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这篇课文由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组成。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称的美感。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
在教学中,我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读者”,通过自由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教师引读等多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感悟诗句的内容和表达的感情。并且边读边配上动作进行朗读表演。如,读到近听水无声时,做出侧耳听的动作;读到人来鸟不惊时,做出摆手的样子。学生的表演欲望一下子被点燃,跃跃欲试。我想,只要学生的朗读兴趣浓厚,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定会在不同的程度上有很大的提高的。本课文中句子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我十分注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在读中感悟、体会诗的读法,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诗中有几对意思相反的词,我指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它们的意思。识字教学是很枯燥的,我在教学识字时,巧妙地诱发孩子们识字的欲望,并善于总结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识字积累,给他们创造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机会,同时还适当的渗透一些识字的知识和方法,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反复再现生字,让学生从整体上识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
《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上册的一篇古诗。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这是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篇诗文。我抓住学生“好动、好玩、好奇、好表现”的身心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引出课题,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本节课我用了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中鉴于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读本诗,我采用由谜语导入——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图文结合研读课文内容——指导朗读的步骤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理解诗意,学习朗读。
在本节教学中,我做得比较好的是:
1、谜语导入。
我以谜语导入本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后面的学习打开了一扇大门。
2、识字教学。
本课中有许多反义词,我利用这一特点帮助学生记忆生字,如远——近、来——去、有——无等。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利用平日的生活经验记住生字小宝宝,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识字教学是很枯燥的,在教学识字时,我让四人小组共同学习,先观察字的结构,然后找出汉字的的特点,再讨论说说怎么写才能写好看,然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孩子们多说,让他们从生活中去理解这些字,在一定的语境中去学习这些字。
3、图文结合,理解诗意。
在扫清生字的障碍后,接下来要做的是领会课文的意思,本课有一幅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与插图结合便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揭示课题后,我出示了本首诗中的四个重要的字“山”“水”“花”“鸟”,根据每行诗的特点与插图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插图理解本首诗。在理解诗意时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个人的感悟做出相应的动作。如读到“远看”学生把手放在额前,仿佛眺望远处,“近看”则低头下看,“花还在”做花开的样子,“水无声”学生则摆双手或与同桌对摆单手。让学生在看图、表演中不知不觉悟出诗境达到理解诗意的目的。
4、指导朗读。
如何让学生读出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呢?在教学时我创设优美的情景,引导学生学会朗读。在指导朗读时为学生创设情境,并结合录音朗读,指出读好古诗首要的是字音要读准,其次要读出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接着我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方法把课文读正确。学生或自己拼读,或者舞着读,让他们通过各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随后我组织学生试读古诗并进行评议,在评议中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
当然,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新课标指出:“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指名学生回答问题或朗读后,我没有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没有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及对别人的优点与不足之处进行讨论。对于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锤炼自己。
本学期11月份进行了同课异构的美术教研活动,主题是《画音乐》,这节课主要是将绘画当中的点线面、色彩与音乐的情感联系起来,这节课本身是一节美术与音乐学科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特意 向音乐 老师请教,哪种乐器来表现独特的声音;选取什么情绪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哪类乐曲适合用美术的语言直接表现等;五线谱如何绘画。向师傅和其他前辈请教设置的教学目标按照学生实际情况是否能达成;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合理;每个教学环节衔接是否恰当……
关于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环节是先让学生玩律动游戏,激趣导入课堂,将学生带入课堂气氛中去,然后让学生用绘画语言表现听到的乐器敲打声,由此引出点线面是表现音乐的绘画语言,用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进行欣赏以此来过渡到色彩,之后让学生进一步欣赏音乐,然后动手用水粉来表现画面。最后是展示作品环节。
整个课堂比较活跃,教学环节还算顺当。但是关于最后呈现的展示作品效果不是很理想,本身我设计的展板背景不符合音乐上的五线谱的规律,需要改进。教师最恰当的方式还是让学生直接作画在音符图形的纸张上,甚至可以是有色的彩纸,让学生自由选择。保证作品的整体性,不适合裁剪。最后由教师添加细节效果,以及小节线等细节。
学生自己听音乐创作的这个阶段,我选用了有异域风情的《波斯市场》这个音乐。应当适当给学生讲讲这个《波斯市场》的音乐背景和故事,能先让学生听一听音乐,引导学生领会这个乐曲的旋律感觉,师生共同分析一下对音乐的感受,对点线面与色彩运用上的想法,再让学生去表现会更好。
第二个环节是听乐器用点线面表现,有可能的话让学生可以拉拉小提琴、吹吹口琴等等,再是打击乐。对比更明显。并且在听的时候可以请学生上台进行演示,更加直观,便于教师直接讲解。
关于这节课堂中的老师示范环节,我试想过是否有进行示范的必要,最终还是进行了示范,因为在示范过 程中 老师懂得更快得从画家作品中汲取灵感,及时进行添加改进,使得作品更加吸引人。从中可知技能的学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更直接更主要的还是要依靠老师的传授,很多技能的东西是“不看不知道”,通过示范,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观察,思考中模仿,很容易掌握基本绘画方法,学生通过示范的.学习,初步发现了一些创造美的方法,找到了一些笔墨技巧,这时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得到了体现。
那么如何更好地进行美术课堂中教师示范的环节,我概括了以下几个特征:趣、活、实、美。
一、趣——激发兴趣。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学生的兴趣。教师的示范像是变魔术,从一张白纸慢慢 通过 老师的手中的画笔变幻出浓淡粗细不一的线条,色彩纷呈的纹饰,组成精彩的画面,如何不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活——范画活用。示范环节中,这节课的画面语言本身就是要求学生进行主观地抽象地表现,此环节可见老师在准备期间所花下的功夫,个人觉得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教师的范画可以再更加具体生动一点,适当增加教师的语言魅力,这个可以向语文教师多学习学习,是不是会更加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画画的魅力,但同 时对于 老师本身来讲也更具挑战意义。
三、实——技法实在。示范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不能只走过场,要让孩子学有所得,就得做 “到位”。在示范中不仅仅是把画画完,更多的是将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和知识点巧妙的结合进去。让学生通过教师示范,领会本节课中的要点。
四、美——身心美丽。作为老师在示范过程中给予学生的人文关怀也很重要,例如在进行示范的时候,教师可以有这样的语言, “这边的同学能看清楚老师的画面吗?看不到的话,老师转个方向吧。”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感受,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着想,如果我是学生,我觉得我会很喜欢这样细心的老师。
总之,我认为教师示范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要掌握好各种示范技巧和灵活地运用示范过程,才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美术技法和技巧,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师示范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制定出实际有效的示范过程,注重示范中与学生的交流与引导,其结果同样可以在掌握技法的同时,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及教学背景简介:
《流动的画》是一首叙述性的儿歌,是作者坐在飞驰的火车车窗边欣赏祖国大地时看到祖国美丽的景象。诗歌朗朗上口,富有儿童情趣,是一首极好的教育学生热爱祖国,适合学生阅读的儿歌。
教学札记:
《流动的画》是一首诗歌。初次接触这篇文章觉得诗歌写得很美,人文性很强,课文插图也很美丽,我想学生一定对这首歌很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备课时,准备用自己极不熟练的简笔画,展示插图上的景物,创设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开始上课,我兴奋的说:“孩子们,我们的祖国美丽如画,坐在火车上观察祖国大地,‘画’动起来会更加美丽,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幅美丽的画。”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边说边画,“看见了许多房子。”我接着在黑板上画出了极其普通的房子。突然有个学生问我:“于老师,既然你说是美丽的画,那你为什么不把最美的房子画出来呢?”我一想说:“你的想法很好,你能把你心中最美丽的房子画出来吗?”他接过我手中的粉笔认真画起来,果然很出色。没有我的提示,可学生的想象力竟如此丰富。接下来让学生边读边画,在整节课中,绘画和仿说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却异彩纷呈。
多给学生一份空间,多给学生主动权,相信孩子们会给你意外的收获。
《玲玲的画》这篇课文内容简单,道理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本文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我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案。经过反复修改之后,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以下几点是我认为课堂中比较成功的地方。
1、教学中,我抓住“端详、肯、脑筋、糟”等重点词语进行识字教学。首先是初读,重点落实字音,结合字形和实际初步理解字义,如:“端详”让学生做动作理解,学生懂得快。再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渐进,体现低段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最后练写字词,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并说说自己的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要注意的地方)后再书写生字。又一步步有效地指导抄写句子,不光要注意写准字形,更要注意一句一句地抄写。就这样,紧紧咬住字词不放松。
2、抓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高兴(画好作品)---难过、着急(弄坏作品)---满意(画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在课堂伊始,我就引导学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线索,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这条线索,使全文脉络清楚,豁然开朗,拨云见日般明了了。意一句一句地抄写。就这样,紧紧咬住字词不放松。
3、爸爸的话是文章的主题,我设计“玲玲改画后心情是那样的高兴,但更让他高兴的是什么呢?”在学生交流后,“这正如爸爸所说的......”再读、背爸爸的话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这段话的含义。
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由于是第一课时,生字只停留在认读上,写字的时间还是少了点。教学语言不是很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