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交通管制会议方案
导语:每年清明节都会出现几百热潮,因此要做好交通管制工作。下面是清明交通管制方案,欢迎参考!
重点地区:隆阳区殡仪馆、孝感泉公墓及周边地区 高峰期:4月3日——4月12日
根据国家民政部3月09日召开的全国清明节工作视频会议关于清明节工作会议精神,现结合我馆实际工作情况,在清明节期间开展以“文明祭扫、生态安葬”为主题的活动,牢固树立安全服务意识,加强殡葬改革宣传,提倡文明节俭祭扫,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推动政风、行风建设,确保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文明、安全、有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原则,把清明节期间群众的安全祭扫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公墓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紧紧依靠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参与,强化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保护能力,加强通往墓区道路的清障工作,提高科学指挥水平,积极倡导鲜花祭祀等绿色环保祭扫方式,实现祭扫文明安全、和谐有序。
2、落实应急工作责任制,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公墓管理工作人员在清明节期间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
的作用,防止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
3、完善应急保障机制,坚持依法规范、依法管理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清明节期间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控制、处置等依法实施管理,一旦出现突发公共事件,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科学应对。
二、组织领导
隆阳区殡仪馆成立清明节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一组织、协调清明节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赵德政同志任组长、姚继洪、杨德伟同志任副组长,张斌、邱常松、谭春平、杨继刚为成员,按分工做好各自工作,明确责任、落实到位,确保清明期间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
三、清明节期间可能引发的公共突发事件
1、交通安全事故。由于通往公墓的公路狭窄,当地居民的生产原料等随意堆放,更加剧了道路的拥堵,加上市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家庭出车扫墓,车流人流混杂,极易引发交通堵塞。
2、山林火灾。由于现阶段仍有少部分群众祭扫活动还存在焚烧香烛、纸钱等情况,墓区内树木茂盛,极易引发火灾。
3、拥挤踩踏问题。由于祭扫人员较多,在人流量高峰时段及墓区狭窄地段容易引发拥挤踩踏问题。
4、群众打架斗殴事件。由于祭扫人员较多,容易就一些小的误会、口角、拥挤摩擦升级为群体性的打架斗殴事件。
5、祭扫人员摔伤、突发疾病事件。墓区台阶小道较多,容易发生不慎摔伤、扭伤;扫墓时一些祭扫人员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会因自身的身体状况不佳而引发身体不适,诱发一些突发疾病。
四、应对措施
1、认真落实祭扫活动工作安排。由“清明节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一组织、协调清明节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公墓管理值班组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夜间巡防制等,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在墓区主要路口设置墓区指示牌、警示牌,修缮墓区道路、防护栏;在墓区主干道和显眼地段悬挂张贴安全警示标语和横幅,对祭扫群众广泛宣传清明扫墓期间注意事项,大力弘扬文明祭扫新风。
2、针对交通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
(1)居民在公路两旁随意堆放的生产原材料,由交通(路政)管理部门先行治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2)提醒市民尽量采取步行前往墓区祭扫,以免在停车中给自己带来不便。
(3)在交通高峰时段(早上7点至下午19点),协调公安、交警部门对通往公墓路段进行交通管制和疏导工作,派专人引导机动车安全停靠至指定地点,尽量避免拥堵情况的发生。
(4)调派殡仪车云M-E9997作为应急车辆,保障服务用车。
3、针对墓区火灾的应急措施:
(1)指派专人对各墓区进行不间断巡查,劝阻祭扫人员不安全用火行为,在祭扫形式上,要摒弃烧纸、烧香、点香烛等传统祭奠方式,采用“鲜花祭祀”、“无烟祭祀”、“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环保、健康的祭祀方式,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和报告。
(2)在各墓区放置香纸专用焚烧炉和指定烟花炮竹燃放地点。同时在各墓区安置灭火器材,及时清除墓区绿化内的干枯树枝、杂草,检查更换老化的电线线路,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3)万一发生火灾事故,各墓区巡查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有序疏散祭扫人员,小的火情用灭火器材进行扑灭,大的火情迅速通知、引导消防部门灭火。
4、针对拥挤踩踏问题的应急措施:
(1)及时疏散密集人群,提醒年老体弱者不要单独到墓地祭扫。
(2)踩踏问题万一发生,迅速组织救援并立即报警,通知救护车和医务人员抢救伤员,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
5、针对祭扫群众打架斗殴事件的应急措施:打架斗殴事件一旦发生立即报警,由公安人员到场调解处置。
6、针对祭扫人员摔伤、突发疾病事件的应急措施:
(1)在一些危险地带设置警示牌,提醒祭扫人员注意安全;
(2)准备充足的开水和避暑药品免费提供,预防祭扫人员因天气炎热而引发中暑等身体不适,诱发一些突发疾病。
(3)一旦发生祭扫人员摔伤、突发疾病等事件,立即组织人员看护或护送到安全地带,并通知医护人员到场救护。
五、在整个清明节祭扫过程中,各岗位人员应各负其责,严密注视、紧密配合,尽量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必须迅速到位,避免事态扩大发展,酿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