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节常规的音乐研究课。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教学目标明确,操作性强。
主要是通过聆听和教师范唱,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和英文演唱的风格,表达对祖国的祝福之情,自编动作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我认为:短短的一节课不应该负载过多的东西,而要实实在在。对于音乐课来说,最好的方式是通过音乐语言,通过带领学生对音乐的直接感受、体验、参与、表演(唱)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升华,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本节课的优势在于主题突出、主线明确,因此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体现了音乐学科特点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课程首先从听赏歌曲开始。由上校演唱的一曲优美抒情的《雪绒花》片段扩大了学生的视野,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是多次聆听歌曲《雪绒花》,分别感受歌曲的情绪、节拍,指挥。了解歌曲的内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等。在充分聆听的基础上学唱歌曲,进而达到有感情地演唱,层层深入。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原文是用英文演唱的。学生都很想听英文的演唱,他们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文演唱更加深情,更有风格,情不自禁地要用英文演唱。学生用英文演唱的歌声是那么优美深情、那么动听,感情已完全溶入到歌曲的意境之中。正如歌德所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灵。”课后,有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我满脑子都是《雪绒花》这首歌!这正是我期望达到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下的音乐教学,要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观念束缚,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音乐实践,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课中主动学习,大力合作,敢于探究和创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通过《雪绒花》一课,我感触颇深,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目标定位要准确实在,具有操作性
我上的这一课,主要是通过聆听、欣赏和演唱,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和英文演唱的风格,表达对祖国的祝福之情。我认为:短短的一节课不应该负载过多的东西,而要实实在在的让学生“学有所获,学得快乐”,这也是我在平常音乐教学中对所有学生提出的口号。对于音乐课来说,最好的方式是充分运用音乐语言,通过带领学生对音乐的直接感受、体验、参与、表演(唱)等方式,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的升华,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在我的这节课中,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渗透,三拍子的节拍和节奏,学生通过自己的手势得到了掌握,学生通过我的引导知道了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也得到了升华,他们通过歌曲的演唱,了解到了小小雪绒花实际上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我自己认为本节课的优势在于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主题突出、主线明确、过程流畅,师生配合默契,因此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科特点要充分体现,突出艺术性
教学过程首先从听赏歌曲开始。一曲欢快活泼的《哆来咪》片段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多次聆听歌曲《雪绒花》,分别感受歌曲的情绪、节奏、节拍,了解歌曲的内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等。在充分聆听的基础上学唱歌曲,进而达到有感情地演唱,层层深入,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原文是用英文演唱的。学生都很想听英文的演唱,他们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文演唱更加深情,更有风格,情不自禁地要用英文演唱。当我让学生用英文演唱后,他们的歌声是那么优美深情、那么动听,感情已完全溶入到歌曲的意境之中。正如歌德所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灵。”
三、教学过程要注重细节,富有个性化
“细节决定成败”!在这节课中,我不仅注意了整体的设置,更注重了细节的把握,体现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例如:教学语言简练;各环节之间衔接自然紧密;教态亲切自然;方法准确到位等。另外,我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找到精美的电影剧照和电影视频,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最直观的视觉享受和最优质的音乐听觉享受。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保证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四、本节音乐课教学方面需要提高和完善的方面:
1、按照新课程理念,情感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
2、由于第一环节所安排内容过重,所花时间超过了预算时间,导致在后面环节时间不够用。
3、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上也不是单一的学会演唱一首歌曲、欣赏一段音乐而已。
所以不断努力拓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和驾御课堂的能力,是上好每一节音乐课的基础。在今后从师的道路上,我将继续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促使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及时总结一些的优秀的音乐教学经验和方法,更好地指导今后的音乐教学。
定下这个课题的时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这届五年级的孩子是我一直带上来的,且五(3)班音乐课素养及歌唱能力较其他三个班都更好一些。准备充分之后,满怀着信心来上这节音乐课,本以为即使不会多么精彩绝伦至少也是顺理成章的流畅,但结果仍然是让我陷于深深的遗憾之中,或许这是很多老师上完公开课之后共同的感受吧!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经,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我当然希望我的学生能从我的课上受到熏陶或启发,我把这堂课从头到尾的、零零碎碎的细想了好几天,虽然大家也都给予了很好的评价,不管大家是出于对我的鼓励还是对我的肯定,但是作为一名具有专业音乐素养的教师来说,不足之处已经郝然暴露于我心。结合工作室李彦老师的评价以及我们综合科组集体的评价,除了一贯来的淡定、自然、流畅之外,风格没有太大变化,尽管最后课堂上学生歌曲的演唱较完整,情绪不错,但整节课亮点不突出,学生自然生成不够,教师语调也过于平淡……我深深的了解自己,因为每次公开课后的自我反思我都是很挣扎的,是的,我居然一点也不觉得我会上音乐课,我居然觉得除了能淡定的把课上完我的课似乎都没有什么优点可说了,脑子里反复的就是这节课本来应该可以更好一点的,怎么就上着上着就有些不一样了……
要想提高教学总得找个时间安静的坐下来想想我上过的课,进行深度反思这应该是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没错!我反思我最大的失误在于我并没有很好的围绕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设计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回过头细细想来是比较粗糙、模糊不清的概念,而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一节课的精髓所在,通常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也就是你是否很好的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在这堂课中我更多的是考虑到学生要如何去学,却在我要如何去教这一方面顾此失彼。自认为教学观念还是蛮新的,可是在我这堂课的教学当中我并没有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很好的体现。
现在,在我回头重看教学设计、在我回想整堂课的教学、在我反思教学得失的过程中的时候,我突然有种要推翻这堂课重来一次的感觉,除了先前讲到的教学目标设计的不够清晰,到现在感觉重难点把握不明确,尽管单从教学效果来讲或许也是一堂不赖的课,但从专业教学角度来讲个人认为是一堂设计欠佳的课。我需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剖析,来把我教学的思绪一点一点理顺。我本意是一堂教唱课,在欣赏中教唱,可此刻我却发现我的难点定位在了“感受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现在想来真的很好笑,实际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本没有很好的完成这个重点,只是尽力让学生唱好这首歌,重点算是完成了,难点应该定位在“用优美的歌声演绎歌曲”或者“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就会比较准确。
前奏的导入显得有点拖沓冗长,可以直接从电影《雪绒花》导入,其实孩子们都知道这部电影的,没有必要做太多的铺垫,只是我自己把他们想得太简单了。对于雪绒花PPT的介绍现在想来也是多余之举,当时设计教案的时候实在是想得太多了,巴不得把自己想到的所有东西都教给学生,然后就一股脑儿的全都设计进去,结果是涵盖内容太多,导致第三环节与第四环节都没有时间来得及很细致做好,而后取消了最有意思的创编环节也是深感遗憾。若把原拓展部分欣赏《孤独的牧羊人》放在开头,歌曲诙谐、有趣、活泼不失为一个好的导入;或者把歌曲在电影当中的第二次演唱作为后面的拓展部分,让学生感受同一歌曲在电影当中不同情绪的演绎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收尾。
尽管这节课总体算是流畅的完成了,但我感觉更多的是因为学生的音乐素养较好,而并不是因为我这节课设计的多好;另外,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状态很好,参与面也广,能积极跟我互动,深感欣慰。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发挥音乐教学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音乐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同时还能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庆幸我自己是个很喜欢也很愿意上音乐课的老师,虽不够和蔼可亲,但面对专业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要想让自己的专业教学得到提高,要想自己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反思是必经之路,但愿在我的教学之道上我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忘初衷!
雪绒花是美国60年代音乐剧《音乐之声》中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它舒缓、轻柔的风格深深地抓住了听众的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体验歌曲的深邃意境,领略音乐的独特魅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依据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重点”的理论。本节课我主要以音乐为载体,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并创设利于学生参与体验、探索、实践的条件,引导学生在欣赏、表达、比较、思考、交流过程中,不断深化艺术感受与审美体验,获得听觉体验与审美能力。
(一)激情导课
课前让学生欣赏一首脍炙人口的英文歌曲《MY HEART WILL GO ON》。激发学生对学习电影歌曲的兴趣同时还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了一个新知识—奥斯卡金像奖(此知识是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得来的)。这一环节的设计完全附和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同时还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二)探索实践
1、本节课的主体部分,我是运用故事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每讲一段故事情节,就穿插一段电影插曲,课堂始终有音乐伴随,使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欣赏到音乐。
2、音画同步法的教学,将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使学生的审美体验获得较完美的实现。
3、新颖的课件制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即兴创作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不同的时间段先后3次聆听了歌曲《雪绒花》,通过先听后唱,由被动到主动。简单的演唱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音乐表现欲。让学生依据自己的表达方式随音乐做即兴表演,这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使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5、学唱英文歌曲,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外国音乐的内在表现,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情趣。
6、采用分层此的诱导教学法,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作品的主题。
(三)审美提高
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借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
(四)黄金思维花落谁家
设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自己总结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了解,帮助他们对知识的巩固。
总体来讲,这节课的目的是力求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知识的掌握过程当作一种精神的享受历程,在这种愉悦、自然的气氛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获得情感的审美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的认识,提高学生全面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鉴赏力。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炉。只有在歌咏或舞蹈者本人对音乐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产生了浓烈的情感,才能对音乐进行精彩的表现和创造。
本课充分营造情景:教师充满深情的故事讲述和故事片插曲《雪绒花》演唱片断的欣赏,将同学们带进一个神圣的殿堂――有关于美的音乐的,有关于爱国的,有关于人间挚爱与真情的……
学生体验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他们的情感得到了一次荡涤。由此,他们产生了浓烈的学习愿望,在赏、唱、奏、创的教学环节中,他们尽情展示着对音乐的理解,表现着美的情感。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在课堂上得到体验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