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里》的教学片断赏析及反思

孙小飞

《菜园里》的教学片断赏析及反思

  [情景说明]

  《菜园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一篇识字课文。本课有九个词和一首儿歌,词语是菜园里各种蔬菜的名称,儿歌描述了一些蔬菜的特点,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学习目标是认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片断1:

  (课前,将学生分成四大组围坐,每三人为一小组,每大组中间摆上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红色、白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还有细长的豆角`)

  课伊始,播放音乐课件《买菜》,学生齐唱歌曲。

  师:你们说这些可爱的蔬菜长在哪里?

  生(齐):菜园里

  师:(板书:菜园里)现在,我们来到了菜园里,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蔬菜,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跟小组同学说说这些蔬菜的名称、特点,好吗?

  生:好!(兴奋、齐声)

  (同学们纷纷看、摸、闻各种蔬菜,并与小组同学议论。)

  师:下面,老师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找出写有它名称的卡片,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

  (老师首先举起黄瓜,学生们迅速在摆放的卡片中找出黄瓜卡片。)

  生:黄瓜、黄瓜

  (简评:生活化的情景,儿童化的歌曲,引发学生对菜场的回忆。将教学内容指向生活,面向生活,课文中的生词已不再是一个个生硬的方块字,而是孩子们急于认识的朋友。

  看实物,找卡片、读词语这一环节,激起了孩子们的好胜心,课堂活跃起来,人人动脑动手动口,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教室,学生们在这样充分自主的活动中,牢牢记住生词。)

  片断2:

  师:把你刚才观察到的蔬菜说一说,愿意说哪一样,就说哪一样。

  生1:我刚才摸了茄子,它的皮很光滑,它是紫色的。

  生2:我发现卷心菜的叶子一层一层地卷着,像卷发。

  生3:辣椒有红的,还有绿的。

  生4:我尝了一口西红柿,甜甜的,酸酸的。

  生5:豆角长长的,像绳子。

  (简评:学生通过看、闻、摸,加强生活体验,自然明白了蔬菜的特点,这是学生们独自研究的伟大成果,他们沉浸在自主探究的惊喜与自豪中,学习兴趣浓厚,语言也在认识和研究中得到发展,为下一步学习儿歌作了很好的铺垫。)

  片断3:

  (通读儿歌后,学生质疑)

  生1:萝卜地下捉迷藏是什么意思?

  师:(课件展示:菜园里,农民拔萝卜。)仔细看,谁能发现秘密?

  生2:(急切地)我知道了,萝卜长在地下,我们看不见,农民伯伯把它拔出来,看看见了,就像它在和我们玩捉迷藏。

  师:你观察真仔细。那萝卡这么顽皮,该怎么读这一句呢?

  生3:萝卜地下捉迷藏(读得顽皮可爱)

  师:真顽皮,大家学着他读一读。

  生(齐):萝卜地下捉迷藏。

  (简评:许多城里孩子没有见过实地生长的萝卜,没有实际经验,就没有感知,一切枯燥的讲解都抵不上多媒体展示生活的文本,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句子的意思,感悟了课文。)

  片断4:

  师:我们认识的这些蔬菜还能做成许多小朋友爱吃的菜肴呢!

  (出示菜单:西红柿炒鸡蛋、萝卜烧排骨、酸辣、白菜没学过的生字注上拼音。)

  师:请小朋友先读读这些菜名,说说你看爱吃哪几道菜?

  (学生兴奋地念菜名,找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名,高兴地与同桌交流。)

  生1:我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

  生2;我喜欢酸辣白菜,酸酸辣辣的,很好吃。

  生3:我喜欢吃炒菠菜,菠菜有营养,大力水手吃了菠菜力气大。

  师:是吗?那以后老师也要多吃蔬菜。

  (简评: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认识的字,学以致用,学生兴奋、自豪,巩固了知识,活跃了气氛,发展了语言,还受到了健康教育,学习语文联系生活,一举多得。)

  片断5:

  师:今天这节课,咱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了一些蔬菜,记住了一些蔬菜的名称,学习了一首关于蔬菜的儿歌。课后,你可以和爸爸妈妈去菜市场,学会认识更多的蔬菜,用彩笔画下来,再写上名称,还可以编几句儿歌,然后我们一起在教室布置一个蔬菜瓜果园好不好?

  生(齐):好!

  第二天,这项作业学生完成较好,大家都认真画了蔬菜,有的配了儿歌,且看作品。

  (作品一)西红柿(图)

  西红柿,红又圆,

  吃在嘴里酸又甜,

  营养丰富人人爱。

  (作品二)黄瓜(图)

  黄瓜,黄瓜,

  身穿绿衣裳,

  为什么名字叫黄瓜?

  (作品三)萝卜(图)

  萝卜进了城,

  药铺关了门。

  (简评:课已完,兴犹浓。他们渴望将心中涌动的情感爆发出来,老师开渠引源,让他们用彩笔去画,用心灵去写,用饱满的热情去实践。尽管作品幼稚,有的生字用拼音代替,有的还有家长帮助的痕迹,这没关系,重要的是孩子们去观察了,去探索了,去创新了,他们体验到了观察与创作的'乐趣。)

  [教学反思]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无时不变、生活即教育,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也做出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论断。生活是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个支点。《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在《菜园里》教学设计中,我试图将生活引入课堂,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生活,探究生活,让生活成为学习语文的金钥匙。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孩子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孩子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孩子就会认真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大的动机。片断1中,将菜园搬进教室,创设生活化情景,将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构建一个开放自主的课堂,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具体的材料,经验性的知识牢牢地吸引住学生注意力,人人跃跃欲试,个个争先恐后,在这种心态下识字,事半功倍。

  二、调动多种感官,联系生活感悟。

  学生在认识和发展上是用形象和声音来思维的,我们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关注生活,关注经验,在片断2、片断3中,教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自主感知,探究发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心灵放飞的权利,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体验成功中飞扬了个性,明确了事理,发展了语言,感悟了课文。

  三、拓展实践活动,回归生活运用。

  新课程理念认为,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可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学生作为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一员,接触更多的是生活世界,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育理应回归生活。片断4中,将学生日常生活最熟悉的菜谱纳入课堂,让学生认读、巩固生字,片断5中,引导学生观察蔬菜,画蔬菜,创作儿歌,将知识与经验,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开辟空间,这些实践活动,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有帮助的。

  总之,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生活,应该成为学习语文的金钥匙!

  [专家点评]

  读书与生活联系起来,与自己的经验经历联系起来这既是这节课中渗透给学生的关于读书方法的指导,也是郑老师指导学生读书的一种理念。激活生活积累,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去领悟语言是其具体的做法。就小学生而言,他们对课文中提到的蔬菜已经非常熟悉,看过其形,听过其名,尝过其味,这为他们认识蔬菜名称中的生字提供了先决条件。而《菜园里》对蔬菜特点的生动描述,又为唤起回忆,加深感受提供了依附。郑老师把学生引入菜园,引进菜市场,一是把识字的四要素:图象、声音、符号、语文整合输送给学生,利于识记,提高了识字效率;二是学生的生活体验被激活,与课文语言发生了联系,就激发了情思,形成了人生体验言语活动新的体验这样的良性循环,结果是阅读的感受和收获都那么真切和丰富。(李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