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教学反思范文1100字

王明刚

《花钟》教学反思范文1100字

  老师们,在我们看了《花钟》一课以后,相信老师们都会为教者精彩、实在的课堂呈现所打动,正是教师匠心独运的导学设计,为学生高效率地学习创造了可能。对于一些精彩的课,许多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带入自身的经验积累,大都会有这样的感叹:哎!这样的设计我怎么没有想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向有限的教学时间要质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就需要我们不能满足于对教材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和掌握。一位老师,对教材、对学生的了解越深入,越是能做出更为科学的设计。要引导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首先要深入地与文本展开“对话”。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相互之间是平等的,既要充分尊重文本,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又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

  《花钟》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不同的花卉开放的时间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讲植物学家利用花的这种特点制作了有趣的花钟。单独这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理解,针对不同的年段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但是,对于三年级上期这个特定的年龄段,根据课文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我们需要确定这篇课文在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应发挥的具体作用。根据教材的位置,结合课后的生字和练习,教者对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定位”——通过该课的学习,学生要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娇嫩”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其中,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样的意思”。

  确定了以上教学目标以后,李老师是怎样制定科学的导学方案,以促使目标的达成呢?我认为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有三点,教材内容的处理、训练点的设置和教学策略的运用和教学手段的选取。

  1、教材内容的处理。

  在《花钟》一文的教学中,我们看到,李老师将教学过程分为两个课时,我们看到的这一课是第一课时,教者主要引导学生学习了生词,课文学习的重点放到第一自然段,借文学词学句。从这一课时的整体上看,李老师设计了六大环节:(1)初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习生词,欣赏词句;(3)依托文本,理解运用;(4)品位词句,当堂积累;(5)修建花钟,引导探究。本来李老师在开初的设计中还有一些环节,比如背诵课文、介绍花钟等环节,后来根据实际情况做了适当的调整,这也叫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上述这些教学环节,既有前后关联,又有层次推进。这一课从对花钟字面意思的理解——“花钟是用花草做成的钟”,随之了解花钟是“把钟表的机械结构设置在地下,将花卉之美同钟表的工艺结合在一起”,继而进行扎实有序的感悟和训练,让学生参与实践,明白真正的花钟是“不需要指针”的,最后让学生带着探究的欲望走出课堂,一气呵成,让人感动的不只是花卉之美,而是感动于教者与文本、与学生的深入“对话”,感动于这样精巧的设计!

  2、训练点的设置。

  要让学生在语文素养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没有科学的“训练”是不行的。那么,何谓科学的训练呢?我的理解是,必须注意训练内容的难易和分量,体现训练的层次和角度,把握训练的节奏。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李老师有“三个结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将字词句的学习、理解、运用结合起来,使语言文字的训练扎实、有序。拿生字词的学习来说,一开始,让学生在文中划出生词认读,然后是在课文中读,接着在屏幕上出现生词,离开拼音读,随后让学生找一找在课文中哪些词语是用来描写花的,到后来看看课文中那些描写花色的词语等等。二是将字词的学习与特定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不是孤立地学习字词。我们看到,教师多次提醒学生到课文中去理解字词,这样就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满起来。第三是将积累运用与课文的学习结合起来。我认为,这样的处理足见教师对语言积累的重视,敢于在课堂上利用时间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并进行方法的引导,对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应该很有启发。同时,在积累的时候,老师注意了对生字书写的引导,老师说:“我想你们应该把这两个词抄在积累本上,要注意看清田字格中这个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学策略的运用和教学手段的选取。

  对于教学策略,上面其实已经谈到了一些。在第一课时,则采用让学生“感悟”、“体验”的方法去理解字词,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举例:比如“艳丽”、“淡雅”、“娇嫩”、“舒展”等词语的学习)后面安排了学文以后让学生动手制作花钟的活动。这个活动之所以好,就是因为活动不是形式上让学生“热闹起来”,而是以课文学习为基础的真正的语文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和巩固学到的知识,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让孩子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另外,熟悉课件制作的老师们都知道,这一课中使用的信息技术手段是比较简单的,而这些简单的手段直接指向语文学习。比如,屏幕出现花,让学生叫花名,随后在直观的形象感知中理解艳丽和淡雅的意思,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和内化语言。这样的例子本课教学中还有一些。

  有老师把教学设计提到课程策划的高度,我是赞成的。要使课堂发挥尽可能大的效益,必须做到精心的策划——而这都需要教师与教材,与学生展开深入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