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我完成了正式上岗以来在张和祥小学的第一节公开课, 作为新教师, 有很多的 不足之处,需要以后在语文教学的摸索过程中逐渐完善。
首先, 在公开课基本常规方面, 手持教案上课, 这是不允许的。 教案上的基本流程应 该烂熟于心,避免对着教案上课,影响教学效果。
再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其实,我在备课时, 就已经用自己预设的“师”和“生”的对话将自己框死。那么在上课过程中,规规整整地按 照预设好的一切进行, 将学生的思维也禁锢起来, 导致, 原本很优美的一篇文章, 甚至课堂 结尾时学生都没有真正感受到花雨美、 摇花乐和童年的快乐, 更没有产生学生与读者之间的 共鸣, 师生互动效果受到影响。 选读课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 去学习。我可以事 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让学生自觉地进行方法的迁移, 自读自悟, 可以在平时的常规教学 中,着手将学生做批注写体会的学习习惯培养起来,好习惯终身收益。
紧接着,在教材的处理方面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桂花雨》这是一片选读课 文, 选读课文有它自身的特点, 那么就要从课文特点出发设计教学, 利用好课文前的导读直 奔重点, 不能泛泛而谈, 什么都涉及一点, 什么都不舍得抛弃, 导致教学内容过于繁复而引 起的重点不明确、 时间过于紧张, 另外重点句子学生体会理解不够, 不透彻, 放佛将浮在表 层的东西捡起来,沉在底下的实质性的东西并未涉及。
最后, 在学生方面, 我考虑不周全。 我并没有按照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将教学 的高度定的有偏颇,要因“生”施教,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实现教 学目标,让学生有所收获,收获收益终身的东西。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愿意在语文教学道路上把每一步都扎稳, 及时 反思, 认真思考, 特别在备课方面多下点功夫, 向前辈学习, 尽力把每一堂语文课上得有效, 让学生获得受益终身的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启迪。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 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分钟)
1、谈话导入。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桂花雨》。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情地朗读课文。
(5)、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20-30分钟)
要求:
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这节课,我学会了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我会用其中的一些词语造句。
3、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我知道了“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5、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此环节有时可与“创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课文的主内.
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作者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2、学生从重点词句中感受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
生1:“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我体会到桂花是精致的小花,会散发着那样迷人芳香,让人快乐?)
生2:第五自然段内容中的“是件大事”,“总是缠着母亲”我体会到作者急切地盼着摇花。
生3:“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我体会到“没有不”表示“都”,“浸”字感受到桂花香不是一缕,而是空气中都散满了,人好像就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十几家邻居”说明大家不用走出家门,就能闻到桂花香。
生4: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句话我从“全年”感受到不光是开花季节香,人们还把桂花做成了各种食品后,整年都可以感受到桂花香;“整个村子”可以感受到,我们做的桂花糕、桂花茶,家家户户都可以分享。
生5:“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我的体会是“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有异曲同工之妙。母亲年都闻着院子里的桂花香,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丰收的喜悦,馈赠的快乐……桂花,已充盈了她生活的全部的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乃至是母亲生命中的一部分,还有什么桂花可以和它相比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母亲其实是对家乡的一种什么情怀——思乡。”
3、学生展示朗读能力。
生1:我觉得这个句子“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应读得“乐”一些。才能感受到摇花的快乐。
生2:我觉得这个句子“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薄饼做得多。’”这句应该这样读,才能读出一种把好东西与大家分享的快乐!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小组展示自己仿写的一段话。
3、小组通过朗读搜集到的思乡的诗句。(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5分钟)
童年和故乡留给了作者什么呢?其实令作者真正难以忘却是什么?(此环节有时与“学习成果展示”合为一体)
四、知识拓展延伸(2分钟)
收集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鲁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愿你们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
教学反思:
在介绍桂花的“香”这一特点时,孩子们都找到了“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样一句话。我准备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品读感悟语言文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过孩子们的品读并不到位,比较他们在理解重点词语前后的朗读,没能发现明显的区别,证明这一环节效果没达到。
让语文课真正成为语文课,研究语言、品味语言是关键。可是如果教师引导重点词语的把握不全面,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效果。
《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写的这篇文章的确非常优美,几遍下来,我真的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不过,虽然文章四溢琦君的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可也正如那“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一样的得从字里行间细品方见。所以一定要将自己全身心放入课文当中,你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那一番思乡情,童年乐。下面就是我今天在课堂上的三点小小的体会:
一、指导学生读出喜爱:
课文的第一小节主要写了作者最喜欢桂花。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话时,我就是抓住了“最”字进行做文章,问学生作者最喜欢桂花的什么?学生开始只能回答出最喜欢桂花的“香气迷人”。其实作者除了喜欢桂花的“香气迷人”外,还喜欢桂花的“谦虚”,“不爱张扬”。开始学生回答不出,我就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一遍下来,学生举手了,找到了课文的原句,“笨笨拙拙”,“不与繁花争艳”等,于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水到渠成,很有感情。
二、指导学生读出快乐:
课文的第三小节是重点段落,在这节中,我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摇花乐”、父亲的“丰收乐”、母亲的“助人乐”以及母亲和全村人的浓浓的乡情。虽说这节是重点段落,因为有了上次姚老师上课的经验,所以和学生同摇同乐,觉得很是开心,特别是学生扮演小作者,喊一喊摇花时的句子和缠着母亲要摇花的样子,学生很放得开,喊得入情,做得自然,效果很好,连我也被感染了,忍不住和学生一起喊,一起读。
三、指导学生读出真情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真情的流露,这时需要学生静心体会,默默感受,特别是母亲的那句话以及作者怀念童年的那份情,所以这两段的学习,我学着姚老师的样子,一开始就拎出来,在精读课文前先让学生朗读,在学完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将这两段话提出来,学生此时的体会已深刻,不用多讲,他们就体会到了作者和母亲的那份情。
简单地读,读出喜爱,读出快乐,读出真情,我想这是我今天这两节课最大的收获。不过还是有遗憾的,就是课文学完后,我也和姚老师一样,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也写写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事后我在想,学生现在才四年级,他们能写得出来吗?如果要他们写,我又该如何指导他们写呢?如果也照作者这样用散文的格式写,肯定是不行的,我想还是用一般的记事方式教他们写吧,毕竟他们才刚刚升入五年级。
《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写的这篇文章的确十分优美。初捧这篇文章,我便爱不释手地读起来,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但是,虽然文章充满着琦君的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可也正如那“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一样得从字里行间细品方见。所以必须要将自我全身心放入文章当中,你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那番思乡情,童年乐。下方就是我这天在课堂上的小小的体会:
“摇桂花”这一段既是课文资料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这部分教学我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了“摇桂花”时的快乐情绪。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并概括文章主要资料,然后从课文插图入手,让学生说说图画上的资料,再从文中找出描述图画资料的相关段落,让学生朗读后划出重点语句,然后步步深入,渐入佳境。对于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情绪和“摇桂花”的快乐,我引导学生阅读文字,从领会对话和动词入手,用分主角朗读和让学生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乐之情。对于“桂花雨”的感受,我引导学生结合淋雨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其舒服的感觉,然后又让学生直接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体验喊时的情绪,然后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进入文字,读出了其中的感情。最后,引导学生回忆自我的童年生活,说说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进行情感和潜力的迁移。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对于像我这样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来说,更是遗憾多多。前半堂课课堂很沉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我想,主要原因在于当学生划出了描述香气的句子谈感受时,脱离了文本具体的语言环境,孤零零地那么几个句子,确实很难入情入境。让学生自读4、8小节,在语境中感受体会,或许状况就不一样了。我感觉教师牵得痕迹太浓,略读的味道没上出来。但具体如何放,我不明白,这方面只有以后多关注,在教学实践中争取摸索出一点教学略读课文的方法来。
透过这次上课,我发现了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或许,有些不是一朝一夕能改正过来的,但学习无止境。
第11课《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写的这篇文章的确十分优美,几遍下来,我真的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可是,虽然文章四溢琦君的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可也正如那“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一样的得从字里行间细品方见。所以必须要将自我全身心放入课文当中,你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那一番思乡情,童年乐。下头就是我今日在课堂上的三点小小的体会:
一、指导学生读出喜爱:
课文的第一小节主要写了作者最喜欢桂花。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话时,我就是抓住了“最”字进行做文章,问学生作者最喜欢桂花的什么?学生开始只能回答出最喜欢桂花的“香气迷人”。其实作者除了喜欢桂花的“香气迷人”外,还喜欢桂花的“谦虚”,“不爱张扬”。开始学生回答不出,我就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一遍下来,学生举手了,找到了课文的原句,“笨笨拙拙”,“不与繁花争艳”等,于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水到渠成,很有感情。
二、指导学生读出欢乐:
课文的第三小节是重点段落,在这节中,我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摇花乐”、父亲的“丰收乐”、母亲的“助人乐”以及母亲和全村人的浓浓的乡情。虽说这节是重点段落,因为有了上次姚教师上课的经验,所以和学生同摇同乐,觉得很是开心,异常是学生扮演小作者,喊一喊摇花时的句子和缠着母亲要摇花的样貌,学生很放得开,喊得入情,做得自然,效果很好,连我也被感染了,忍不住和学生一齐喊,一齐读。
三、指导学生读出真情:
课文的最终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真情的流露,这时需要学生静心体会,默默感受,异常是母亲的那句话以及作者怀念童年的那份情,所以这两段的学习,我学着姚教师的样貌,一开始就拎出来,在精读课文前先让学生朗读,在学完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将这两段话提出来,学生此时的体会已深刻,不用多讲,他们就体会到了作者和母亲的那份情。
简单地读,读出喜爱,读出欢乐,读出真情,我想这是我今日这两节课最大的收获。可是还是有遗憾的,就是课文学完后,我也和姚教师一样,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也写写自我童年生活中的趣事。事后我在想,学生此刻才四年级,他们能写得出来吗?如果要他们写,我又该如何指导他们写呢?如果也照作者这样用散文的格式写,肯定是不行的,我想还是用一般的记事方式教他们写吧,毕竟他们才刚刚升入四年级。
《桂花雨》是五年级上册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浓烈的情感隐藏于朴实的文字背后,游弋于淡淡的叙说之中。这节课,我的任务就是带着学生一起把文章由浅入深地读进去,走进这芬芳的“桂花雨”,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寄托在桂花雨中的思乡之情。
在默读思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这个环节,我欣喜地发现与昨日的课堂相比,学生对细节的敏感度大大提高,抓住那些毫不起眼的隐藏在平凡文字中语句,深切地感受着童年时桂花带给“我”的种种快乐。我也因此而精神大振,一个劲儿地夸他们会读书,有见识。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充分思考、充分交流的基础,因此当体会“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于是对这个句子含义的理解迎刃而解。
我先请孩子们抓住这句话提问。问题提得很好,如“为什么杭州小山上的花更多,妈妈却感到怎么也比不上院子里的桂花呢?”“桂花的香气都差不多,母亲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了,高举着小手,两眼放光,唯恐不能在课堂上回响自己的声音。于是有了这样精彩的交流:
“因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桂花给他带来了许多快乐,家乡的桂花对于他是美好的回忆,母亲也一样,所以她觉得家乡的桂花更香,那是一种香甜的回忆。”
“家乡的桂花树是妈妈亲手为它浇水、施肥的,家乡的桂花树有妈妈的辛劳和爱,所以感到更香。”
“妈妈是为了我上中学才不得不离开家乡的,当她客居在杭州时,非常思念家乡,所以觉得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
我适时地插进一句“母亲想念的只是桂花树吗?还有别的什么吗?”在我的暗示下,孩子们急切地在书中的字里行间搜寻着、阅读着。在我的引导下,阅读的范围扩大了,发现更有深度了。
“在家乡时,妈妈每年都会把摇下的桂花送给邻居做糕饼,她和村子里的人相处多么和睦啊。我想,因为母亲想念那些邻居了,所以便觉得故乡的桂花最香。”
“母亲和人们还一起用桂花泡茶、做糕饼,这种快乐是在杭州没有的,所以杭州的桂花树再多,母亲也觉得没有家乡的桂花香。”
“我觉得这样说体现了母亲对家乡的眷念之情。”
好一个眷念之情!这样的感受居然出自顽劣的周煜人之口,好久未曾激动过的我也禁不住心热起来。
此刻的我,在林立的高举的小手间穿梭,把话筒递向每一个脸涨得通红的急着表达的学生,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我也仿佛沐浴在桂花雨的芬芳中。
课终,我郑重地说:“谢谢你们精彩的发言,我今天的教学后记会因为你们不俗的表现而丰富、精彩!”
《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写的这篇文章的确十分优美。初捧这篇文章,我便爱不释手地读起来,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可是,虽然文章充满着琦君的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可也正如那“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一样得从字里行间细品方见。所以必须要将自我全身心放入文章当中,你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那番思乡情,童年乐。下头就是我今日在课堂上的小小的体会:
“摇桂花”这一段既是课文资料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这部分教学我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了“摇桂花”时的欢乐心境。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并概括文章主要资料,然后从课文插图入手,让学生说说图画上的资料,再从文中找出描述图画资料的相关段落,让学生朗读后划出重点语句,然后步步深入,渐入佳境。对于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境和“摇桂花”的欢乐,我引导学生阅读文字,从领会对话和动词入手,用分主角朗读和让学生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欢乐之情。对于“桂花雨”的感受,我引导学生结合淋雨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其舒服的感觉,然后又让学生直接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体验喊时的心境,然后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进入文字,读出了其中的感情。最终,引导学生回忆自我的童年生活,说说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进行情感和本事的迁移。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对于像我这样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来说,更是遗憾多多。前半堂课课堂很沉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景呢?我想,主要原因在于当学生划出了描述香气的句子谈感受时,脱离了文本具体的语言环境,孤零零地那么几个句子,确实很难入情入境。让学生自读4、8小节,在语境中感受体会,或许情景就不一样了。我感觉教师牵得痕迹太浓,略读的味道没上出来。但具体如何放,我不明白,这方面仅有以后多关注,在教学实践中争取摸索出一点教学略读课文的方法来。
经过这次上课,我发现了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或许,有些不是一朝一夕能改正过来的,但学习无止境。
《桂花雨》这是一篇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作者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但文中没有一句思乡的语句,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可是怎么引导学生们体会呢?为此我考虑过几种教学方法,但都感觉无法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后来张婷主任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作者对桂花印象这么深刻,不就是因为桂花的香和摇桂花时感受到的快乐吗?”
再读课文,细细品味,这股浓浓的思乡之情正是蕴涵在作者回忆桂花香和摇花乐的过程中的,于是,我把教学重点定位在“香”和“乐”上,引导学生从这两处去体会,最后再自然的引到母亲说的那句话,感受思乡之情。
桂花的香是作者一家人爱桂花的情感源头。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桂花的感情,才能为下文的摇桂花做好情感铺垫。所以我从引导学生体会桂花“香”入手,先让学生找到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在逐句知道学习“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等语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体会桂花的香,体会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从而很自然的就过渡到摇桂花的“乐”。
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最喜欢的就是这“摇花乐”的环节,在课堂上,他们用心体会作者的心情,开心地读课文,听了他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他们像作者一样缠着母亲摇桂花,他们也在桂花树下使劲地摇,就在他们完全投入其中时,我播放桂花雨飘落的动画,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现在,你就站在桂花树下,一朵朵摇落的桂花落在了你的发梢、脸颊、鼻尖、脖子里、手上、身上,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想到了什么?”很多学生立刻举起了手,有的说:“我感到桂花飘落到我的身上,好像一片片金色的雪花!”有的说:“我感到桂花落到我的脸上,就像是可爱的小精灵在逗我。”还有的说:“我感到桂花飘落到我的头发上和手上,就像是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看着学生们完全投入其中,我趁热打铁,引出母亲的这一段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引导学生从母亲怀念家乡的桂花感悟到,母亲思念的其实是自己的家乡。就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消化了本课的难点,在此基础上,我又播放了一首作家余光中写的《乡愁》,看着投影上的动画,听着深情地诗句,学生的感情再一次得到升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本课所要表达的情感。
从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体会到很多,而我学到的更多:上一节课不容易,想上一节好课,更是需要下功夫研究,老师把教材钻研透了,方法引导对了,学生上课就轻松了,也快乐了!
《桂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笔调,写下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文笔疏淡有致,令人回味。文首开篇明旨,写小时候我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童年的摇花乐,文章后半部分,写母亲爱家乡的桂花。
面对这样的文章,每一段都非常优美,很难取舍。在第一次对文本进行解读后,我们把教学重点放在了:
一、谈话营造阅读期待,感受桂花雨迷人的香
在这个块面的教学上,抓住一个“浸”字,扣住花香,感受桂花香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二、享受摇花乐,体悟母亲的思乡情怀
借助朗读,把文字化成一幅幅画面,从画面中点出这是思乡之雨、回忆之雨。这样的处理,主要是抓住了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牵出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有留恋,让作者魂牵梦萦。但是,在把这种对教材的解读实施在课堂教学后,我们却发现这样的问题:教师在对文本进行细读后,过于拘泥于文本,觉得文本中的很多枝枝叶叶都值得学生去体悟,都想跟学生交流、享受,想把教师自已对文本的解读来触动学生。学生在下面听着老师很激情得投入着,他们的情感体验远没有老师那么强烈,甚至说是很少的。我们认真地检讨,发现我们老师的教学思路其实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学生的学路是非常不清晰的,他们很吃力地跟着老师在文本中跳来跳去,而面对文本、潜心阅读、自我感悟的东西是并不多的。
《桂花雨》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教学生从浓浓的桂花香中,体悟到淡淡的乡愁。教学中我紧扣一个“香”字,在描写桂花香的语句中,加以必要的点拨和引导:
课文多处写到了花香,学生也一读就懂,很容易“滑”过去,看不到语言文字丰富的意蕴和独特的表现力。一个“浸”字,将无形的香气写得可感可触,通感之美;一个“沉浸”,将桂花的香味与心中的甜美、浓郁的乡情写得鲜明生动。在引导学生品味,磨砺学生敏锐的语感来。
“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对这句话,学生大多能体会出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然而,对“外地的桂花”如何之香?家乡的金桂为何最香?母亲何以说出这样的话?作者何以还能记得?……这些问题都是学生不曾会想到的,也就不会读到作者的心里去,也就难以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挥之不去的乡愁了。于是,我补充了“外地”、补充了作者的“经历”、补充了写作的特定“时空”。努力引导学生体悟到淡淡的乡愁。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似简单,却易误读。学生往往以为作者喜欢桂花,就是喜欢笨拙的树、茂密的叶、细小的花以及迷人的香气,而不知道作者用衬托的手法,突出桂花唯一值得我喜欢的是迷人的花香。我在学生朗读时及时地作了三次插问:树好看吗?叶好看吗?花好看吗?以问促读,引导学生体会对比衬托的写作技巧。
不足之处:
1.教师放手不够。
2.对学生期望太高。
《桂花雨》是五年级上册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浓烈的情感隐藏于朴实的文字背后,游弋于淡淡的叙说之中。这节课,我的任务就是带着学生一齐把文章由浅入深地读进去,走进这芬芳的“桂花雨”,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寄托在桂花雨中的思乡之情。
在默读思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这个环节,我欣喜地发现与昨日的课堂相比,学生对细节的敏感度大大提高,抓住那些毫不起眼的隐藏在平凡文字中语句,深切地感受着童年时桂花带给“我”的种种快乐。我也因此而精神大振,一个劲儿地夸他们会读书,有见识。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充分思考、充分交流的基础,因此当体会“那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于是对这个句子含义的理解迎刃而解。
我先请孩子们抓住这句话提问。问题提得很好,如“为什么杭州小山上的花更多,妈妈却感到怎样也比不上院子里的桂花呢?”“桂花的香气都差不多,母亲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了,高举着小手,两眼放光,唯恐不能在课堂上回响自我的声音。于是有了这样精彩的交流:
“因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桂花给他带来了许多快乐,家乡的桂花对于他是完美的回忆,母亲也一样,所以她觉得家乡的桂花更香,那是一种香甜的回忆。”
“家乡的桂花树是妈妈亲手为它浇水、施肥的,家乡的桂花树有妈妈的辛劳和爱,所以感到更香。”
“妈妈是为了我上中学才不得不离开家乡的,当她客居在杭州时,十分思念家乡,所以觉得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
我适时地插进一句“母亲想念的只是桂花树吗?还有别的什么吗?”在我的暗示下,孩子们急切地在书中的字里行间搜寻着、阅读着。在我的引导下,阅读的范围扩大了,发现更有深度了。
“在家乡时,妈妈每年都会把摇下的桂花送给邻居做糕饼,她和村子里的人相处多么和睦啊。我想,因为母亲想念那些邻居了,所以便觉得故乡的桂花最香。”
“母亲和人们还一齐用桂花泡茶、做糕饼,这种快乐是在杭州没有的,所以杭州的桂花树再多,母亲也觉得没有家乡的桂花香。”
“我觉得这样说体现了母亲对家乡的眷念之情。”
……
好一个眷念之情!这样的感受居然出自顽劣的周煜人之口,好久未曾激动过的我也禁不住心热起来。
此刻的我,在林立的高举的小手间穿梭,把话筒递向每一个脸涨得通红的急着表达的学生,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我也仿佛沐浴在桂花雨的芬芳中。
课终,我郑重地说:“多谢你们精彩的发言,我这天的教学后记会因为你们不俗的表现而丰富、精彩!”
不由得想起薛瑞萍老师在《能够复制的幸福》一文中的感受,我此刻的幸福又何尝不是拜学生所赐呢?
昨天中午忽听常规视导要来,心里那个忐忑呀,如同神曲的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又是一个焦头烂额、手忙脚乱的不眠之夜。来新学校这几年,连续听了三次,都是同样的尴尬:点课、慌乱、准备、上课……,只求神保佑,打个对得起良心的等第,没有哪一次静下心来好好反思。
我不是一个乐观的人,深知自己有很多不足。但是不管结果如何,我希望是自信的:因为我在努力,在进步,ok!其实很多事情只要对得起自己,为自己而做,其他不屑一顾。
开始准备《梅花魂》,直至晚上八点,越来越觉得课中的爱国情感学生太难理解;忽然灵光一闪,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桂花雨》应该是最佳选择。于是放弃前者,着手准备后者。此时,窗外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陪伴我的有一盏灯,一台电脑。静下心来找资料、找课件、看视频,慢慢地梳理这节课,找出教学重难点,并吩咐lg找支桂花,上课激发孩子的兴趣。明天就有专家亲临课堂,没有着急,破天荒慢条斯理的做准备。当十一点冒雨回家时,大体的流程还没有出来,只是心中已经有些模糊的轮廓。洗完澡,坐在电脑前,精心写教案了。时间不觉快一点,大体的样子已经成型。索性上床、睡觉,辗转反侧。每一次的成茧,破茧,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成长少不了这些煎熬。很想把它当成一次锻炼,哪管它等第。
第二天第一节,改课。第二节,携着桂花的香气走进教室,大方迎来李老师和肖科长。刚开始有点小紧张,后来自己对自己说:“上课是为学生,不是表演给谁看。”于是,自己融入课堂,走进课本,走入学生。很快,下课铃声响了。接着,李老师评课。她先问我自己上完的感受,答案肯定是有遗憾;接着,她指出:
1、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有欠缺,显得有点散;
2、对学生放得不够,没有体现学生自学为主,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小课题进行研究;
3、统领全文的问题太大,针对性不强;
4、对教材要敢于取舍,抓住一两个点即可。心里听到这么多缺点,也着实不自在了。但是也很想抓住这个机会,希望老师能指导自己心中很多的困惑:语用到底怎么体现,例如这篇文章,略读教学怎么体现?最后试探李老师,弱弱地问了一句:我有进步吗?善解人意的她肯定会给人一个满意的答复。其实,在谈话中,李老师可能看出我的情绪,已经强调,这堂课已经不错了。
如果要我重上这节课,应该会比刚才更好:给学生更多的读书机会,书不读熟不开讲;让学生很好地领会“桂花的香”和“摇花的乐”,进而感受到作者淡淡的乡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如果说,想成为一个会上课的好语文老师,我自身研读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学素养还要提高。总之,我的语文教学研修之路还有点漫长。慢慢走吧,下一年的常规视导再坦然一点。
一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新课程提倡,教师应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而不是请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加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的对策。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学”的特点,设计“教”的方式,让“教”为“学”来服务。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句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如生字表中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一定都是生字,就可以让学生说说哪些字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来调整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使教与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其它生字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作业,把记法巧妙的字说一说,把认为难记的字动手写一写,把难读的字重点读一读,把难查的字在字典里亲自找一找……此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将难点抛出,目的是为了让教师的指导能对症下药,教学有的放矢。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教学识字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能独立识字。为了实现学生独立、主动识字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找规律“你有什么发现。”这样在完成识字教学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真正体现了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引导学生“学”,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
“扫除‘拦路虎’”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能让每个学生在充分读书、思考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古人陆九渊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有价值。学生从小就应该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边读边想,用“发现疑问”的眼光多问几个为什么。对读音不准、长句子不知如何断句的,要问个“怎么样”。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的“疑”或“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学目标集中,方向明确,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假如教师自己占用了课堂全部时间分析讲解,一点也不给学生留下自我活动的时间,学生怎么会享受成功?“理解词语”这一环节,教师把课堂“让”给了学生,把学生引入“提出问题—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学生自始至终都在兴味盎然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只以“主持人”的身份“设引”一下,让学生直奔重点。相信学生,让学生在充分自学中思考、记忆、分析,发现问题,提出疑点,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这样所获得的知识才扎实牢固。
“说自然段的意思和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的加入是根据大纲对中年级的要求设计的。这也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教学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学要从重视教师“教”的构思,转向重视学生“学”的引导。教师应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能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教真正为学服务,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这是五年级上学期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琦君把浓浓的乡情融进桂花香和摇花乐之中,文词兼美,情感细腻真实。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首古诗词,一篇用了三个课时学习的课文《梅花魂》,我还引领孩子们诵读了杨牧的《故乡》和余光中的《乡愁》,所以他们对于本组课文的主题——“月是故乡明”应该非常熟悉,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思乡类文章的方法。因此准备这节课时,我就在想:还是侧重品读句子,感受语言魅力的指导吧,毕竟“学会读书,自主表达”是高年段语文学习的重点训练内容。理出了上课流程,做了十几张文字为主的幻灯片。没有印象中有老师听课时应该添加的繁杂“花样”,就上一节实实在在的高年级阅读指导课吧,像平时上课那样;也没有领着学生提前预习,只是课前布置了预习课文。
导入语板题后,我便出示了课文开头。只有一句话,先让孩子们读,接着问:“你从中获取了什么信息?”这个环节是我临上课时才加上去的,就是想看看五年级孩子对于文字的捕捉和感悟。其实我的心有些惴惴,怕他们一下子把课文的主题给说出来,没有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那种深刻印象(以前的班级,这个“包袱”一定包不住。)但,我显然高估了这个刚刚接手三周的新班级。举手的孩子很少,也没能重点提到与课文题目相照应的词语。原本我想,孩子一定会以此猜想课文内容:课文是围绕“桂花”写了“故乡”的事吧?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出示自读要求了。像这样的课前预设而没能达到预想的问题有好几处,这也是平时上课会经常遇到的情况,可能预设过高或者平时的能力训练欠缺。
然后的问题出在做批注的环节。刚接这个班,一切还在和孩子的磨合和融合期,课堂上还有很多的孩子不会听讲,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没有把自读自悟当成重点训练。虽然幻灯上打出了品读词句的方法举例,但我发现多数孩子还是很茫然,除了圈圈画画外,似乎不知道还可以把读书的感受或疑虑写下来。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也非一日即成,这应当我下一步课堂阅读教学的方向吧。不过班级交流时,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对“浸”字的理解,对摇花时 “乐”字的表达,还是能一步步感受的到,朗读也能渐入佳境。
语文的读和写是不分家的。我安排了两次说话的练习:一次是摇桂花时的感受,注重想象与表达;一次是课文中心句的仿改,感悟思乡情。一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学习任务,时间很紧张,学生回答有精彩之处,但提问面还是太窄,没有给更多的孩子练习机会。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很多学生课堂上非常活跃,有很多精彩的发言,声情并茂的朗读,这给课堂增添了很多亮丽的风景,但是我知道这种热闹的背后还有很多默默地静坐着一言不发,甚至连脑筋都没有动一下的学生,他们从这节课中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不得而知。
《桂花雨》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摇桂花”是本文的重点段,我引导学生抓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辅助多形式朗读,逐步体会“摇花乐”。
第三自然段开头用了一个“缠”字,我的话语,写出了“我”的“期待”之乐,那种兴奋的心情使得幼小的心灵突发奇想。于是,我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关键词,让孩子们回忆生活中类似“缠”父母的情景,以帮助朗读,从而加深理解。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我的期待、兴奋之情。接着,文中又用了“铺、抱、摇”等动词,写出了“我”的“参与”之乐。这个环节,我让学生一边依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一边想象摇桂花的情景,学生结合淋雨的经历,想象桂花落下来,如雨丝落在头发、脖颈上的感受。通过边读边表演,边想象边体会,学生们不仅自己找到了快乐,同时也感受到了小作者摇桂花的快乐,原来摇桂花的情景是那么美,桂花是那么香,那种场景是那么享受。最后,我和学生们又一起欣赏了母亲的撮桂花和父亲口占一绝,感受全家沉浸在“摇桂花”的欢乐之中。
最后,我让学生回去仿照第三自然段的摇桂花来写一段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可以是游戏,可以是比赛,也可以是赏花,等等。相信,课堂上那种深刻的感受,定会让学生在写片段时也融入其中,边想象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