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学习会认的10个生字,理解它们在词语中的意思。
2、引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增强关爱动物,和动物友好相处的意识。
3、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学习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学习难点:说故事情节,感受大象的可贵精神。
学习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大象的资料。
2、演示文稿(大象图片)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谁知道保姆能帮助人们做什么事?
2、猜谜。那聪明的大象会怎样给人们当保姆呢?
让我们走进这一家人的生活去看一看吧。
二、自学生字,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书,画出不认识的字及不理解的词语。
2、同座间互相指认读生字。
3、检查生字、难词、难句的认读。
4、自己说一说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讨论,感悟理解:
1、学生再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大象当保姆,饲养员卡林怎样评价它?大象当保姆,对来侵犯的敌人怎样?对孩子呢?教师小结:大象凶猛对敌、亲切对人。
2、理清课文层次,哪些内容是写大象在家里保护主人娃娃的内容的?主要表现大象什么特点?其余部分写的是大象在什么地方保护娃娃与谁搏斗? 主要表
现大象什么特点?
3、出示自学提示:
(1)划出大象在野外的树林里保护卡林的娃娃的句子。
(2)议一议: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大象保护主人娃娃的句子?读相关句子,你看到了一头什么样的大象?
4、默读课文,先自学再组内交流。
5、同学交流,读中感悟
帮助学生理出几个场景。
(1)观察课文插图画的内容和课文哪一部分是相对应的?能给图画拟个名字吗?
第二幅图画:猛撞大树,踩狗抛尸(读书上相应内容)
第三幅图画:舍身相救,感激不尽(读书上相应内容)
(2)课文中哪部分内容没有相应的插图,如果让你画一画,你怎么画?
(3)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语句。
①把最感动你的内容读出来。说说让你感动的原因。
②指名读,进一步体会。
四、总结全文,归纳板书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会怎样赞美大象具有的精神?
2、本文为我们描述了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头勇敢、忠诚的大象,让我们感到的确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动物朋友呢?(请一两个同学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花篮”。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8、大象保姆
大象 卡林夫妇 、娃娃
猛撞大树 踩狗抛尸 仰头咯咯地笑
皮开肉绽 舍身相救 夺眶而出
勇敢、忠诚
《大象保姆》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大象芝加柏提是怎样帮主人做事、保护主人孩子的故事,赞扬了大象对主人的中诚和恪尽职守的精神。教学中我注重以情感人,以情促人,引起学生的共鸣。
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情节描写也非常生动。所以教学初始,我注重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体会,画出课文中自己感动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然后进行交流。
这样的学习以情景入手,披文入情,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读书感受,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累移到课文里,设身处地地与作者对话,与之产生共鸣。
由于有情感的参与,学生从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交流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时,同学们的情绪高涨,情态激动。有的孩子在说到大象被铁链勒得皮开肉绽,但顾不上疼痛,还使劲挣扎,一心想要救孩子时,眼泪在眼圈里打转,有的孩子在说到大象终于将拴它的大树连根拔起时,已是泣不成声。此时的他们,完全被大象这种救护孩子的精神感动了,我顺势引导他们,为什么大象这么忠诚,你想对大象说些什么,来进一步深化主题。
在学生心潮起伏之际,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动物都有这么深的感情,让我们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在现实生活中,你还遇到哪些让你感动的人或事呢?你应该怎么去做呢?此时的孩子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到了他们的老师,还有的孩子想到了曾经帮助过自己的陌生人,他们用自己真诚质朴的语言,表达出了自己的心声。此处的拓展训练使学生心存感恩,明白了爱的存在。
这几天,妈妈带我去泰国玩耍,东芭乐园的大象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出场式,在欢快地音乐声中,大象演员们出场了,它们一只接一只,从小排到大,后面的大象用鼻子紧紧拉住前一只大象的尾巴先是绕场一周,然后站成了一个整齐的长方形队伍,第一排是小象,非常可爱,最后一排是老象,长着长长的象牙,非常威武。它们把鼻子扬得高高地,还点着头,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表演开始了,小象们先各就各位,它们一起向我们卖萌:有的小象蹲坐在地上,举起前腿,张开嘴,发出嗷嗷的叫声,好像一个小婴儿在向我们要吃的;有的小象使劲儿扭动着胖胖的身子,好像在跳迪斯科;有的小象用鼻子卖力地舞动着彩带,就像体操运动员在表演艺术体操,有的小象根本不听指挥,直接把鼻子伸到我们面前要香蕉吃。它们又可爱又淘气,我们看得哈哈大笑。
大象的表演更精彩:有的表演了高难度的骑自行车;有的表演了激烈刺激的足球比赛;有的大象为我们表演彩绘体恤;还有还打保龄球;最好玩的是投飞镖打气球:只见大象站到了指定的位置上,用长长的鼻子灵活地卷起一只飞镖,然后抬起前腿,使劲儿的朝着目标投射了出去,我们的心都紧张地快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哎呀”没击中,我们发出一声叹息,但是大象毫不气馁,它重新卷起一只飞镖,这一次,它仔细的瞄准了目标,精准地射了出去,只听见“啪”的一声,气球爆了,我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真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啊!
纵观整个活动,在讲述要求上采用逐次添加要求的方法。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习任务的性质和难度将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习的效果。第一次只要讲清楚大象救兔子这件事情,第二次增加角色之间的对话,第三次增加角色的外貌和心理活动的描述,这种逐步添加的讲述,幼儿一般能够较为轻松地完成讲述任务,更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讲述的兴趣。
第一、第二环节:我采用的是分解观察和预期结果的方法,帮助幼儿理清故事的主要情节。制造悬念是激发幼儿好奇心的策略之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三幅图没有同时出示,目的是给幼儿制造悬念,为幼儿大胆猜测小兔子是怎样脱离虎口的提供推理和表达的机会。而且,在出示第一幅和第三幅图时,采用了遮挡图片部分内容的手段来引导幼儿猜测故事情节。这个环节讲述的重点就是:把大象怎样救兔子这件事讲清楚。
第三环节:我出示了对话框符号,采用了角色移位、师幼互动等方法帮助幼儿掌握角色之间的对话,理解着急、高兴、害怕的语气语调,为幼儿生动讲述提供支持。这个环节的讲述重点是:丰富角色之间的对话,使故事更加丰满、生动。
第四环节:我出示放大镜和心里想的符号,通过教师提问和放大镜的暗示,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的内容,分析角色的表情,运用描述性语言描述角色的外形,从而推断角色内心的想法,读懂画面所要表达的信息。这样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的观察引导,为幼儿生动讲述提供了有效支撑,化解了讲述的难点。
第五环节:给故事取名字,其目的不仅仅是让讲述活动更加完整,更重要的是让幼儿能抓住讲述重点,培养幼儿的提炼和概括能力。
主要环节或现象
1、分别出示大象和蚊子,提问:它们分别是怎么飞的?
2、出示三样“宝贝”:摇铃、鼓、木琴,
引导幼儿摇一摇、敲一敲、打一打、听听哪种乐器像大象走路、蚊子飞的声音。
3、角色情境法:一教师扮演大象、教师、幼儿均扮演蚊子去咬大象,并且用上铃鼓和木琴。
反思评析
1、教师准备充分,教态亲切,但是在语言上有教频繁的口语出现;
2、活动个环节清晰,目标设立明确并在活动中逐一体现;
3、本活动为艺术领域的音乐活动,贯穿、围绕的是音乐的主题,但教师在实际组织活动时却没有穿插使用背景音乐或其它音乐;
4、建议可以多设几个大象,让蚊子在“叮”的时候可以更宽松一点;另外,可以在活动中体现大象与蚊子之间的一种特性,如:顽皮的、和蔼的神情等;
5、环境布置可以再丰富些,体现音乐活动的音乐性、情景性。
宝宝新村
[研究要点目标]: 1、学习在纸上画好楼层后粘在盒子上,剪出“门”,从而做成一幢高楼。布置宝宝新村,体会制作成功的愉快心情。
2、发展幼儿的语言讲述能力。
[研究过程]:
一、引出课题。
(出示高楼)装饰过的一面背对幼儿,这是什么?(纸盒)。它可以做什么?老师用纸盒做了一幢什么?它是怎样的?
二、讲解示范。
1、在白纸上画上楼层、窗口、门。
2、在白纸背面涂少许浆糊,粘到纸盒较宽的一面,贴紧。
3、将多余的纸修剪掉,并在底部剪出“门”。
三、幼儿制作。
用过浆糊后要手擦干净,剪“门”时要沿着的“门”的轮廓线进行。
四、讲评。
1、将幼儿完成的楼房布置成一个宝宝新村,在新村内放置玩具小车及花草。幼儿自由参观,评评什么楼房造得好。
2、幼儿自由交流、探讨。
[研究结果]:
活动过程中每个幼儿都能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基本能够制作出不同的楼房,但有的稍粗糙,挖门时有些困难,不过小朋友们都比较兴奋。
小班音乐活动敲敲奏奏
音乐活动:敲敲奏奏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儿歌的韵律,感受音乐强弱变化。
2、喜欢打击乐活动,体验拍打不同位置发出的各种拍打声。
活动准备:
1、节奏棒每人一副
2、大猫、小猫图片;磁带;玩偶一个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动作进教室
2、发声练习:出示玩偶引起幼儿兴趣,用歌欢迎。启发幼儿变换拍打的部位和动作。
3、分辨声音游戏
*教师用不同强度的声音呼唤幼儿
*启发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大猫和小猫》、《幸福拍手歌》,并用身体动作和节拍表现
4、敲敲奏奏
*按教师提示的节拍尝试敲击节奏棒的各种方法
*按儿歌韵律敲击《孙悟空打妖怪》《修鞋匠》
*尝试敲击《大猫和小猫》、体验节奏的变化
5、音乐游戏 《 听音学走路》:启发幼儿注意倾听,根据音乐的变化模仿鸟飞、大象走、解放军走路
本课是一篇富含哲理的课文,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象刚开始听了其他动物的话,认为自己的耳朵耷拉着和别人的不一样,就想办法也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没想到竖起来之后有了一系列的烦恼,于是大象又把耳朵放下来了,烦恼也随之消失了。本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别人说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舒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课文贴近儿童生活,教学中我遵循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品味故事中包含的道理。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我把重点方在了四个问句的朗读指导上,引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问话和人物的对话,并进行分角色朗读,读出小兔、小羊因奇怪大象的耳朵和他们的不一样而产生的疑问,读出惊异的语气;抓住“都”“真的”重读,读出大象信以为真的语气;最后是大象在思考,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时心里的疑问。
总之,学生在朗读中对文本的理解都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体现出来了,以至于在分角色朗读中特别有真实感。
今天的天气真好,如果没有风的话,会很温暖。天那么蓝,云那么白。
数学课学习了第三单元的第一节《找规律》,就是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熟练地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简洁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了三组计算题,通过计算,比较每组版式中当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十余,积的变化,让学生找出积也扩大十倍的规律。学生能够计算正确,并且找到规律。在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再探索每组中两个乘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进行交流。
数学作业是早上上课前做的,还是小数加减法,通过做题发现了全、元、麟、龙四个学生对于这部分掌握特别差。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帮忙辅导,如果不行,就得课后吃小灶儿了。
语文课讲完了第八课《大象保姆》,是阅读课文,学生自学为主,读通全文后,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分分段。重点地方理解一下。
今天学校要每班十个朗读好的名单,我们班男生朗读好的不少,声音也响亮,女生就差了,声音小,免强男女生各选了五个。
单位要身份证复印件,因为划沈河区了,工资卡也要换了。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大象穿上不同裤子的有趣形象
2.能用连贯的语句大胆讲述自己的理解
3.学用故事中的句式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
变化的云朵形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蓝天上的云朵会变魔术哦!风一吹,它的形状变了。看,云朵好像什么?(引导用"好像"说话)
(出示大象的鼻子)这回,云朵又会变成什么呢?(字卡:大象)
二、感知故事
1、大象身上光秃秃的,如果给大象穿裤子,你猜猜,大象想要穿什么裤子?
2、老师给大象准备了几条裤子,来看看,大象穿上后像什么。
(1)"给大象穿绿色的条纹裤":小朋友,这种颜色,这种图案你熟悉吗?什么东西也是这样的?(西瓜)哈哈哈哈,我看啊,大象穿的这条绿色的条纹裤,好像西瓜的瓜皮。
(2)换条别的再试试。"给大象穿上红色的斑点裤",你觉得像什么啊?
(3)我这还有几条备用的裤子,谁来挑一条给大象穿上?不过,要说说像什么哦!
3、小朋友们的小脑筋可真灵活,大象真开心,穿了那么多的裤子,帅呆啦!
大象说,为了感谢小朋友,他要把一个好听的故事推荐给大家,这个故事就藏在书里呢。一起来看看!
三、自由阅读
1、幼儿有序取书,巩固翻页习惯,自由阅读故事,也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读。
2、你最喜欢故事中大象穿的哪条裤子?为什么?能读出来吗?
3、我们一起来讲这个故事,你喜欢大象穿哪条裤子,轮到穿那条裤子的时候,你就站起来读,好吗?
四、拓展延伸
我这儿还有一条裤子,不过,还没想好用什么颜色和图案,这样吧,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创意好,我们就把它画下来给大象穿上,好吗?(巩固比喻句)
活动延伸:
1、还可以给其他的动物设计不同款式的裤子
2、完成阅读延伸活动"大象穿裤子"
教学反思:
幼儿自始至终都能积极参与活动,乐意讲述图中大象穿上裤子的模样。本次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幼儿想像的欲望,为幼儿插上想像的翅膀创造了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意境,给幼儿提供了无限的想像空间。但由于在理解阅读这个环节没有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观察,致使幼儿的想象力没有得到拓展,只停留对画面的表述及局限在水果之类的物品上.亮点是幼儿能够自由画出平常喜欢的颜色及款式的裤子,为大象设计裤子。
《小水钟》是五年级上册时间的脚步单元的第三课。本课与上一课《钟摆的秘密》都是引导学生像一个探索者、一个发现者那样从生活中去寻找众多的“计时方法”和“计时规律”,让他们沿着这条线展开讨论、进行分析、开展实验、找出规律、逐个研究、自行解决问题。通过课堂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关于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观念性概念的思考。
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在一定的条件下,流水具有等时性”这个概念的现象,需要在活动中逐步建构。在本课活动设计中,对教材的两个活动做了以下改进:一是由于水具有表面张力,完全流完100毫升的水是比较困难的,我的改进是:在容器里盛125毫升的水,通过积聚100毫升水的时间的活动;二是根据积聚100毫升水的时间来推测和验证积聚10毫升、50毫升的水所需时间,我们将测量点改为20毫升、40毫升、60毫升,在活动中,学生展开思维,进行推测,并用实验验证,发现水不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水流的速度与水位的高低有关,在这一步步的推测与验证中,建构起了“在一定的条件下,流水是具有等时性的”这个概念。
2、如何有机渗透科学史的教育。
科学史能真实、丰富地反映科学家的学术生涯和科学的演变过程,从科学史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前人在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艰难困苦、表现出的巨大创造智能和不畏艰辛的攀登精神。在本课设计中,把古人发明创造水钟的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首先在欣赏录像,
讨论流水与时间的相似之处中,引发学生的原认知,古人可能也是观察到自然界流水的规律而得到原型启发的。接着让学生经历积聚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建构起“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流动具有等时性”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推测与验证。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发现了与古人同样会发现的问题,想到与古人想的同样办法——让水位保持相同,水流就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了,最终设计制作了其中一种水钟。在“发现自然界现象——模拟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入科学史的教育。
3、活动中的学具要有严密的结构。
所谓结构严密指的是各个学具之间、学具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曾用过多种器材做为漏杯,效果都不佳,后选用实验室中原自然学具中的漏杯,进行加工,用相同的材料使得漏孔大小基本相同,尽量减少因器材所产生的误差。本课教学中我选用125毫升水有其原因,实验室里量杯里的刻度都是以25毫升递增的,只能选取125或150毫升水。而实际上,我所选用的漏杯刚好能装125毫升水,通过控制漏孔的大小,积聚100毫升水的时间刚好在100秒左右,这就使学生在推测积聚20、40、60毫升水的时间时,有了更直观、更简易的数据,使学生的思维能更清晰的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建构起新概念。
《老鼠和大象》是四年级鲁教版的第二单元音乐中的故事,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后,我有以下几处感受:
首先,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学生对歌曲内容演唱充满情感,打击乐器的演奏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自主编创,这说明教学效果明显,基本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其次,我认为课前准备比较充分,既背教材,又背学生,在课堂上能对本课时的内容进行深入钻研,同时经过去年一学年的学习交流,非常了解这批学生的学情,这样便为教学本课时内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我认为这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
第三,我们常说天气就像婴儿的脸“说变就变”,其实老师在孩子面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走上这三尺讲台我们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更是多面手的演员,什么都得会,还要能及时的表现出来。在备课过程中我细读品味角色特点,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将老鼠和大象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成功的感染到学生,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这也是本堂课的吸引孩子们的地方。
第四、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特点,采用了适当的教学方法:
(1)在导入环节我直接利用本课音乐中的故事,以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聆听音乐,巧妙地将本课歌曲直接展示出来。
(2)、通过模仿大象走路和老鼠的叫声,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节奏,没有感到节奏的单调。
(3)、打击乐的应用。让学生将模仿老鼠的声音直接应用到打击乐上,通过打击乐展示节奏,并在原有节奏的基础上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编创,这一点在课上做的还略有欠缺,只有个别同学体验到了自主编创的过程,如果在以后类似的课上我会尽可能的在设计课时给更多孩子留出这样的机会。
(4)、个性化休止符的揣摩,异化难点。本课在一开头就出现了弱起,在模仿环节我直接利用老鼠的形态特点讲解这一难点“人人喊打的老鼠每次在出洞前一定会先探头探脑的观察一番才会发出叫声”将休止符变成老鼠探头出来的化身,学生瞬间心领神会,经过这样的启发和多次练习后,轻而易举的将难关攻克!
当然,课堂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首先,教学环节进行的还不够紧凑;由于时间的关系,表演环节没能进行。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还略有欠缺,例如学生在演唱“啊”的旋律过程中一直保持着高昂激动的情绪,导致有部分同学到后半句开始喊唱甚至音准有差,后半句快结束时本应该让学生的声音在保持情绪的基础上慢慢放下来重新回归起点,而我却忽略了这一点,这也是本堂课较为遗憾的一点。再次,本节课是通过有趣的故事内容,欢快的旋律、鲜明的音乐形象潜移默化的达到感染人、教育人的目的,我也设计了德育的教育内容,但却是死板、生硬、单一的,仅仅是道出了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如果让我重上的话,我想从音乐中学习到的为人之道应再次还原到歌声中去,让孩子们再次在自己的歌声中感悟人生。最后,从设计上看,本节课只能算是循规蹈矩的完成了一堂较为扎实的常态课,缺少独特创新的地方,离优质课还有差距。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希望能通过平时的每堂常态课多积累、多思考,同时广泛浏览书籍、内化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开拓教学思路,为课堂教学做好积淀,让学生更喜欢上我的音乐课。
音乐课是一门“艺人为本”的教育,学生的参与度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想教师除此之外更要关注自己,只有自身能够驾驭课堂,才能更好的感染学生,才能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师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完善自我,才能更好的快乐育人!
《大象保姆》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大象芝加柏提是怎样帮主人做事、保护主人孩子的>故事,赞扬了大象对主人的中诚和恪尽职守的精神。
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学时,我注重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先 让学生初读课文,对课文全文内容的初略把握,初步感知全文大意。 通过读课文把故事的情节弄明白。接着 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体会,画出课文中自己感动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然后进行交流。
在交流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时,同学们的情绪高涨,情态激动。我顺势引导他们,为什么大象这么忠诚,你想对大象说些什么,来进一步深化主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头大象因为自己的耳朵与其他动物的耳朵不一样,以为自己的耳朵有毛病,就想尽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可却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烦恼。后来它也明白自己耳朵的作用,再也不把耳朵竖起来了。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整理,给学生有启示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解读文本,结合课程标准并结合二年级学生知识水平,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利用大象过河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复习生字,并进行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通过生生交先、师生交流,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引等学生抓重定句理准课文内容,让学生画出大象说的语,从而感知大象想法改变的过程;?也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本课数学中引等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句子的意思,从而明白文章要表达的思想。
《蹦床里的学问》是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教材由蹦床引入弹簧,认识弹力,弹性,并以引领学生探究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为重要活动,通过猜想、设计实验、合作探究、再次验证等过程,主动获取知识。
玩蹦床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运动,生活中的弹性和弹力现象很多,学生已经领略到弹簧的奇妙之处,但真正注意并进行探究的很少,对其弹性的特征不是太清楚,弹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也是不知所以然。基于此,就紧密结合学生实验,确定的教学目标。
1.对学习效果的评价。这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都动手进行了实验探究,在实验中认真观察、记录,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大胆作出了假设。教师还留给学生充分的实验时间,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动脑去想。学生利用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比较好的发挥。另外,还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观察、体验、讨论、合作学习、合作实验,认识了什么是弹力,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科学的能力。特别是有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能灵活设计实验,如圆珠笔里的弹簧和牙签、扣子组合成一件小玩具,这是学生思维高度活跃的表现。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在引导学生通过研究得到“用力越大,物体所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后,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这需要验证,需要以“一定的限度”为前提。对结论进行验证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科学态度问题,再次验证的观念不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是老师提出来的。今后还应加强对学生思维发展的训练。
3.几点体会。
(1)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中,要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每位学生都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学应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组织他们自己直接参与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等方法,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
(2)要尊重、顺应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从材料的准备、问题的提出、活动的开展及知识的拓展,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材料的准备就有我准备的,也有学生自带的气球、乒乓球、海绵等。探究活动中,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自主完成对弹力的认识。学生投入地进行了一次体验、猜想、验证,从中轻松获得科学知识,体验到探究带来的乐趣,更感受到科学的严谨性。
教学目标:
1、学习会认的10个生字,理解它们在词语中的意思。
2、引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增强关爱动物,和动物友好相处的意识。
3、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能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学难点:从文中体会大象的勇敢、忠实。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趣引入
1、谁知道大象能帮助人们做什么事?
2、大象很聪明,能帮人们干这么多的事情,课文里一头大象担负起了照看主人小孩的工作,这位保姆工作的怎么样?让我们走进这一家人的生活去看一看吧。
二、自学生字,初步感知:
1、读书,画出不认识的字及不理解的词语。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自己说一说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讨论,感悟理解:
1、理清课文层次
哪些内容是写大象保护主人娃娃的内容的?其余部分写的是什么?
2、出示自学提示:
(1)为什么作者先写把黑熊踏成肉饼,再写对主人忠心耿耿呢?
(2)大象是怎样保护主人娃娃的?都写了几幅场景,哪部分最使你感动?
3、默读课文,先自学再组内交流。
4、同学交流,读中感悟
第一部分:1、小组汇报自学提示第1题。2、教师小结:大象凶猛对敌、亲切对人。
第二部分:1、分组汇报自学提示第2题。2、帮助学生理出几个场景。
(1)观察课文插图画的内容和课文哪一部分是相对应的?能归图画拟个名字吗?
第二幅图画:猛撞大树,踩狗抛尸(读书上相应内容)
第三幅图画:舍身相救,感激不尽(读书上相应内容)
(2)课文中哪部分内容没有相应的插图,如果让你画一画,你怎么画,给它起个题目。
(3)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语句。
①把最感动你的内容读出来。说说让你感动的原因。
②指名读,进一步体会。
(4)在理出几个场景的基础上,讲一讲这个故事。
四、总结全文,归纳板书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大象具有什么品质?你有什么想法。
2、本文为我们描述了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头勇敢、忠诚的大象,让我们感到的确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动物朋友呢?(请一两个同学说一说)
五、想象一下大象后来会怎样?卡林夫妇看到眼前的场景会说些什么?
六、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花篮”。
2、小练笔: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人应该怎样对待动物?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七、板书设计:
8、大象保姆
猛撞大树 踩狗抛尸
奋勇搏斗 身负重伤
舍身相救 感激不尽
勇敢、忠诚
教学设计:
《大象和小蚊子》是一个打击乐的教学活动,其形象幼儿比较熟悉,并且可以在幼儿已知经验的基础上提升现实水平。整个的活动设计是由各种打击乐引出的故事情节,充分让幼儿感知打击乐与故事的融合,然后让幼儿亲身体验演奏的乐趣,大大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体验乐器演奏带来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和根据故事情节与乐器进行匹配。
3.引导幼儿了解乐器发出的声音,并乐意参与游戏。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大鼓.摇铃.盘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能根据股市情节与与乐器进行匹配,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2.难点: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并能控制自己的乐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师生问好
1.教师打击乐器发出声音,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刚才听到什么声音了?(鼓声.铃声)还有什么声音呢?(幼儿讨论)
2.教师出示乐器,进行演奏,幼儿熟悉乐器。
师:今天老师请这三样乐器宝宝来和小朋友作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大象和小蚊子》。
师:1.器宝宝来当大象和小蚊子,一起来听一听什么乐器声音像大象走路的声音?为什么?(幼儿讨论)
2.边摇摇铃边提问:摇铃像谁的声音?
(二)开始部分
1.教师边讲述故事边表演乐器,了解基本情节,初步感知游戏。
提问:(1). 大象是怎么走路的?(幼儿表演)教师用大鼓配合。
(2). 大象打起了瞌睡,谁来了?蚊子是怎么飞的?蚊子看见了什么?发展幼儿腿部力量,培养幼儿的竞技意识。
它们要干什么了?(我们去叮叮吧)它们怎么叮的?(教师用摇铃配合小蚊子飞的声音)
(3). 大象醒来了用尾巴赶蚊子,它是怎么赶的?(教师用盘子刷刷的声音表示赶蚊子的声音)(4). 大象生气了,一跺脚,咚!蚊子怎么了?(死了)2.教师指导幼儿用动作表演故事--师幼共同表演。
3.幼儿分角色用乐器表演故事,教师讲述幼儿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表现的真棒,小乐器累了,想回去休息了,我们把他们送回家--整理乐器
活动延伸
为幼儿提供更多不同的乐器和材料,让幼儿自己去探究还有哪些事物发出的声音像大象和小蚊子。
活动反思:
幼儿反应:
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在刚开始了解各种打击乐的时候,孩子们就表现的很认真,因为他们对声音有天生的敏感性,然后故事的演示更加激起了孩子的兴趣,想自己能试试。第一遍老师讲故事个别幼儿配乐演奏时,孩子们能够积极配合,慢慢进入角色。等第二次表演时有的幼儿已经能够自己边说故事情节边配乐,可以说孩子们都乐在其中,积极参入,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
不足和改进:
首先我们的打击乐都是自制的,所以在感官上不是很理想,而且数量较少,这是需要克服的问题。
在让个别幼儿表演之前应该先集体进行空手练习,等孩子们完全了解故事情节再演奏,为后面的集体演奏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