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反思范文

刘莉莉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反思 篇1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三角函数这一章里最重要的一节课,是本章的基础,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理解上。在本节课的开头以学生所熟悉的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入手,引导学生尝试探究,逐步深入,引出任意三角函数的定义,以问题的形式巩固深化任意角三角函数值的计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通过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启发学生找到各个三角函数在每个象限的符号以及在坐标轴上的值。并用“一全正,二正弦,三余弦,四正切”这一句话来概括了各个象限的符号。

  在例题的设置上,例1是已知一个角终边上一点的坐标,求这个角的三个三角函数值。通过这个例题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巩固了任意三角函数的定义,会求任意一个角的三角函数。例2和例3的设置是让学生进一步熟记各个三角函数在每个象限的范围以及坐标轴上的值。例4是把几个三角函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函数,结合函数的表达形式求定义域,能够让学生反过来已知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去判断角的大小。

  但是,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并且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只靠老师上课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下多做练习才行,所以,在讲课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督促学生多做练习,因为只有熟才能够生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要多多反思,多多探索。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反思 篇2

  三角函数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单位圆的作用,并且要注意逐渐使学生形成用单位圆讨论三角函数问题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地用单位圆探索三角函数的有关性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进行定义的应用,教材14页例1考查新教材定义,例2考查旧教材定义;强化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课上的很顺,自我感觉良好。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直得深思,自习辅导课上针对上节内容布置当堂作业,题目是教材17页第一题,当堂批阅、统计,出错率20%,我很愕然。立即进行进一步的学情调研: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可以不署名,限时做教材23页A组练习第二题,当堂批阅、统计,出错率60%,真的没有想到。

  (2)这节课从知识传授上看比较成功,三个问题环环相扣,但从能力培养上显得不足,主要是在例题与练习的处理上,投入的时间不足,没有及时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但通过作业和调研题的讲解,师生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都有了质的飞跃。

  (3)例题2变式的目的是为了调研,此题相对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是难了一点,因此出错率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梯度的设计,跨度不要太大,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4)这节课也许是我设计得太自然了,台阶过密、跨度太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遇到陷阱,没有产生激烈的思维碰撞,因此,看似顺畅,效果不佳。下一步要注意梯度的设计,台阶不要过密,要有一定的思维跨度。

  写在最后,多媒体给中学教学带来了新工具,但同时也滋生了盲目跟风,个别教师对新课改理解不深、片面追求课堂气氛,将“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学生为了表现自己,争抢回答问题,失去了对问题的深入思考,致使学生基础不扎实,进一步表明过高估计自己的解题能力,存在着严重的“浮夸风”。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切实抓好落实,把数学解题真正落实到学生的笔头上。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反思 篇3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第一节课,其中心任务应该是让学生建立起计算一个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其终边上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意义,如,计算方法、定义域、值域、符号表示、有关结论(与点的位置的选取无关)后,首先提供“坐标系”作为脚手架,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坐标系下,如何研究一个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并以坐标系为平台,有层次的研究随角的变化,即第一象限下的锐角(认识研究方法的变化,以及符号表示的变化)——0~2π范围内的角(认识该范围内角的三角函数的表示方法,特别是值域的变化)——不同象限下终边相同的角(逐渐形成计算一个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操作过程)。

  锐角三角函数概念教学时如果是先给一个锐角,再构造三角形,而不是象当前大多数教材中采用的直接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下,对学生概念的迁移会更有帮助。

  “任意角和弧度制”,应该完成用弧度制表示一个角α及其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如何表示,会对本节课“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的教学更有意义。

  新教材的教学理念之一是让学生去体验新知识的发生过程,这节《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教案,主要围绕这一点来设计,那到底应该怎样去合理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呢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让学生去辨证这个想法是否是科学的因为一个概念是严谨的',科学的,不能随心所欲地编造,必须去论证它的合理性,至少这种概念不能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所冲突.在这个立-破的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可能是如何形成,在形成的过程中可以从哪些角度加以科学的辩思.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对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

  让学生充分体会在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推广中,是如何将直角三角形这个"形"的问题,转换到直角坐标系下点的坐标这个"数"的过程的.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标准》把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作为其目标之一,在教学中不仅要突出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要为学生创设应用实践的空间,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直觉猜想、归纳抽象、数学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其上升为一种数学意识,自觉地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学过的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去观察生活、分析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了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增进了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