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学生正处在是非善恶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人和事,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是非问题能够做出基本、初步的判断。但是,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对深层次、多层面的道德和价值观问题,特别是对表象掩盖的一些是非问题还没有辨别能力,对于是非善恶的各种界限还需要学会面对。
《明辨是非》一课内容比较系统,理论性比较强,听起来是很简单的一课,但做起来并非易事。本课的中心内容是说明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对于做人的重要性,认识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学会在生活中做出正确判断,采取正确行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充分使教材的思想性、综合性、人文性的特点体现出来,并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板块,合理安排活动内容,使学生在合作探究、实践评价中铸造自己心中良知的标尺,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是非分明、品德优秀的人。
而在本节课中,我觉得自己成功之处是:在课的主体部分,我充分利用了书本的资源——反映学生生活实际的两副画 “等价交换”“好样的”进行分析。这两副画都是学生校园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但反映的都是学生一些错误的是非观念。我在教学中极力避免给学生说教之感,也避免“老师把某种想法强压给我”之嫌,所以,对于图片的讨论,我归成简单的思路:你赞同这种做法吗?赞同或不赞同请说个理由。这里,老师对学生所说的东西,既不下结论,也不予否定,只是尽量调动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的欲望。
学生们都讲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于是我借学生的这些话引导:看来世上的很多事情是很难十全十美的。“是非善恶并不像黑白分明的标签贴在每一件事之上。”这个预设放在后面讲的结论,我就提前到这里来讲了。“那是非善恶再复杂曲折,也总要有一个判断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呢?那就是人的良知。”
这样,本课的难点就在这小结的环节中,用两三句话就解决了。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我的观点。
在如何对待社会的影响这个个问题上,我结合“新闻透视”活动和“我思我行”活动,启发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体会社会是复杂的,学习正确对待社会。老师应通过日常与学生的各种交流对话,获得学生在是非判断以及正确选择方面的信息,指导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注意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反馈。
不足的方面是:整节课还是以老师的讲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问题设计的原因,很多学生不愿意举手发言,在以后的课堂设计中,还是应更多的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思品课,从生活中来,注重实际,以情感人,从而达到感化、教育学生的目的。《明辨是非》这一课有个重要内容就是社会流行的从众心理,如果就教材提供的案例来展开教学,显然是脱离学生实际的,教育功效也可想而知,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打瞌睡”。因而,要想让学生认识从众心理并达到教育的效果,应该从学生中挖掘典型案例。于是我结合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例举出了多种学生中的从众心理让学生辨别以至于达到明辨是非的效果。
发型。社会上流行碎发,长长的刘海、染发,很酷。起初有一两个男生模仿,进而五六个模仿。这些同学是什么心理?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从众心理。(此刻,班里的同学开始相互审视谁又染发的嫌疑,谁的发型不合格)
举手。到了八年级,上课时几乎无人举手发言。是不会吗?学生在底下说:不是。是的,是因为大家都不举手,无形中,那会的也不愿举手回答了。这是消极的从众心理,其实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有利于开发思维、锻炼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只是举消极的从众心理案例,这样的教育不公平、不完善。我又举出了学生中积极的从众心理,正面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从众心理。
在校就餐。班内大部分同学都在校用餐,有那想出去吃,趁机玩玩的同学一看没了市场,也就在校用餐了。
生活简朴。学校大多数同学衣着都很朴素,不攀比、不讲名牌。女同学发饰简单,男同学发型清爽。自行车能骑就行,不求高档。
晨读认真,打扫卫生认真。各班负责卫生的同学到清洁区认真摆车认真扫地,不放过任何一片纸屑。从开学到学期结束一天也不间断,同学们养成了负责的习惯,这也是从众。
文明礼貌。每日,在学校碰到学生,都能听到一声熟悉的“老师好”。哪怕是上课不认真的学生,看到老师也很干脆地喊出“老师好”;放学时礼貌地道声“老师再见”。这是因为全校上下都形成了文明礼貌的氛围,“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做了”是很多人的想法。这是集体的力量,也是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
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琐事当成案例讲给大家,既能让学生折服也能让学生便以理解。达到了教学预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