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一文是关于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故事。文章生动地记述了贝多芬谱曲的经过。
全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开始叙述。贝多芬来到小镇演出,夜晚“在清幽的小路散步”。当贝多芬被盲姑娘懂音乐、爱音乐而感动,即兴为她演奏时,一阵风吹灭了蜡烛,屋里洒满了清幽的月光,“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对于《月光曲》的内容、意境、情感,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天高云淡、月朗星稀,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这时月下的一切是那么幽静。月亮“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着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我们在体味作者用词精妙的同时,更为文中所流露出的兄妹之间的手足亲情,盲姑娘对音乐的热情和音乐家博大高尚的情怀所感动。哥哥因为“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家里“又太穷”,无法使妹妹得到满足而遗憾、内疚。妹妹听出哥哥话中的不安之意,反过来温言相慰,懂事地叫哥哥“别难过”。兄妹互相体贴,手足之情感人至深。盲姑娘把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称作“随便说说”,于凄楚中饱含了对音乐的喜爱。当贝多芬充满激情地弹奏曲子时,盲姑娘听得那么入迷。“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正是盲姑娘兄妹的手足深情,感动了贝多芬,使得他主动为盲姑娘即兴创作《月光曲》,并为之演奏。贝多分悄然而来,悄然而去,却给穷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和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
这节课我完成了自己的定的教学目标,着重抓住皮鞋匠联想的那几句描写“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的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通过这几句话的重点指导,辐射全篇文章,做到了有层次的读,这个点抓的比较实。
如开课伊始,播放《月光曲》让孩子们自由联想,然后从书中找到与之兄妹俩联想的句子。接着,再让孩子们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思考乐曲的变化,从而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紧接着让孩子们试着把这样的变化给读出来,品悟语言文字,并安排了孩子们分层读出这种曲调的变化,让孩子们悟出这种变化实际上也正是贝多芬情感的变化。最后在孩子们水到渠成达到感情朗读后,我又有了进一步的要求,那就是配乐让孩子们把这几句皮鞋匠联想的话再读一读,进一步体会乐曲的变化,如果课堂上还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安排学生及时背诵这部分内容,这样文中的语言就变成了孩子们的语言积累。
就这样,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一层一层,循序渐进在读书的“读”上面做文章,读的不空洞,不单调,读出质量,读出韵味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整节课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了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读书的过程中,比较注重语言感悟和运用,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还有最后这部分听音乐写话,事先我准备了那首《苗岭的早晨》,我认为这首曲子比较容易听得懂容易想象,原本我想给学生限制一下想象的范围,介绍一下这首曲子的背景,但后来我想既然要听音乐联想就让学生天马行空,自由发挥,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空间。可是可能是缺乏引导,学生的想象还是比较局限于森林动物的联欢上了。
在上这节课前我十分自信,因为我精心准备这节课,付出了许多的心血,心里比较有底,但是课堂效果却并不象我预期的那样精彩。我太想把每一步走扎实,到位,却因为太过了,反而显得比较烦琐、迂回、浪费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如在解决学生提出的那三个问题时,三个问题是互相关联的,但我却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将三个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另外,我自己感觉在教学设计上比较均衡用力,缺乏侧重点,特别是学生在突破教学难点: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贝多芬的情感变化与乐曲和穷兄妹俩的联想之间的关系引导得不过深入透彻,估计有些学生还是一知半解。
总之,这节课上完了,给我留下的思索是很多的,既有成功,也有不足。我想就在这样的反复锤炼中,我的教学水平也会逐渐提高吧!
《月光曲》是人教版语文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即兴谱写《月光曲》的经过。文章短小精悍,无论是乐曲本身还是语言文字、人物情感都优美生动、感人至深,是一篇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一、创设情境,聆听曲之美。
《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经典乐曲之一,其优美的旋律倾倒了无数音乐爱好者。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曾三次让学生聆听此曲,觉得对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次听《月光曲》是在揭题之前,我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先让我们来听一首乐曲,请你们来猜一猜这是一首什么曲子?”听曲子学课文,这样愉悦的学习氛围是不多见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二听《月光曲》,是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段第九自然段时(“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此时,让学生配以时而徐缓抒情时而高昂激越的乐曲诵读,使学生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在水天相接的海面上,一轮圆月冉冉升起,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了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继而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巨浪,波涛汹涌的大海格外壮观……这样,学生入其境而通情,朗读时也就真正达到了声情并茂的效果;三听《月光曲》是在即将结束这篇课文时,我边播放乐曲边对学生说:“同学们,最后让我们再次聆听《月光曲》,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在优美流畅的旋律中结束本课吧。”
二、精读课文,领略文之美。
《月光曲》曲子值得一听再听,而文中的词句更值得反复诵读体会,以帮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如在朗读第九自然段时,可以指导学生抓住“水田相接”、“波光粼粼”、“霎时间”、“一缕一缕”、“波涛汹涌”等词句,让学生想象并练说:“通过这些词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有表情、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体会到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体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高亢激昂。此时,即使学生从没亲耳聆听《月光曲》,但是通过这充溢着优美意境的字里行间,也能想象得出《月光曲》的基本旋律了。
三、细细品味,感悟情之美。
细细品读《月光曲》这篇课文,我们也不难感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当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兄妹俩的对话而推门进屋时,当盲姑娘激动地认出贝多芬,贝多芬再次为她弹曲时,我都让学生想象:“当时贝多芬是怎么想的,是什么驱使他进屋并再次为盲姑娘弹曲?”当课文最后讲到兄妹俩久久地被曲声陶醉时,我又借此让学生练说:“假如你就是兄妹俩中的一个,当你从陶醉中回过神来时,你会对着贝多芬远去的身影激动地说些什么呢?”通过以上的几次想象练说,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贝多芬悄然而来,又悄然而去,给兄妹俩带来的是一次美妙的艺术享受和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更让学生感受到了这位大音乐家博大的同情心和高尚的情怀。
听曲、品文、悟情,《月光曲》这篇课文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乐曲之美,领悟到语言之美,更让学生体会到了人的情感之美,使学生从中获得了愉快的审美教育。
上学期有幸参加了新教师中心组,不得不说,这个小组不仅饱含了同僚们的汗水,更倾注了范老师的心血。现在将这篇反思发上来,虽迟些,但中在以此表达对同志们的感谢。
在上学期的活动中,我的重任是跟美女老师郝佳宁同讲一堂课,共用一个教案。初接任务,我有过怯懦。理由很充足,《月光曲》这篇文章是小学阶段的描写艺术的精品,不仅有婉转、动人的故事,更有清幽、悠扬的钢琴曲,授课教师既要有引导孩子从字句中品析人物、解析故事的能力,又有保持故事完整性,不破坏乐曲意境的手段。将这两点如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我为之苦恼。
范老师的点拨撩去了我眼前的迷雾。利用过渡语将整个故事连起,让学生自比贝多芬,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的情境,从而感受贝多芬迸发的灵感,聆听优美的《月光曲》。按照这一宗旨,我们一同听了佳宁老师的《月光曲》。不得不感叹,美女与这篇课文的气质就是绝搭,佳宁的老师的循循善诱,渐渐使学生走进了曲子。然而,我所思考的是,我与佳宁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如果照着她的风格上课,起到的效果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改——
课堂伊始,我引导学生思考贝多芬共弹了几曲,此时抛出问题:为何弹了一曲再弹一曲?让学生明确贝多芬弹两首曲子的初衷是有差别的。此时我利用语言,将学生带入情境,感受弹奏第一曲的原因。想象自己此时就是徜徉在莱茵河畔的贝多芬,享受宁静的同时,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会想到什么呢?让学生从文中找到答案,并将揣测到的贝多芬的心理披露在书中。学生通过画句子,品词语,读片段,感受到了弹奏第一首曲子的原因——同情穷兄妹。
趁热打铁,我引导学生“大音乐家贝多芬这么忙,弹完一曲得走了”,学生此时一起否决,“没走,又弹了一首”。我在这时恰当地问,你为什么不走呢?弹第二首前又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有何感受呢?学生画句子,品词语,读片段,感受到第二次弹奏的原因——感激知音。
此时,文章进入高潮。我恰当地收回我的风趣,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中读第九自然段,并思考,这段中有几个画面。音乐停止时,我用四个字概括出了第一个画面的小标题“月洒银光”,让学生照样子写出另两个小标题,以锻炼学生概括小标题的能力,生补充的为“月穿微云”、“月照浪花”,我随后将其板书。引导学生读三个片段,边读边感受节奏,同时播放音乐验证,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将音乐表现出来。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互相评价,音乐的节奏渐渐在班级上空盘旋,我再次将朗读引入佳境,男女生配合读,齐读,由于本段需要背诵,考虑到这段给学生的印象已经很深了,所以我还设计了补充读的环节。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完成了背诵。
“贝多芬”我随手叫起了一名学生,“你的这首曲子是为谢知音而作吧?”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我继续追问“为什么这大段描写却出自皮鞋匠的联想呢?”语文课,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们“知其所以然”,只有在问题难度的渐次升级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才会有所提高。“妹妹是盲人,没见过这样的景色”、“连不懂音乐的哥哥都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想来贝多芬弹奏的一定非常好”……见学生没有感受到我预设的一个重要的答案,于是我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详略得当的写法。此时课堂上出现了小断层,显然这个引导破坏了故事的整体性。之后我引导学生将《月光曲》的节奏与贝多芬今晚的际遇相联系,说说自己得到了什么。学生很自然地想到,贝多芬走在莱茵河畔,心情恬静,如音乐的第一乐章——舒缓;听到穷兄妹的谈话,看到贫困的佳境,内心泛起涟漪,如音乐的第二乐章——波动;得知这位盲姑娘竟堪称自己的知音是,内心激动,正如音乐的第三乐章——激昂。本环节的设计还是很合本节课的节拍的,但是我只将表面想象给予了解析,却没有深究到问题的实质,“艺术源于生活”,这应该是为学生总结艺术来源的一个绝好的契机,可惜,我却将这个机会付诸东流了。
我认为本堂课的一大败笔还在于课后作业,我的想法是,突出联想,让学生敢于想。但过后想来,本单元的主题是艺术,本课要表达的也是音乐美,而“99”这个数字却无论如何也融不进这节课,反而为本堂课留下了一个不协调的尾音。
我执教本堂课,得到了范老师、赵老师及中心组成员们的支持,他们课后为本堂课做出的评价为我留下了思考(优点略而不谈):当教师的风格与文章风格不符时,何去何留?既然贝多芬的心情与音乐已经吻合,何不一句话将艺术的创作规律揭示一下?第九自然段是一个动态的景象,说成“画面”会不会有失偏颇?学生概括的第三个小标题“月照浪花”不足以表现第三乐章的激昂时,师何不引导下去……当课下学生追着我要听整篇的月光曲的时候,我才恍然,课上不曾播放过一整篇的音乐,这不仅是学生上本节课的遗憾,更是我的课堂设计的失误。老师们和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是我课前所没有想到的,我为她们呈现了一节缺憾的语文课,她们却为我打开了语文课堂的天窗,我的受益岂止用“匪浅”来形容?
《月光曲》既是一首优美的钢琴曲,也是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小学语文课文。教学中,我以贝多芬和盲姑娘的两次对话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感受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这两次对话在课文的内容上,正是贝多芬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弹一曲的关键处,把这两个片段读好,就能感受贝多芬丰富的内心世界。
让学生从感官上感受《月光曲》清幽,汹涌澎湃的意境,而这正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我在教学在利用课件让学生在聆听《月光曲》的同时,观看课文中所相对应的动画,让学生能从视觉、听觉上感受到《月光曲》的魅力,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画面与之前所见的画面相对比,让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划出描写兄妹俩在聆听《月光曲》时所幻想出来的画面的句子,再对比一下自己在课件中所看到的画面是否一致,再划出表示“想象”的词语:好像,仿佛。就这样,通过指导阅读把人物的“感情线”和音乐的“乐曲线”有机地交织起来,巧妙地化难为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既理解了乐曲的发展层次,又弄清了贝多芬感情波澜的推进,完成了学习语文与欣赏艺术的完美结合。
《月光曲》这一首曲所展现出来的优美、和谐的旋律是非常动听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多次听这首曲子,让他们从感官中理解这首曲子。第二次“三步分解”乐曲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到明月从海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的奇丽景象,可划分成三个画面,还要让学生想象,画出来,再一次感受乐曲旋律与人物感情变化:
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
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在充分理解之后,还让学生根据所画的画,读出相应的旋律变化,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而且,在教学当中,我充分利用声音抑扬顿挫的范读,让学生感染到自己情感,从而融入自己的激情当中,创设出良好的教学环境。而学生也能在我的指引下,逐渐地理解《月光曲》,并有了自己的观点及感受,再利用朗读来充分表达出来,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充分的发泄,以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此外,课前我还从网上看了贝多芬的另一首名曲《致爱丽斯》的创作过程,也是为了一个即将死去的穷苦人而作,在这个穷人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用他的音乐满足了他的心愿,看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美景,带着幸福和喜悦满足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贝多芬就是这样一个感性的人,这样一个善良的人,这样一个用音乐给人带来幸福的人,他一生的音乐辉煌也基于此。
因此,我更要让孩子通过《月光曲》的创作过程来体味贝多芬伟大的人格魅力。在设计课的时候,我更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把《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作为了重点,而《月光曲》所表现的画面是贝多芬感情变化的体现和释放,当孩子真正理解了创作过程,真正跟我一样走进贝多芬的内心的时候,我想画面所体现的情感就不难理解了。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们从各种感官中都得到相应的理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有力地促进学生思维及想象力的发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将是我今后教学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