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品的教学反思范文

李盛

  因为课程改革,我们有幸提前进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摸索、反思、改进,我们深深地感到了付出的艰辛,感受到了收获的欣喜,更感受到了新课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下面就品德与社会谈谈在理论思考以及实践探索方面的初步认识。

  实施新课程,首先是一个教学理念上的创新。在教学中最突出的一点感受就是: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一改过去“事例”加“道理”的陈旧、滞后、说教式的旧貌,把教材仅仅作为一个范例、一个话题,引导师生回归沸腾的现实生活,回归富有特征的儿童生活,去感受、体验、提升,去实现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等在内的多维的、综合的'课程目标。课程要求“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课程呈现的主要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简而言之,就是用无痕的活动来代替有形的说教。之所以称为无痕的活动,是指这种回归生活的活动,可以极其自然地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感悟,并使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不同于过去那种外加的、灌输式的道德说教,而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说,达到一种“雪泥鸿爪细无痕”的境界。

  在三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的实验教学中,在设计与实施这种活动化教学的实践中领略到了无痕活动的妙处: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的第一课《规则在哪里》,设计活动带领学生玩他们最喜欢的“脑筋急转弯”的智力大比拼。在他们玩得特别尽兴的时候,老师作为裁判,故意偏袒女生,引起男生由稍微有些不满到情绪激动大叫“黑哨”直至最后罢赛。我随即“承认错误”,把“风向一转”,一味维护男生的利益,女生又是一片抗议声。此时,问怎么做受欢迎的裁判?学生纷纷献计:按规则来嘛!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活动中体验、了解到了规则。教师顺势引导:游戏有规则,规则还会在哪里呢?紧接下来的第三课《我们给自己定规则》的课堂教学则不断掀起高潮:根据平时对班级亟待解决的问题的观察,进行四人小组、班级的讨论交流后,再经过全班同学们用表决的方式逐条决定纳入《班级公约》与否,看哪些小组制定的规则被采纳的多,就依次评为《班级公约》的一号、二号、三号……的制定者,鼓励学生今后做《班级公约》的一号、二号,三号……的执行者。下课的音乐声响起,《班级公约》已经成文,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将自己制定的第一份规则呈献给班主任。他们收获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份成文的规则,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定规则,不经意地完成了一个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

  “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我个人认为,有秩序、有目标,有层次,有创意的、没有教育痕迹的活动最能吸引学生,也最能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多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