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的成功之处是教学各环节过渡自然,环环相扣,设计新颖。每一环节的设计都有意义和作用。学生接受并喜爱《渴望春天》,并能够用甜美的声音、正确的换气方法,适宜的情绪演唱,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教学过程的问题设计注重激趣性和引导性,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不足之处是教唱环节中,个别难点强调的还不够。如“在草地上”的“上”是一个字两个音。全年组各班情况不同,有时没有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教法上要更灵活一些。
此外,在本课的导入部分,我注重情景的创设,并配以适当的背景音乐,使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感受音乐的效果。创设美好情境。在八六拍拍子演唱歌曲时,拉起学生的手,一起做划船或荡秋千的动作,帮助学生寻找起伏悠荡的乐感,学生用形体动作很快找到歌曲的韵律感,感受八六拍子流畅而富于动感的特点。
本课我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自己处理歌曲,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来演唱,评选出最佳的演唱方式方法,积极主动参与音乐表现;积极参与“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发挥想象,创造性发挥、创造。
总之,在本课的课堂教学中,我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反复推敲、去粗取精,尽力把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设计得合理、清晰,但仍纯在许多不完美之处,希望通过本课的教学反思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并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对我的教学工作和培养学生兴趣必将取得很好的促进作用。
《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少年儿童喜欢的歌曲,歌曲采用D大调、6/8拍子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以分解三和弦与级进音调交替进行的旋律为基础,配合着活泼、跳跃的6/8拍节,流畅清晰、优美洗炼、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气息,表现了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的愉悦心情。启发学生体验在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着青春的青春气息及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本课在课程教学时也正值春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景创设尤为重要,现将我这堂课总结的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 成功之处
1、首先,创设音乐环境,导入自然,让学生置身于春的氛围中。教学各环节环环相扣,每一环节的设计都很明确。学生自然走入春天并学习《渴望春天》,在学唱过程中,并能够用甜美有弹性的的声音、正确的换气方法演唱,在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感受作品情绪,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悟为主。让学生欣赏、感受音乐的风格,然后通过自己范唱音乐主题,用自身弹唱与语言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诱发学生的兴趣,产生情感共鸣,再和学生共同演唱、体验感受音乐,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音乐。
2、音乐知识讲解比较透彻清楚,运用准确。在本节课教学中音乐知识:弱起小节;6/8的节拍掌握、6/8 拍子的指挥图示,活泼跳跃的特点;装饰音的自然运用;升降记号的'音准讲解引入巧妙而细致。
3、备课仔细、认真,并下载运用了网络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运用的运用,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的通过音乐和画面想象春天,感受了春天,走入春天。
二、不足之处
1、课堂的主体是学生的,应该更多的让学生找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授课过程应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走进音乐的世界。
2、由于每个学生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反应也会不同,有的会超出教师的预想,而有的却达不到教师设定的目标,这些是教师预料不到的,因而,应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以事先设计教学构思为基础,但不受其局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并能及时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只有这样真正从学生出发为学生量身订做的一节课,才算是真正成功的一节课。
《渴望春天》这课的教学目标是欣赏《渴望春天》,陶冶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灵,简要介绍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教案的内容共分四组:第一组为片头;第二组为莫扎特的生平与作品简介;第三组为莫扎特作品演奏音乐会;第四组为《渴望春天》欣赏与分析。本课我是这样教学的:
1、播放该曲录音,多媒体播出五月鲜花盛开的画面。百花盛开,小鸟歌唱,树林换上绿装,这是儿童们都渴望的。将此心情与优美的旋律、愉快的情绪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2、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向学生介绍莫扎特的生平与该曲的创作背景。在这里,我采用5组画面:
(1)维也纳风光;
(2)莫扎特肖像;
(3)少年时期的莫扎特;
(4)莫扎特作品集一览;
(5)《渴望春天》简介。
向学生介绍了以下内容:莫扎特的生活背景;音乐神童的成长过程;莫扎特的艺术成就;《渴望春天》一曲的有关音乐知识,如:乐曲是几拍子的?歌曲内容、情绪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