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语言发展方面的特点是:逐步具备了基本的听说能力,能运用简单的语言与人交往。但这一时期的儿童由于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比较弱,还存在着发音不清楚,不准确的现象,对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还带有明显的“情境性”,因此,在平时的活动中,我就多留意了孩子们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发展,引导幼儿敢于说,愿意说。
晨间谈话时,我邀请举手的孩子到前面来讲一讲,也鼓励没举手的孩子在座位上说一说。尽管有的孩子还不太会讲普通话,但只要他们愿意说,敢于说,我就会多鼓励他们。有时,他们说的内容我实在是听不懂,奶声奶气还会有些大舌头,听得我心里真痒痒,此时我没打断他们,相反给了他们更多的时间,请他们“慢慢说,再说一次”。渐渐的,我听懂了他们的.语言,互相之间的交流也多了,孩子们也愿意跟我们老师说说悄悄话了。
在教学活动方面,我们也有意识地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如语言活动《甜嘴巴》,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内容非常贴近幼儿生活,旨在引导幼儿主动与大人打招呼,乐意做个有礼貌的好娃娃。我根据孩子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适当地为儿歌加上了一些简单的动作,孩子们学得投入,效果也不错。孩子们也认识到了有礼貌,会主动打招呼的小朋友是“甜嘴巴”,于是,在我们班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甜嘴巴。
小嘴巴真甜呀!在一日活动中,我们应该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多说说,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逐渐使孩子们都能说会道,敢于表现自己。
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几个小动物围绕葡萄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构成了故事情节。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时,我考虑到了这篇课文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了解了故事情节。在这节课上,我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交流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读好描写小狐狸、小猴子等语言、动作的语句,使学生充分地在读中感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我把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作为教学重点段。抓住时机,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小狐狸和小猴子的心理活动,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感情朗读做好铺垫。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鼓励学生读书有不同的感受。如指导学生读狐狸的话时,我引导学生体会当狐狸忙乎了半天,还摘不到一颗葡萄时,他会怎样?从而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读好“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让学生带着不同的心情去读,有失望的、生气的、难受的……去读出自己的理解。在引导学生解决“为什么狐狸硬说葡萄是酸的?他心理会怎么想?”这一问题时,允许学生自己有独特的理解。
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小动物,孩子们选择了他们喜欢的小猴子,我就因势利导,转入了第四自然段的学习,充分体现了课堂的民主性和自主性,在关键词的理解上,如“迫不及待”、“大口大口”,我创设了情境,通过感情朗读、动作演示、联系生活运用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了词语,积累感悟语言,并能够举一反三。
感觉到在课堂上,有一些地方,该放手的,让孩子大胆的来提问,大胆的来辩论,像这样的一些地方,自己感觉好象还放的不是很开,老是有一种,希望能够把孩子抓住,或者说课堂的结果能给抓住。希望这个课能够上得比较完美,然后也不拖堂,时间到了,我这个课就上完了还是多多少少有受这样一种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影响。我想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尽量的避免这样的一种约束,让自己的课堂更开放,更充满人文化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