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六篇)

刘莉莉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1

  今天,我和小朋友们共同学习了6、7的分与合。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2—5各数的分与合,学生对于学习2—5分与合的时候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因此我在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学习经验,自主探索。在教学的时候,出示气球的图片以后,在提出“用两只手拿6个汽球,可以怎样拿”的问题后,要求学生用学具代替摆一摆,并在操作的基础上交流不同的分法。在交流的时候,我一直试图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表达,由一种分法想到另一种分法。

  例如,当学生说出“一只手里拿着5个汽球,另一只手里拿着1个汽球”,并表示出“6可以分成5和1”时,我及时提问:“还能想到什么呢?”启发学生由6分成5和1推想出6分成1和5。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并根据填好的结果说一说,从而完整地掌握6的分与合。教学完6的分与合后,在学习7的分与合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并完成书本上的填空,然后再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了。

  本节课不足:在教学7的分与合时,我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填空,我在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做题的速度很快,做好了就无所事事,因此在那边乱说话,而一小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解决不出来,就不做了,在那边发呆。教师没有引导

  好。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更好的发挥好生的作用:培养好生不仅自己会学,还要帮助身边的同学,让每个同学在有限的时间里,都有所提高。以保证做到“事半功倍”。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2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旅游费用》一课,我在课前认真了解学生的学情,现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运用数学方法找出最经济、最优惠的购票方案,又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

  1、充分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新课程理念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数学教学必须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机会,通过好的情境去启迪他们的智慧,才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一种亲切感。本节课我从发现王国的录象片段引入,教学过程始终围绕到发现王国游玩买票的问题展开,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学习有用的数学。

  2、努力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促使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创造性思维。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种想法,每个学生的想法都是那么的振振有词。教师要做个好向导,引导学生深入进行细致全面的思考。这节课的问题大多来自学生自己,我在教学活动中全身心地关注学生活动的进展和情绪的变化,倾听他们的心声,作为伙伴与他们一起活动,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思考问题。注重提倡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体验,用自己的方法来发现、创造。当学生提出解决的方案时,都能给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各小组发表的方案,体现了策略的多样性,在一次次的肯定中,学生得到激励,进而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

  3、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的价值”。学生只有明白了数学来源生活,又服务于实际生活,才能深刻理解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探索过程中发现数学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从而学会分析、推理、列举等数学思考方法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3

  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一学期又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工作上对自己严格要求,认真学习新课标并按照课标要求认真备课和教学,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的和同事探讨教法研究教材,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这八周下来,锻炼了自己,也提高了能力。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在教学上能有更大的进步!

  一、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2、教学工作中,我立足于课堂,努力将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于每节课中。

  (1)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孩子的年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为此,本人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做、听、说、讲、练提出具体要求。课堂上,提倡动静相宜:动时,积极热烈,敢于动手操作、乐于参与实践活动,畅所欲言;静时,暝思苦想,勤于思考。作为教师,我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自尊,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

  就这样,课堂上我慢慢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我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三、精心设计作业,认真及时批改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五、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我有疑必问,积极主动的和同事探讨教法研究教材,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记,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活动,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有待加强:

  (1)进一步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

  (2)要不怕麻烦放手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4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是追求有效的课堂,课堂中有效的数学活动才能促使学生在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数学活动更有效更有价值呢?在执教五年级上册的《可能性》一课时,在组织有效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我就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有效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进行反思。

  一、有效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开篇不仅很快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本课一开始,我就结合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创设了“到游乐园玩一玩“的情境,很自然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并利用“帮助两个小朋友解决谁先荡秋千的矛盾”,这一生活中常见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对“可能性”的学习有了新的期待,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证明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二、准确把握教材,理解编写意图,紧紧抓住活动的目标,了解学生的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有效设计教学活动。

  本单元内容是对三年级上册《可能性》这部分知识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安排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紧密相联的,因为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本质上就是参与游戏的各方获胜的机会均等,用数学语言描述即是他们获胜的可能性相等。

  因此,我力求围绕等可能性这个知识的主轴,以学生熟悉的“抛硬币”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内容,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学会了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明白了为什么可以用1/2表示硬币正反面出现的可能性。通过游戏直观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逐步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并通过探究游戏的公平性,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三、注重学生亲身体验,组织有效数学探究活动,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力求做到“有序”、“有趣”、“有思”。

  活动的“有序”是指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行为,如认真聆听、合作交流等,尽量让课堂气氛活跃而不失控,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听、说、思的习惯。“有趣”是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每一个活动中都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兴趣。“有思”是核心,学生动手的同时还要求学生动脑,否则被动地动手仅仅是“操作工”,而不是真正的学习。有效的活动应该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感受学习的目的,切身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存在,又应用于生活。

  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等可能性于游戏的公平性之间的关系,我组织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并呈现科学家的实验数据,使学生明白进行的实验次数越多,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可能性就越接近,都是总数的1/2。从而使学生理解,随机抛掷一枚硬币时“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的可能性是相同的”所以用这种方法解决小朋友荡秋千的矛盾是公平的。很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体现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以及数学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接着,我又设计了转盘转转转的游戏,让学生熟练地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大小,进一步体会可能性相等游戏公平的含义。巩固练习时我设计了选骰子、抽扑克、幸运大抽奖等层层深入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体会等可能性的同时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使学生学以至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一个有效的活动,学生说的不多,但都能说到点子上,一个有效的活动,学生不仅能说清可能性相等游戏规则公平,可能性不相等游戏规则不公平而且能感受到概率的大小区间,理解并内化了知识,发展了学生思维。因此,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活动,常常会事半功倍。整堂课的活动组织都以“有序”、“有趣”、“有思”为设计思想,并得以较好的实施和体现。

  四、把握主导与主体的平衡,巧妙点拨,推动探究活动的有效进行。

  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彰显教师的主体性。新课程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并不排除教师的主体性。因为课堂教学同样也是教师的生活,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充满智慧、激情、潜能和创造力。教师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如何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上,体现在和学生的教学交往中怎样发挥引导的作用。每个活动前学生的思维进程都需要教师的引导,而不是任其天马行空,无用无效。所以说,一节课可以展示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艺术,而且展示的还是一位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风格。

  五、组织交流,增强学生思维的动力,数学活动探究有效延伸

  只有在有效的动力驱使下,在有效的建构中,我们的数学活动才是有效的,而只有有效的数学活动才有思维的深层次参与,也才有价值可言。因此我在结尾设计的课外拓展,使学生的视角从游戏过渡到了生活常见的天气预报,使学生对生活中的可能性充满了好奇,以便更好地到生活中去探索发现。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大课程观,大教学观的思想。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5

  商的近似值是在小数乘除法之后教学的,学生已经有了小数除法的基础,且已经掌握了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本节课旨在学生认识循环小数,并且会根据要求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上课伊始,出示例7中的图表,并根据要求列出算式40÷60。当我刚想提出要求时,发现有的学生已经做了起来。我并没有阻止,而是继续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算了一会后,发现有的学生抓耳挠腮,有的学生小声的嘀咕,还有的干脆停下了笔看同位的。知道学生遇到了困难,我故意问:“怎么都不算了,有结果了吗?”“没有,除不完。”“怎么可能呢?为什么除不完?”“老师,真的除不完,你看,总是余40,根本就除不完。”看来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时候了。“想知道为什么吗?打开书,看看你能从书上找到答案吗?”话音刚落,利索的孩子早已经打开了课本读了起来。一分钟过后,学生们都发现了问题,知道了这是循环小数。但对于循环小数的知识,书上只是提到了定义,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而学生想知道的并没有停留在表面,瞧,有的孩子有疑问了:“老师,循环小数书上没有说怎么写,该怎样写横式呢?竖式要除到什么时候?”提的好,看来好奇心已经很浓了。于是我让学生打开课本,读一读101页的“你知道吗”,从中获取他想得到的答案。

  在学生得到想要的答案后,我顺势引导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的方法。如:保留两位小数要除到第几位,保留三位小数要除到第几位等。有了前几节课的基础,再加上浓厚的兴趣,学生很快探索出解决的方法,并用30分钟的时间,高效率的完成了本课的任务。且在练习中也很少发现错误,让我高兴的同时也深深的意识到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多么重要。

  反思前几节课的教学,似乎除了灌输乘除法的法则外就是大量的练习,但效果并不是多好,补充习题中的错误层出不穷。想来,计算课本来就是枯燥乏味的,大量的练习只能徒增学生的厌倦感,如果只是纯粹的计算,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所以,在今后的计算课中,首先要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享受成功感的同时,主动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6

  《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要求我们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我想教师的作用必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二是要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三是要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四是要鼓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开展讨论;五是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

  对照《课标》的理念,我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作了一点尝试。

  一、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是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后学习的一个内容。如果我们对本课内容作一分析的话,会发现这两部分内容无论是在教材的呈现程序还是在思考方法上都有其相似之处。基于这一认识,在课的开始我作了如下的设计:

  “今天我们学习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

  学生已经学过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两部分内容有其相似之处,课始放手让学生自由猜测,学生通过对已有认知的检索,必定会催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从课的实施情况来看,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如何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面不是最小公因数?这一些问题在学生的思考与思维的碰撞中得到了较好的生成。无疑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课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二、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

  “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这一问题的包容性较大,不同的学生面对这一问题都能说出自己不同的猜测,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得到了较好的尊重,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思想。不同学生在思考这一问题时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在相互补充与想互启发中生成了本课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充分体会了合作的魅力,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课堂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可敬而不可亲。数学并不可怕,它其实滋生于原有的知识,植根于生活经验之中。这样的教学无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培养不就是教育最有意义而又最根本的内容吗?

  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通过学生的猜测,我把学生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

  (1)什么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怎样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3)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而不是最小公因数?

  (4)这一部分知识到底有什么作用?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学课本

  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在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中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想法。我想这大概就是《标准》中倡导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的应有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