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水的多少》教学反思三篇

孙小飞

  《比较水的多少》教学反思1

  学习是学生本身的事,不能由他人施加与他,学生是自身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发现者和传输者。科学知识的获取更是一个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是学生自己的学和做而不仅仅是教师的教。在课的一开始,我就提醒学生科学课的学习,更多的是活动,研究实验,所以不能一个人去做,要靠我们集体来研究学习。在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选择。

  改变过去的那种教师讲,学生听,座位固定,小组实验、方案统一,实验材料统一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性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照核定人数自由结成合作伙伴。推举一位学习好、乐于助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进行工作分配,协调组内成员的相互关系。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按照不同推测意见来分组,按不同研究方案进行实验,包括研究材料的选择,研究途径、方法、手段的选择等,使学生的主体探究得以有效地进行,是实实在在的尊重学生,而不是形式上的。

  另外为了营造宽松的合作氛围,充分体现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我充分尊重学生的经验和发现。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说出已有的经验和感知,如学生对三瓶水的'多少的推测以及按照推测进行实验获取的数据等环节,老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让学生真正感到教师是学生的引领人和伙伴。

  《比较水的多少》教学反思2

  这节课在设计上能吸引学生,上课实际效果中学生能主动积极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但游戏的运用还可以设计的更吸引孩子又能把本节课的知识让孩子在玩中掌握。环节的设计也注意了对教材的知识的比较和补充,还渗透了保护环境的教育。但是环节的巧妙并不能代表课堂的成功。在真正上课时,没有想象中的预期效果。首先在备学生中准备的不充分,对学生的回答老师没有很巧妙的回答,需要进一步提高调空能力和语言艺术。其次在出现知识性的问题应该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急噪和不允许学生发言的现象。教具应该做的更加精美一点。最好能有课件展示,这样也许会更充分发挥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情景教学,使数学更加生活化情景化。

  通过本单元的比较教学后,在平时的练习和测试中,学生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比较少的,我认为通过认真备课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恰当运用情景和注重学生的特点,善用儿童语言,进行教学,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比较水的多少》教学反思3

  《比较水的多少》一课进行反思,对以下几方面体会较深:

  一、学习以探究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本课始终以"探究"为主线,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测量——结论——延伸"等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过程,感受体验并内化,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在探究过程中,将重点放在设计研究方案这个环节上,如"我们可以有什么办法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呢?"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启发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鼓励大胆地提出设计方案,并进行反复交流、讨论和互相质疑,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地发展。

  二、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性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学习科学是一个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是学生自己学与做而不仅仅是教师教的。在探究过程中,探究问题的选择、研究方案的制定,研究途径和手段的选择,实践研究并取得研究结果,也都由小组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完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而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干预和控制降低到最低限度,仅仅在必要时给予学生以研究方法和学习条件等方面的支持而已。

  三、"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参照物",是教师教学的"启示物",是学生进行学习的"载体",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个体的认知能力,对教材进行再制造,对教材内容适当进行调整或增减一些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活化教材,给学生创设一定的认知条件。在《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中,教材选择三个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瓶子作为探究材料,然后分别在三个瓶子中装入不同量的水进行比较。我认为安排三个瓶子,学生研究起来比较繁,时间紧,改为两个瓶子,学生探究的效果并没有改变,同样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四、教师角色的转变

  科学教师应从传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应从"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平等参与学生研究",是学生科学探索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想方设法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的、民主、和蔼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如:当学生没有提出"2号瓶比1号瓶的水到底多多少"这个问题来研究时,教师就对学生说"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你们欢迎不欢迎?"一种想参与到学生的研究团体中的商量的口吻,使学生对研究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