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轮文言文复习教学反思范文

刘莉莉

  碧空云卷云舒,岁月无声无痕,语文的天地因同学的参与而精彩动人。回望自己一学期以来走过的足迹,无限感触涌上心头。

  初三下学期,面临着升中考的压力,作为一名经验尚浅的语文教师,如何带领42名充满希望而又十分迷惘的学生顺利达过关,是我努力的方向,在倍感教学压力的同时也收获着前所未有的快乐。

  众所周知,文言文阅读在升中考中所占的比例很重,连同古诗词背诵和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共占了28分,我想这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来说,更像是一场死伤惨重的战役。如何带领这42名弱兵克敌制胜,将伤忙情况减至最低,是我本学期教学计划的重头戏。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要让他学习跑步,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文言文教学亦然。针对班级中后进生较多文言文基础较薄弱以及班级语文课上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了语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设计,常常分析文言文中的语法现象,找出规律加以分析,强加练习巩固成效。就以我今学期上的公开课——《文言文词汇复习》为例,总结一下我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上的几点思考。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只有文言文的常识基础夯实了,才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阅读追求。所以我并没有急着为赶进度而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系列文言文复习方案。先从简单的词汇现象,再到特殊的几种句式,最后到必考课文的过关等等,像环环相扣妙趣横生的惊险探险,让学生全程体验的是成功掌握文言文的乐趣而不是以往雾里看花的枯燥乏味。

  在文言文词汇复习上,我针对新课改后淡化语法、句法的特点,绕开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烦琐的句子成分,运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了一节文言文词汇复习课,旨在解决文言文中常见的词汇现象,如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因为这些知识点,由于淡化语法后,学生在初中阶段只作了解认识,很多时候在考试中出现某个学生遗忘的词汇时,学生不能从记忆库中搜索信息去答题而又掌握不到方法去解决,所以我分门别类地为学生讲解每种现象的由来、意义,再利用文言文课文中的典型例子作详细分析,让学生理解原理,找到规律,举一反三。通过该节课,我感觉到学生热情澎湃的`参与和他们通过归纳规律所得到的恍然大悟的`喜悦,同时他们的收获也在告诉我教学中化繁为简的重要性。

  课上首先投影升中考对文言文的要求,让学生对文言文考点有个明确的认识,对考题有个清晰的概念,这样可以为文言文复习做到有的放矢。其次,为每一种词汇现象作归类,让学生对先前混淆的文言文知识有一个归纳梳理的思路。再次,在文言文复习尽可能多地通过形象典型的例子去分析词汇现象及总结分析方法。整节课难点在于词类活用现象分析,因为学生对语法知识知之甚少,他们只懂得几种简单的词性如名词、形容词、动词,但却不懂得什么是状语、什么是介词、什么是宾语,甚至连什么是主语都摇头叹息。

  针对他们语法知识薄弱的情况,在课上我没有立刻对各种语法成分进行分析,而是抽取本节课所用的状语成分来稍加分析,在分析什么是状语的时候,我只轻轻地带过概念,为免造成同学们对另一个概念的模糊,在投影概念的时候,我故意把“状语是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动词的成分”中的“的成分”删去,只投影“状语: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动词”,由于同学们对形容词和动词比较认识,于是我直接用实例来对该概念进行形象分析,我举了《陈涉世家》中的“狐鸣呼曰”来分析,让同学们在该句中找出什么是动词,虽是普通班的学生,但他们还是不约而同地回答动词是“鸣”,解作“叫喊”,学生的这一回答让我十分满意,然后我就顺藤摸瓜,问学生那么在这句中哪个词语修饰动词“鸣”,他们中思维比较灵活的马上答到是“狐”,于是其他反应稍慢的同学看着状语的投影概念,也像如梦初醒一般,在脑里回旋着“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的词语是状语”,结果同学们都明白了在这句中“狐”为什么解作“装狐狸”,原来是由名词活用成状语了。

  清晰概念,找到规律以后,我就投影了更多的典型句子如“将军身被坚执锐”、“神弗福也”、“劳其筋骨”等,让学生们自己思考分析,把属于词类活用的找出来,经过一轮的思考,同学都能找到答案。在课堂结束之前,我对如何分析词汇活用的方法加以分析,让学生们掌握一种分析思维,以防中考中出现词类活用解释而学生记不牢的问题。最后,为了巩固效果,我以初二文言文课文《小石潭记》倒数二、三段等比较多词类活用的现象逐一找出,结果同学们都能用所学的方法逐一找出。

  总之,该课给我的收获是:

  1、文言文复习必须循序渐进,有的放矢;

  2、文言文复习课程设置最好能化繁而简,迎合学生接受能力;

  3、尽可能多地运用形象例子作方法讲解,增加学生的理解能力。我想在文言文复习中要是能做到以上几点,文言文复习教学就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