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泼水节》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一首欢快的歌曲,所以,在本节课中,我紧扣《快乐的泼水节》中的“快乐”二字,通过听、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感受泼水节的欢乐场面。在感知体验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聆听、想像、模唱、节奏练习等多种活动来感受歌曲的情绪,展现泼水节的热烈气氛。
一、以课件为主线,体现其音乐性
我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了音乐的美感,让学生在教师语言和音乐中得到充分的音乐情境体验,这样就将歌曲的教学和多媒体课件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既使课堂更加完整活跃,又增强了音乐性。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1、在导入本课教学活动之前,用图片导入,并配以《快乐的泼水节》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初步以聆听本歌。
2、在介绍泼水节的来历时,请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这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检查。
3、每次播放歌曲的同时,都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总是听音乐,使教学更具有目的性。
4、知识技能的学习贯穿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不觉得枯燥,不知不觉中知道了傣族音乐的特点及“同首异尾”的创作方法。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我仔细分析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不足:
1、 对学生估计不足,我本以为这样一首简单作品,大家应该容易学会,所以在教歌这一环节简略了一些,学生对歌曲掌握得不是很好,尤其是最后的节奏部分,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的乐理知识。
2、 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跟着音乐伴奏一起合唱,不能准确地听前奏进入歌曲,但在老师的指挥下,还是能够基本准确的进入。
通过反思,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傣族的传统节日是泼水节,因此本课可以围绕几个代表少数民族的典型节日来展开,比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彝族的“火把节”、壮族的“三月三歌圩会”等来进行穿主线。
通过聆听、想象、模唱、节奏练习来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美,体验音乐的美妙,感受快乐。
整节课下来,还是发现有不足之处,比如:
一、在教唱环节高估了学生的能力,本以为这是一首简单的歌曲,所以教唱环节没有细教,最后发现学生不大会唱的还不少,在下节课补充教唱。
二、跟音乐合的时候还不能很准确地进入情境和节拍,老是会慢一点,准时音乐听少了,乐感不好,这一点还需加强。
我觉得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是在一定的能力范围之内,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超过老师,但是要充分发挥还得是教师引导,所以在以后不仅要提高课堂效率,更要提升自我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有趣的是他们几乎每年都有一两次盛大的民族聚会,在这盛大的聚会里歌舞表演和民间传统体育表演是必不可少的。(出示图片)同学们知道那些民族的节日呢?(背景音乐《快乐的泼水节》伴奏)
2、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节日,以及节日的盛况,引出泼水节。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在欢乐的泼水节里,少年儿童也加入了泼水的行列,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情景的
反思:
在上课的过程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1、在导入本课教学活动之前,用图片导入,并配以《快乐的泼水节》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初步以聆听本歌。2、在介绍泼水节的来历时,请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这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检查。
本课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音乐为本位开展各项音乐实践活动。由学生探究式学习(课前搜集),每一处都展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民主课堂氛围。最大限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学生能在课堂中认真学唱,他们也一定会课余的时间积累、留意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
《快乐的泼水节》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族的节日》中的第一课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风俗文化,并且学会演唱歌曲,感受傣族民歌的旋律特点,学跳几个典型的傣族舞蹈动作。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为以后课时中的创编表演活动做好铺垫。
课前我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查找了有关傣族历史简介、图片以及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的由来。准备了傣族服饰、舞蹈录象带、演唱光盘等。
本课的导入部分我先播放了一段傣族舞蹈录象片段,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向学生介绍傣族历史、风俗文化以及泼水节的来历,引出课题《快乐的泼水节》。
在新授歌曲部分,先让学生随录音反复模唱,感受旋律特点。在学生基本学会歌曲时,让学生视唱歌曲的前两乐句,感受傣族民歌音调特点,,同时解决了歌曲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完整准确地学会演唱歌曲。学会歌曲后,我又示范几个傣族舞蹈动作,学生模仿学习,并且播放傣族舞蹈录象,学生随之翩翩起舞。从课堂上可以看出,每一位学生都很投入,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扭动着腰肢,感受着傣家姑娘如孔雀般的婀娜舞姿。
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把课下自己查找的有关少数民族风情、节日的资料进行交流,并且播放苗族歌唱家宋祖英演唱歌曲的光盘让学生欣赏,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总之,这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显著,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任务完成较好。
《快乐的泼水节》是一首表现傣族传统节日———泼水节的歌曲。歌曲中表现的是泼水节的热闹场面和娃娃们在节日里的喜悦的心情。在导入的过程中,我以傣族风光入手,讲学生带入到这片美丽的'地方,学生感受着人没、乐器美、音乐美、风景美,观察着人们节日的活动,感受着泼水节欢乐的场面,我以《快乐的泼水节》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初步聆听到了本首歌曲的旋律。在介绍泼水节来历的时候,我通过布置前置性的作业,让学生自己搜集材料,这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检查,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告诉了大家一个关于泼水节的传说,从而对泼水节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学生通过聆听、模唱等活动来感受歌曲的情绪,每次都会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进行聆听,让他们的学习更加具有目的性。音乐知识的学习巩固也在小组作业的过程中更加加强了,如在要求学生小组写出曲式结构的活动中,学生就不知不觉的巩固了“同头换尾”的创作方法,这样学习音乐知识,学生也不会觉得太枯燥,而且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一组的答案,都非常的出色,令人满意。在最后创作的环节,我们观察了象脚鼓的演奏方式,模仿象脚鼓为歌曲做了伴奏,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推向了xx,学生在模仿、律动整个过程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本课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音乐为本位各项音乐实践活动,由学生探究式学习,到歌曲新授,到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每一处都展现了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民主课堂氛围。最大限度使学生在轻松、快乐、和谐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学生能在课堂中认真学唱,他们也一定会在课余的时间去积累、留意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
歌曲的演唱声音细节的处理,以后还要多加留意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