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教学反思

莉落

  运动的描述教学反思1

  1.教材中关于机械运动的描述非常简单,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很抽象,因此本节课的开篇,我通过一些教学视频的利用,直观生动的使学生对于运动的认识变得很轻松,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学生做了一个在学生闭眼过程中判断我是否运动了的小实验,让学生真正的懂得,我们所认为的运动或者静止,就是根据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作为判断依据的,从而轻松突破这一难点。

  2.在此基础上,我通过引导学生探讨“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是相对而言的?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先让学生通过看书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感知,再结合第二段视频的观看,最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进行学习、交流,并要求学生人人都要发言,我在各组间巡视指导。看到同学们都能够举出很多日常生活中现象和实例来说明上面的问题,是学生真正懂得了,我们所说的运动或静止都是依据情境中的某个特定的物体来说的,依据标准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今儿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物体都是相对而言的。再通过全班的汇报、总结。教师做简单的概述,并帮助学生及时的纠正在交流中出现的错误或片面的认识。同时引出参照物的概念。

  最后,教师和同学一起概括出参照物的概念、参照物选择的方法及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知识。这一节课整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处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学习效率很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足之处:

  由于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对于相对性的讨论没有更多的深入,部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认识还不够。在热闹的讨论之后,没能给学生一定的静思时间,让学生重新理解这一问题和知识点。在学生的作业中仍然发现参照物选择不明,判断错误的现象。

  运动的描述教学反思2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科学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若新课引入巧妙,就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极大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取得教学成功。因此很有必要探讨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引入。

  一、从生动形象的故事引入

  学生感知世界,大多都是从一篇又一篇的故事出发的,即使到了初中,他们也不愿改变这种方式。教者如能搜集大量的物理小故事,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运动的描述》这节,只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片:机器运转,车辆行驶,河水奔流,白云飘动,课堂就变得比较单调、乏味。可以引入一段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他以为是只小昆虫,敏捷地抓了过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的子弹。至此,同学们必然会引起了强烈的好奇心,同时我提出问题法国飞行员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本事,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为讲述参照物和机械运动埋下了伏笔。

  再比如《浮力》这节,可引入阿基米德帮国王鉴定王冠的故事,导出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他所排出液体的重力。这样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为新课的`讲解奠定了基础。

  二、从生活实际引入

  物理取材于生活,也就是说,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教者在统筹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可以将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当作实际引入课堂。比如,在讲《摩擦力》这一节时,可引入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鞋底和汽车轮胎上印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如果时间长了,鞋底磨平了,走路会怎样?走路可以说是一个很平常的动作,简单而鲜明,学生很容易想到鞋底太平了容易滑倒。再比如,讲《惯性》这部分内容时可提出为什么衣服上沾上了尘土之后我们甩几下就可除尘?学生思考之后很顺利引出:由于惯性,尘土物质还处于静止状态,使得尘土与衣服分离。

  从生活中取材,可以简化知识体系的难度,可以直击考点,也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对自身物理素养的培养也是有一定帮助的。

  运动的描述教学反思3

  学习物理,关键要学习物理的思想方法,即对物理问题辨正思维的科学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运动的描述》在引入概念充分体现了这种物理思想,即研究复杂的问题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对多因素的复杂模型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模型然,由理想模型问题的解决进而解决实际复杂问题。

  比如物理学研究的运动有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等,有些运动比较复杂,有些相对简单,其中相对简单的运动就是机械运动,我们对物理运动的讨论就先从机械运动入手,机械运动有平动和转动,首先研究平动,平动有直线运动有曲线运动,首先研究直线运动,直线运动有匀速和变速,首先研究匀速,这些都是先从简单入手,后面再由简单到复杂的例子。

  质点是学生高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理想模型,要给学生一个建立理想模型的思维空间和清晰的思维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日常生活积累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使模型的建立自然合理,并逐步掌握建模的能力。

  课堂上可以引入这样的问题,假如外地朋友找你,告诉乘车9点40分到站,你该什么时候到站接车?可以故意地精确考虑接车的准确时间,就可能产生这些问题,比如9点40分是车头到还是车尾到站?车身会振动和晃动,由于车身的运动和气温的原因,车身长度还有热涨冷缩的问题,这将使车何时到站的问题变的很复杂,而生活经验使学生懂得在这个问题上完全没必要考虑车的长度等次要因素,可以把车的长度等次要因素忽略不计,比如说到两人间的距离,这距离要怎么算?是躯干间的距离还是头到脚的距离,即使人站得纹丝不动,但身体还会随呼吸等而动,进一步考虑还有生长和衰老问题都会影响两人之间的精确距离,但现实生活中没人会这么考虑的,通常讲两个人间的距离时,根本忽略了人的形状,把人看成点。接下去教师可以引导,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很多情况下物体的形状对要讨论的物理问题的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就可以把物体看成一个点,一个只有质量大小而无形状大小的点――质点,这样就可以自然合理的建立起质点这一理想模型,这就是模型理想化的建立过程。使学生懂得研究实际问题时,由于涉及的因素往往很多,如果不把某些次要的因素忽略,即使很简单的问题都会变的非常复杂,甚至无法解决。

  平均速度概念的引进,为我们提供了定义一个物理量的思路和过程,如何讨论物体运动快慢,方法可以是在相同的时间物体运动的位移大小来比较,相同时间内位移越大的物体速度越大,也可以用相同位移所用时间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在位移相同的情况下,时间越短物体的速度越大,接下来可以让学生思考,在不同的位移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情况下,如何比较两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比如甲一万米跑了28分钟,乙一百米跑了11秒,如何比较甲乙的运动快慢?经过引导,学生比较容易认识到,应该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来定义速度。这个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搞清楚了,研究加速度的定义式也就容易多了。

  在第二章的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引导学生科学的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辨正思维大有益处。

  备课过程偶尔感觉有些不足、不顺、不妥,如:

  1、介绍位移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时、由于学生不懂的斜率,更不懂斜率计算的截距式,要讨论图像的斜率,难于进行,该图像的出现似乎太早了,后面讨论速度时间图像物理意义也同样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2、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很重要,学生对“任意相等的时间通过的位移相等”的理解很容易出现偏差,有些学生把匀速率运动当成匀速运动,引进位移后,应该重新定义匀速直线运动,不讲匀速直线运动,跳过讲匀变速直线运动,感觉不顺。

  3、加速度的方向取决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由于力学放在后面讲,没有任何矢量运算的基础的学生要懂的确定矢量改变量的方向极为困难,还要从加速度的方向分析是加速还是减速运动,感觉加速度的方向的讨论太早了。要给学生补充矢量的运算法则,由于没学过反三角函数,如何求矢量方向的角度值,教师也应该给学生补充。

  课本“某些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是不严密的,应该称“某些物体运动的平均速率”较准确,比如地球绕太阳转动一周的平均速度大小应该是0而不是3.0×104m/s,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两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