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马振华

  教学反思 篇1

  一、以学定教:紧抓瞬间机遇

  “实践出真知”。一些教师常会因在课堂上有一两处信手拈来般的妙举而在课后仍兴奋不已,也有一些教师会因执教当时没能把握住机遇而事后叹惜。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注重品味得失、总结教训,不断提升“课感”素养。请看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五彩池》后写的一则反思型的教后感——

  课堂交流时,一位学生问:“五彩池里能否游泳?”当时我想“这不是有意捣乱吗?”也就装作没有听见,只是含糊着过去了。其实,这个学生的提问虽出于其天生的好奇心,但却颇具探究价值。如果顺势让他们展开思索,或许将大有收获。因为五彩池里能否游泳,至少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池水深浅如何,二是池水是否干净,三是池中有无危险。而这些内容,在课文或明或暗都可以找到相关材料信息,可惜课堂上未能再次让学生展开研读。

  品味得失的最佳方法是评课和写课。评课包括自评和他评,而写课就是在评课以后再用教后感的形式记下来,便于今后不断回顾和反思。上述案例中,教师正是在自评基础上用写课形式领悟到“软设计”策略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敢于应变:追求随机生成

  听《高大的皂荚树》一课时,一名学生提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规定小学生不准玩火,为什么课文中的同学可以烧枯树叶?”面对这一“节外生枝”,执教者似乎成竹在胸,她说:“书上的小同学们烧树叶真是玩火吗?请大家找出依据来谈谈。”学生兴致勃勃地再次研读、思索,一会儿就纷纷发言:

  ——“我认为不是玩火,书上写‘枯黄的小叶子,打着旋儿,不断地飘落,在草地上铺了一层又一层’,如果不烧掉树叶,校园太脏了。”

  ——“他们烧树叶是有计划进行的,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安全劳动。课文中说他们先把树叶扫拢,集中在墙脚下,然后再点着火。”

  ——“小作者他们很爱皂荚树,他们烧树叶绝不是玩火图高兴。把树叶烧成灰还可以作为花草肥料,如果当垃圾搬出去,就太可惜了。”

  ……

  课堂教学具有强烈的现场生成性特点,如果教师悉心演绎细密教程,回避学生多元感悟,则必将导致课堂异化为“教案剧”的表演舞台。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状况即使在一些上层次的“观摩课”、“研究课”中也时有所见,令人忧虑。而上述教例中,教师面对课堂“意外”时不“堵”不“绕”,反而以此为契机,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头脑风暴”。这种随机而发的教学机智和当堂生成的教学进程,怎能不成为令人关注且值得吸纳的亮点?

  教学反思 篇2

  “相差多少”是新教材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通过比较形象的算线来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学生只要画一根线,将数的位置粗略地标出,是学生自己能完成的草图,能帮助学生思考,算线清楚、直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拐杖”,下面我结合教材,联系实际教学,谈谈体会和收获。

  算线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在教学中让学生借助算线自己探究加、减法:如64+19=和64—19=学生在探究中会出现下列几种情况。学生自己画算线,对数感的促进、模型的建立均有好处。有了算线的帮助,学生可以用“补充”和“减去”来求得两数的差。如用不同的方法直观地算出丽丽与冬冬相差多少厘米。(1)补充法:丽丽还必须长高多少厘米才能和冬冬一样高。

  (2)减去法:丽丽必须站在多高的凳子上才能和冬冬一样高。学生从冬冬和丽丽的实例中探究“相差”、“少了多少”、“多了多少”的关系。这些是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得出的,这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才是最有价值的,算线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对其自主学习起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学生将原有知识与能力迁移到新的知识与能力中,而算线就是学生实现迁移的桥梁和纽带。如477+5=?从77+5=82迁移477+5=482,算线清楚地显示了迁移的过程,学生自然而然得出结果,悟出方法。整个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通过画算线完成。减法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如903—7=?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先减到整百数“900”,903—3=900在减去余下的4,900—4=896。有了算线的帮助,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完成这类计算,使解题过程变得更简洁、更方便,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教学空间。

  总之,算线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算线让学生对数学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学生喜欢算线,善于运用算线帮助自己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算线还能解答一些课本上未出现的知识,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会主动挑战自我,这才是教学改革的真谛!

  教学反思 篇3

  教学时,不能把着眼点只放在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简单地选取两种对比材料,教师进行演示再加说明就算解决问题,如分别敲大鼓,大鼓声音强、小鼓的声音弱,就算学生知道了声音的强弱。这样对声音的认识过程是达不到本课在能力上对学生的要求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多种材料,让学生充分摆弄研究,并对发现的事实加以充分完整地描述。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以两种具体物体发出声音的不一样进行比较。教师要善于把多个学生对多个物体声音的比较加以归纳整理,引导学生认识到:声音有的强、有的弱、有的高、有的低、音色也各不相同。一些学生往往认为音调就是响度大,音调低不是响度小,这可能与日常说话中常用“高”、“低”来表示声音大小有关。如“高声大叫、”“低声细语”的“高”、“低”,实际指的是响度。可以告诉学生:日常用语中涉及声音时的“高”、“低”,有时指响度,有时指音调,要注意分辨,不要一听见“高”就认为“响”。音调和响度不是一回事,音调高的声音不一定响度大,响度大的声音也不一定音调高。对于学生描述中所讲的'“声音尖、粗”,可直接告诉学生较为科学的说法是“声音高、低”。

  应紧扣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并强调减噪声最终目标是降低人耳处的声音响度,以此为线索来引导学生从发声处、声音传播过程、人耳处寻求减弱噪声途径,也可以爱过实验加以验证。实验可用玩具电动机做振动源,把旋转的电动机放在桌子上会产生较大的声音。将电动机用软泡沫塑料垫起,减少桌面的振动,噪声明显减弱(在发声体处减弱噪声)。将电动机置于空制罐头盒上,盒用软泡沫塑料垫上,使空盒成为声源,用软泡沫塑料挡在电动机与学生之间,噪音明显减弱(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教学反思 篇4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稍有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句名言。阅读教学,特别是阅读带有文学色彩的课文,虽然不等同于文学欣赏,但同样也有学生对课文形象的感受问题,而且这种感受也应该是因人而异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课文形象的感受却是共性多,个性少。教学参考书上的形象分析或主题定性,往往成为师生们一致的“标准感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人格的发展。

  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特意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这种新理念,对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越俎代庖式的“教师分析”和“统一标准答案”,无疑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如今,鼓励、尊重、珍惜学生的独特阅读感受,已成为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话题,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

  前不久,笔者在与学生一起研讨课文《惊弓之鸟》时,有意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在多数学生根据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对射箭高手更羸的经验之谈表示认可和赞扬后,也有少数学生谈了自己的不同感受:

  甲生说,我觉得我们应该从这只可怜的惊弓之鸟身上吸取一点教训,那就是从小就要培养自己经受挫折的能力,不能像这只雁一样,只因为被箭射伤过,后来一听到弓弦响就惊慌失措地坠落到地上。我们班上不是有的同学曾经因为某次考试不及格,受到家长的训斥,现在一听说考试就心慌吗?——这个学生由落地的惊弓之鸟谈到了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经受挫折的能力。这是本课教参书书上并未涉及到的内容。我带头为他的独抒己见鼓掌。

  乙生说,我觉得更羸的所作所为不值得称赞,因为他缺少人道主义。他明明知道那只受伤的鸟不能再受惊吓了,但为了在国王面前显示自己的高明,又故意拉动弓弦,使那只可怜的鸟又一次遭受精神上的打击,摔落在地上。鸟是人类的朋友,更羸的恶作剧有点残酷无情了。——这位女学生独辟蹊径,居然能从保护鸟类的角度来谈感受,体现了女性注重情感同情弱者的心理体验特征。同样,这样的感受内容也是教科书上没有的。虽然有的学生认为此说有点牵强附会,但她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且言之有理,这一点就值得充分肯定。我又一次带领全班学生热烈鼓掌。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之后的语文课上,学生们独抒己见越来越踊跃,甚至经常会发生面红耳赤的争辩,争辩的内容既有对课文形象的不同感受,也有对词句的不同理解。七嘴八舌的发言,不同思维的碰撞,使课堂上显得有些乱,但我却由衷地高兴——因为这正是我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当然,让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并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撒手不管。对于某些明显错误的看法,我在表扬其大胆发言精神之后,也会选择不同的方式予以纠正,其中最多的方式是启发学生自我纠错,教师绝不作当众宣判式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