一是建立健全本级政府采购管理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防止政府采购体制外运行。设立政府采购资金专户,财政性采购资金全部由国库集中统一支付,严把政府采购内部制约最后一道关。二是减少采购环节,优化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在全国首创“电子化大卖场”,创新性引入电商平台作为政府采购供应商,当天下单,最快3天内到货,压缩采购时间。截止6月25日,“电子化大卖场”试运行20天共完成订单91批次,合计采购金额195.7万元。创新批量集中采购试点,实现“以量压价”,降低采购成本,已初见成效。如,今年1月份集中批量采购6000套办公软件,预算金额360万元,中标金额143万元,节约资金217万元,节约率高达60.2%。三是公开权力运行,促进政府采购阳光化。在政府采购管理系统中嵌入流程监察图,实现全过程网络化监控,财政支出细化到每一个环节,保证采购结果客观、公正和公平。
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基础。首次编制20xx年政府性债务收支计划,建立以债务率、偿债率、逾期债务率等为债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体系,设立偿债准备金;建立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和统计报告制度,逐步实现对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的动态监控,密切关注债务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BT、BOT和其他形式融资建设的管理,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推进流程优化。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预算单位、服务窗口,走进工作一线,与服务对象和普通群众互换角色、换位体验,了解资金申报、审核、支付等操作流程,结合实际,进一步简化指标、计划下达和支付程序,缩短时限。市直国库集中支付审核环节由“四审”改为“三审”,时限由原来的6天左右压缩到3天;在去年取消26项行政审批的基础上,今年再次将“会计代理机构执业资格”和“会计从业资格”的审批权限下放给县区,确保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资金拨付和审批提速提效。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财政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增收结构较为单一。企业面临的资金紧张、融资困难且成本高、经营成本上升等问题仍在延续,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下滑交互影响,工业企业减、停产现象依然严重,生产性税收对财政增收的支撑有限,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仍不稳固。调库等一次性增收因素较大,上半年实现调库收入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亿元。二是土地基金短收,影响了全市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保障力度,资金调度更加紧张。三是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仍不够规范,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等等。
下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主要推进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加大财源培植力度,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牢固树立港口觉醒和临港崛起意识,充分发挥区位、港口、铁路等优势,加强产业对接合作,创新产业扶持机制,逐步统筹整合各类产业扶持资金,集中财力保障重点产业、重大园区和龙头企业,以产业集群的崛起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撬动市场和企业的内生动力。通过公共预算、土地基金、银行融资等渠道,多元筹资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做好重大项目财税配套服务,推动已签约落地项目尽快投产达产。二是加强收入管理,更加注重财政收入增长的质量。密切关注经济运行态势,深入分析影响税收收入增减的经济、政策及征管因素,加强税源的跟踪和分析;及时跟踪各部门组织收入情况,准确掌握税源潜力所在。在确保完成年度预算目标的同时,更加注重财政收入增长的质量。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企惠民税费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着力提升支出的质量和效益。主动做好资金拨付的各项服务工作,及时审核、下达项目用款额度,及时跟踪后续执行进展情况,减少资金滞留。加强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加强资金统筹力度;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和集聚力度,集中有限财力保障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的资金需求。进一步严格会计制度,为公共资金装上“安全锁”、“防盗门”,对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资金等触及财经纪律“高压线”的问题,坚决整治,重拳打击。四是深化财税改革,释放制度红利。着力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试点改革,继续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扎实稳妥推进预算公开,进一步完善市与县区财政体制,逐步规范与县区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积极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为20xx年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做好准备。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要求,落实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以及培训、会议、差旅等管理制度,严格规范公务支出,切实提高制度的刚性执行力,建立厉行节约长效机制。同时,密切跟踪中央财税体制改革动向,强化政策调研,抓紧前期准备,做好下一步改革的衔接,发挥财税改革体制作为整体改革突破口和基础支撑作用。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财政形势,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持续提升科学理财水平,深入推进财税改革,厉行节约、保障重点,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坚决完成全年任务,为莆田跨越发展、宜居港城的宏伟目标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