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复习课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孙小飞

  浮力复习课的课后教学反思1

  浮力是初中阶段综合性最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密度、压强、力的平衡与合成等知识,可以说包括了整个力学部分,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很多同学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会计算浮力,但是对于各种变化的题型总有下不了手的感觉,综上所述,我设计了浮力复习这节课,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利用平衡力求解浮力,第二个利用反作用力来求解浮力,其中贯穿始终的是力的分析、力的平衡,用浮力对比于比较简单、学生掌握比较好的重力进行教学。

  第一部分:

  力的定义是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力的存在一定至少有两个物体存在。

  1、研究重力:产生原因;施力物体;大小计算公式;强调浮力也是一种力,要研究一种力研究的就是力的产生原因及三要素。对比重力研究浮力。

  2、浮力:产生原因;施力物体;大小计算公式;方向。

  第二部分:

  画力的示意图,为后面的力的平衡做铺垫。

  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示意图(理解浮力的方向),画船漂浮在长江和大海里手里示意图(为了引入力的平衡),学生训练画力的示意图,其中包括了密度计和潜水艇,为力的平衡及浮力大小分析做好铺垫。

  第三部分:力的平衡

  利用力的平衡知识列出平衡方程组,对比船、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浮力大小不变,可以利用力的平衡知识来求解浮力的大小,解决密度计原理及船在不同水域受到浮力不变的要点。利用潜水艇的浮力变化来巩固力的平衡解决浮力问题。

  小结:

  1、分析力学题先画出受力示意图(关键)

  2、根据力的平衡列出平衡方程

  3、浮力变化的因素有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从而解决浮力问题。

  第四部分:力的测量,利用重力和浮力测量的异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利用了力的平衡知识,测量浮力利用了力的平衡与合成知识。利用天平或台秤测量重力利用了反作用力知识,从而引入台秤或天平上测量浮力的方法,得出浮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液体的压力,等于台秤或天平增加的压力。

  第五部分:利用反作用力求解浮力。这是历年中考题中得分率最低的部分,也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先讲解固体在台秤或天平上称量时为什么压力等于重力,利用到了力的平衡和反作用力知识,那么在原来固体上再加上一个物体后台秤或天平变化的量等于物体重力,从而引入当在液体中加上一个漂浮物体时,增加的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也即等于物体所受浮力,为什么?让学生总结得出浮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液体的压力,等于规则容器底增加的液体压力,可以利用液体压力的求法来解决浮力大小问题。

  本节课时间比较紧张,内容较多,听课教师反映内容偏难学生难以接受,是有道理的。但是学生经过类比得出浮力等于压力后求解浮力变得简单,很有成就感,而且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了自己困惑很久的问题受到很大鼓舞,整节课每个同学都很投入。今天从学生的掌握情况来看,这节课不仅解决的浮力的问题,其实也解决很多学生受力分析过程中分析不严谨的问题,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浮力复习课的课后教学反思2

  本节课主要是对第一章浮力知识进行复习,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可以知道浮力的集中计算方法,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知道物体的沉浮条件,知道浮力的应用,会制作密度计。同时学生能够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也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本节复习课有条不紊的完成了本节的内容,对于本节课对自身来讲是有变化的,也存在一些优点。在课前展示学习目标,可以是学生有的放矢。在板书方面使用动态板书形成本节课的只是网络。对于整节课思路比较清晰,习题针对性比较强。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加以改进。虽然课前就明确了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但是在复习的内容并不能完全指向目标以及深浅难易的技巧把握还有待提高。同时在教学中忽视了方法指导,习题设置一方面是复习知识点,另一方面应该将不同的1、2题进行比较,比较这两道题的不同点,但是课堂中这两题完全没有联系,让两道题的价值得不到完全展现,也错失了指导学生解题的方法,如果能够将两题进行比较,那么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也会在这样的比较重逐渐形成知识的迁移,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透彻。

  浮力复习课的课后教学反思3

  反思《浮力》的教学过程以及各位同仁的评课意见,自认为这节课虽然比较成功,基本上按照课前的设计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教学效果也很明显,但不足之处也在所难免,在今后的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还真不少,简记如下:

  一是自认为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

  1、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整堂课的教学氛围很活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2、学生充分地动口、动脑、动手,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真正将课堂交给了学生,教师仅仅是一个引导者,并非课堂的“主宰”。

  3、教学设计合理,知识结构严谨,讲解清晰。

  4、教学过程中注重了课堂生成,善于根据课堂生成的问题即使灵活地调整教学,机智地解决一些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5、注重了学法指导,讲学习方法和物理研究方法贯穿于分分秒秒的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和学习方法。

  6、体现了“优化课堂,提高课效”的活动理念,课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教学效果也很明显。

  7、改变了传统的“复习,新课,练习”的教学模式,大胆改革和创新,运用了更新的“创境激趣,设疑引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深化,渗透方法——拓展延伸,迁移应用——反馈矫正,引向生活”教学模式,优化了课堂,提高了课效。

  8、运用了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关注了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做到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机结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巧妙运用。

  二、不足之处:

  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时,我让学生想办法使下沉的橡皮泥团浮起来,再比较过程前后的不变量和变化量,目的是想让学生找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多少有关。可是,由于泥团太小,很多同学再将它捏成碗状或船形时,又增加了橡皮泥,是实验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控制变量,只是后面大多数同学认为,橡皮泥下沉时排开的水多些,我又不得不去演示这一过程。

  2、在理解浮力的方向时,我仅从学生自己理解的“使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将物体托起来了,所以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没有进一步从平衡力的角度分析,使学生更准确的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三、再教设想

  根据上面提到的不足,下次再上这一内容时,我会事先提醒学生橡皮泥团应该稍大些,而且让它浮起来时,只能用原来的橡皮泥。而在分析浮力的方向时,直接从平衡力的角度进行分析。

  我相信,在各位同仁的热情帮助下,我的物理教学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的,我们学校的物理教学质量也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浮力复习课的课后教学反思4

  浮力复习课是对浮力整章内容的知识回顾、梳理和提升,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指导学生学习知识贮存和提取的方法。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并扎实巩固。整合所有要复习的内容,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教学流程是:知识回顾―框架建立―知识应用―例题精选―课堂练习―课后巩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

  浮力是知识综合性强的章节,许多的难度习题使学生陷入到困惑之中,也使我陷入浮力教学的困惑指之中,到底该怎样进行复习的教学,真希望有高手指导指导。我在浮力教学中,新课分为2节课,浮力的产生、称量法、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浮力的应用。习题课大概进行3节课,浮力知识才算基本上完?我有点困惑,到底需要这么多课吗?反思:

  1、重难点突出不强。例如浮力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阿基米德原理是本节重点也是难点。由两个实验现象直接得出并强调“浸”和“向上”。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是难点,先让学生从生活现象和“造船比赛”、让学生边做边猜想: “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最后通过课件展示,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2、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本节课巧妙的引入了新课,便借助于色彩艳丽的动画故事创设情境,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探究性。

  3、老师教法上过于束缚学生,局限了学生的思想。没有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教师在应有充分的准备学生猜测的“意外”,如:猜浮力与深度有关等。学生并没有从生活中或已有的经验出发,这样猜测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此时教师可加以引导。

  4.展示不够多,全员参与的程度不够。练习题的选取上还不是很到位,没有体现出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梯度。

  总体来说,本节课内容比较多,时间紧,学生练习时间较少,习题应选择一些起点低,难度小,利用本节所学公式一步计算的练习,来巩固加深理解。

  浮力复习课的课后教学反思5

  学生之所以感到解浮力部分的题很困难,原因就在于浮力题中综合了有关质量、密度、重力、合力、平衡力和压强等许多物理概念。所以,在复习这些知识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特别是力学重点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都了如指掌。我在上这堂课之前,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除了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物理知识尤其是浮力知识来测量物质的密度?尽可能多地写出你的实验方案。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

  一、案例背景:

  这是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的一节复习公开课。力学中的浮力部分是个难点,是中考中得分率最低的知识点,在这个知识点上通过“实验设计”开展创新教育,学生的能力是否能够达到?

  二、案例描述: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这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一)做好知识的准备

  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特别是力学重点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都了如指掌。

  (二)课前学生自主设计好实验方案

  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就要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选择性;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实践性,便于学生的操作和其他活动;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过程( ),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体系。在上这堂课之前,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除了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密度,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些物理知识尤其是浮力知识来测量物质的密度?尽可能多地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三)课堂实验过程设计

  由于学校的实验器材有限,课堂上进行限定器材的实验。共进行三组实验:

  (1)测密度大于水的石块的密度;

  (2)测密度小于水的蜡烛的密度;

  (3)测盐水的密度(利用已测出的石块的密度)。

  (四)课后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案,供全班学生讨论。教师讲评、鼓励和表扬

  三、本课的反思:

  公开课之后获得十余位听课教师的广泛好评。有的教师评论说:“没想到像7班学生在课上表现出来的素质如此之高,本校别的学科听课的教师感叹到:“没想到×××同学(学习差生)在科学课上表现得这么积极。如果我们课都上成这样,学生还会感到负担重吗?还会有学生厌学吗?”

  学生解浮力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在解题时,常常有学生惊呼:“这道题不是和我们做的实验一样吗?”“这道中考题不是和我们提的实验方案一样吗?”浮力计算题在学生眼中不再是那么抽象、呆板和枯燥,而是与自己设计或讨论过的实验方案紧密相连的,学习的物理知识可以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与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是紧密相连的。

  有的教师除了教学大纲要求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愿多做实验,认为耽误时间。创造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可以全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事实证明,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和动手做实验,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散思维、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下课后,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大胆地设想和设计方案。有的学生用弹簧秤测固体重力,再根据公式m=G/g算出固体的质量,用排液法测出固体体积,最后算出固体的密度。有的用弹簧秤测出物重G和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拉力,算出物体体积V,再根据G/g算出物体的质量计算密度。旁边的学生说:你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密度大于水的物质,若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怎么办?然后得意洋洋地拿出自己的实验方案。还有的学生提出了利用浮力知识测密度的方法。有几个学生每人设计了六七种方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激发和诱导了学生的创造性。事实说明我们原先对学生能力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还说明学生蕴藏着很大的潜能,而我们教师往往对其估计不足,因而束缚了自己教学改革的手脚,放慢了教学改革的步伐。

  利用浮力知识测物质密度的实验学生没有做过,教师也没有演示过,所以有相当的难度。如何让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在这堂课上也有所收获,就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策略。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并且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让学习好的学生主动与学习较差的学生结合在一起,使学习较差的学生也能设计出一两个实验方案,培养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心,使这些学生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教师要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学生的实验方案并非都是科学的、严密的,有的设计实属于“一窍不通”。我们应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保护学生的创造欲。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努力,然后再帮助他们找出不足或错误的地方,最后完成合格的实验方案。

  集体研讨,全面提升创造能力。在学生分组讨论、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适时地组织全班进行集体研讨,针对不同的设计、不同的方案,学生们各抒己见,在讨论和争论中,教师适时点出问题关键,帮助学生理顺思路,同时明确解题逻辑性和规范性,使学生能够掌握若干个用浮力知识测定固体、液体密度的方法,使全班学生都有所提高。

  通过对这堂反映良好的科学课的总结,说明只要我们用心去做,进行创新教育,不断探索教学改革之路,必能谱写教育改革的新篇章,必能开创教育改革的新局面。正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