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从具体形象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知识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四年级二班现有学生47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0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差生三个层次。优秀学生比较少,这部分学生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习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佳,这部分学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关心、督促不够,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成绩。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块。其中数与代数占的比例较大,有用字母表示数,乘法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也是我们本学期教学的重点。空间与图形内容包括角与三角形的知识。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是复式分段统计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是消费知多少、饮食与健康。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提出并解决用小数计算解答的问题,培养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和运算规律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能综合应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不断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3.教学重点、难点
(1)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概括、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2)在探索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3)在探索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学习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4)在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5)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提高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数学学科是一门要求严谨的学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关键时期,养成好习惯了则可以使人受益终身。学生完成作业时,指导他们,做到格式统一,把数字书写认真、整齐、大方、漂亮。
2、重视课堂小测。
我曾经尝试过运用课堂小测的方法,认真分析学生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以便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纠正,效果确实不错。本学期准备继续采用这种方法。
3、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但训练学生运用表达的能力,同时也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课堂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堂中的讨论机会,不断地锻炼学生去“说”,循序渐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进而有效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4、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5、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6、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
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7、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8、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纠正。
9、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11、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进度计划表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有人,学生思想品德较好,但基础不够扎实,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习惯较差,同时还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二、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有关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知识也是小学生应当掌握的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并且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了有关内容,例如有关混合运算,学生已经学习了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初步了解了小括号的作用。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重点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列出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运算定律则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对有关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加以概括和总结,并学习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和“小管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课时安排
一、四则运算(6课时)
二、位置与方向(4课时)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0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2.乘法运算定律......3课时左右
3.简便计算......4课时左右
营养午餐......1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4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左右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左右
3.生活中的小数......3课时左右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三角形(6课时)
1.三角形......4课时左右
2.图形的拼组......2课时左右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七、统计(4课时)
八、数学广角(4课时)
小管家......1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五、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对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心,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7.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一、指导思想
以区教研室和学校教导处教学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围绕教研组的科研课题,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学模式,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四年级,共有学生21人。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还比较好。对本班的学生,我认为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培养本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主要特点:
总体上看,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教材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既注意体现新理念,又注意继承传统数学教育的内涵,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目标
使学生: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
教学难点:位置与方向、各单元应用题解题思路。
六、工作措施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
3、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5、利用各种形式帮助中下生赶队,狠抓双基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6、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学习习惯和兴趣
四(1)班54人、四(2)班55人,总体说来,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进一步培养学生勤学习、爱动脑的好习惯。
(2)继续加强纪律教育。
(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受到爱祖国、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
(5)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作业干净整洁。
(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
2、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和必要的计算技能,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发现一些运算规律;联系数的已有知识认识整数间的一些关系和整数的一些特征;结合解决实践问题,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联系现实情境,经历观察、操作和探索相关图形的特征以及图形的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通过实例,初步形成容量大小的观念,了解容量的意义和计量单位。
(3)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达数据的方法,并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分析相应的统计结果;经历从具体问题的需要出发选择统计图的活动,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3、数学思考方面:
(1)在联系已有知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充分开展猜想、讨论、解释、交流等活动,发展推理能力。
(2)在观察、探究整数之间的一些关系和一些特征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能对现实生活的有关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运算规律和概括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抽象思维和符号感。
(4)在探索一些平面图形特征和对图形进行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5)经历把现实问题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合理地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数据作出分析和解释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6)在建立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发展数学规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开展观察、猜想、实验、类比、归纳等活动,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对结论作出合理的、有说服力的说明与解释。
4、解决问题方面:
(1)能从现实情境中提取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问题的结果,并进行解释和说明。
(2)能应用相关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解决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
(3)能用量杯或自制的量具测量一些液体的多少。
(4)能选择恰当长度的小棒搭三角形,能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能根据三角形的两个已知角求第三个角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或底角)求一个底角(或顶角)的度数。
(5)能判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能从生活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实例,能利用方格纸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6)能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到指定位置,能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能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说明所得的结论。
(8)能从生活中主动收集数据信息,能读懂有关媒体中的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设计简单统计活动,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应的数据。
(9)学会并具有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展主体意识。
5、情感与态度方面: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主动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内容,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里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与作用。
(3)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并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
(4)能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的体验;能与他人合作交流,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有质疑和反思的意识;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5)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知识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本册教材重、难点
重点: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认识。
四、教学措施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2、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内学知识,课外学技能,运用理论,使学生真正做到将知识的掌握灵活运用。
4、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5、精讲多练,熟能生巧。
五、教学进度与安排(略)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及发展性,让数学面向每一个聋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尽量多样化,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尽量多元化。让每一个聋生的数学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上学期学生数学上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高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与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活跃,积极开动脑筋,学生乐于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喜欢动手实验,对老师布置的思考题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学习习惯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培养得较理想。
三、本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
教学难点:三角形,位置与方向
四、方法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本学期数学教材中出现的概念、法则都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一定要让学生切实的学习好。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例如学习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一定要注意每一个例题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要让学生学会去找出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自己可以归纳出乘法法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水平。又如几何初步知识,让学生亲自测量和动手制作,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特征,总结方法,文字题和应用题除了要注重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外,要一步一步地,条理清晰的,让学生归纳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尤其是两步应用题中的中间数量关系。通过上面的这些基础知识的教学,切实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让学生弄清算理。针对学生的特殊需要,教材也为学生提供了便利,如用直观图形,虚线方框提出了一些易混淆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还要充分设计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教材中试商是难点,如何会试商且能很快地求出商。方法就是反复的练习,充分利用每一节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多的练习时间。
(2)重视学生独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学生有了学习一步应用题作为基础,本册教材是让学生学习两步应用题,关键是让学生找出隐含在题目中的“中间问题”,因此独立解题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接着锻炼学生找出“中间问题”,通过反复的练习,掌握解应用题的方法,学生就可以独立解题。
(3)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学生的语言能力
准备教具,通过直观增强感性认识。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所学的几何图形。通过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语言能力的培养,一定要简洁,精炼,表述要准确,坚持以口语为主,手势为辅,一定要帮助学生用简单,准确地语言描述解题步骤,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能力。
3、注重学生情感的渗透
注重上课的互动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自己探究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以及方法,算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精神,遇到难题要想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退却,要学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数学,从而达到学习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的基本理念。
五、教学时间安排
四则运算1——2周
位置与方向3——5周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6—9周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9——12周
三角形13—14周
小数加法和减法15—17周
统计18周
数学广角19周
总复习20周
一、指导思想:
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发展,激发学生对身心健康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动参与的活动意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人担任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所任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中等生多有偏科现象,学困生在学习上懒惰、怕动手动脑。学困生差因分析:学困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不加强巩固,对信息技术开始有些兴趣,以后兴趣越来越淡,不知任何知识要想学好都要付出辛勤与汗水。
三、教学目标
1、(四年级主要学习两个软件:Excel电子表格软件,要求学生了解Excel的功能与主要特点;掌握Excel的启动与退出;掌握工作表的建立;掌握在工作表中输入文字和数据;掌握工作表中数据的简单计算。Flash动画制作软件,它具有结构深入浅出,趣味性强等特点,着重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审美情趣,要求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关键专业词汇(如:场景、角色、脚本、元件等),并能做出简单精美的小动画。
2、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4、在本学期的教学中,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学困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
四、教学方法和措施:
1、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和Flash软件基础知识”等为学习重点,适当辅之以游戏、组织比赛等形式,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2、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3、注重辅差、培优、提中
4、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能举一反三。
5、尽量加大学生上机操作力度,做到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
6、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7、结合组织相应的课堂比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8、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进度安排:
1—2周:图片的浏览和编辑
3—4周:录制诗歌朗诵
5—6周:《西游故事人物记》演示文稿
7—8周:我的集邮册
9—10周:神秘的蜜蜂王国
11—12周:中华五岳
13—14周:安徒生童话
15—16周:中华民族风采
17—18周:刻录作品光盘
19—20周: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育计划为指导,结合四年级学生认知特点,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方法,大力开展课改,大力提高学生的成绩,培养他们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二班47人,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认真完成作业,上课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较好,但班级上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尖子生较尖,但比较少,后进生10人左右较差,其中两人属于待合格生。
二、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珍稀动物 -简易方程
1、方程的意义 2、等式的性质 3、解方程
第二单元 :水产养殖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1、平行四边形地认识和面积 2、三角形地面积计算 3、梯形地面积计算4、组合图形地面积计算.
综合应用-关注我们地活动空间
1、多边形面积计算 2、小数四则运算 3、统计与测量方法
第三单元: 团体操表演-因数与倍数
1、2、3、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偶数 2、质数合数 3、分解质因数.
第四单元 : 中国的热极-认识正负数
1、正负数地意义 2、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地量
3、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大小
第五单元 :校园课技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地意义 2、分数与除法地关系 3、真分数、假分数
4、分数地基本性质
第六单元 :空间与图形-对称平移和旋转
1、认识轴对称图形 2、认识图形地平移与旋转,会画平移旋转90度
3、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组合图形。
第七单元: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
1、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地意义 2、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地意义
3、找两个数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4、约分
5、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同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7、分数与小数互化。
综合应用-我能长多高
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2、小数四则运算
第八单元:获联合国人居奖地城市-统计
1、折线统计图 2、选择折线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第九单元:可能性
求简单事件发生地可能性地大小
数学与生活
1、简单地统筹法2、简单地优选法
回顾整理——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方程地意义,等式的性质,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数量关系,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能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景,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内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3、结合现实生活,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的量,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大校
4、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分数意义,理解分数与除非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能将假分数化成代分数和整数,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利用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
5、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会着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理解约分的意义,会约分,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会进行小数分数互化。
6、初步了解简单的统筹方法。
空间与图形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法探索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正确计算,了解简单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2、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根据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
统计与概率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折线和条形统计图。.
2、结合具体事例,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校
实践与综合运用
1、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 2、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四、采取的措施及达到的目标
1、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尽量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人。另外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2、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狠抓课堂教学常规,保证课堂教学有序、高效。教育学生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别人回答问题要认真倾听,等别人讲完话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4、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用机智幽默调节课堂气氛,用各种评价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务必要精讲精练,讲课要讲到点子上,围绕着知识点出不同类型的练习。对某一知识点的相关知识心里要有数。
六、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 9课时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10课时
第三单元 :因数与倍数 5课时.
第四单元 :认识正负数 2课时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8课时
第六单元 :对称平移和旋转 5课时
第七单元 :分数加减法 10课时
第八单元 :统计 4课时
第九单元:可能性 2课时
回顾整理——总复习 5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