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经》的教学设计

阿林

关于《诗经》的教学设计

  《诗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诗的内涵以及表现手法,因为它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都为唐朝诗歌高潮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通过诵读,掌握《诗经》这样的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3、通过有选择地诵读诗句,了解先秦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而今人──我们该从中获得对爱情怎样的理解。

  4、朗读成诵,获得积累。

  【教学重点】

  1、掌握必要的、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归纳人物形象。

  3、了解《诗经》的六义以及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中的运用。

  4、背诵这首诗,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思索自己即将迎来的或已经到来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归纳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谈谈对《诗经》的了解:

  学生可能回答:是第一部诗歌总集也叫诗三百(305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等。

  师及时引导:大家对《诗经》里关于爱情的诗句记得很清楚。其实《诗经》里关于爱情的诗歌特别多,因为,爱情生活从来都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先秦的人们把自己的生活咏叹成了歌谣。孔子赞叹《诗经》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极大影响的一首民歌──《氓》。

  二、认识《诗经》和《氓》

  《诗经》有风、雅、颂三个部分,也是三种体制。风,有十五国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我们现在还说采风即源于此,指的就是到民间搜集写作素材。雅分大雅、小雅,大雅用于诸侯朝会,小雅用于贵族宴享。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氓》选自卫风,这指的是它是卫地的民歌。

  三、明白《诗经》诵读的节拍

  让学生跟读,然后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二二拍。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四、解读课文

  1、第一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请同学们就着课下注释,将它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学生可能用字字对应的方式翻译出来,就让他翻译完,因为一来可能学生不知道意译在这里表达得更恰切,二来也许他们不好意思翻译得太有情感,不强求,也借此教习常见的文言字词。)

  教师示范:在这里用意译也许能更好地表达我们对诗歌的理解──记得那时,你一脸憨笑地向我走来,怀抱着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是来与我谈论婚事,这让我猝不及防,可我还真的喜欢上了你。送你一程又一程,直到涉过了滔滔的淇水,一直到了顿丘,我们是那样的依依不舍。但我不能立即嫁给你,婚姻毕竟是人生大事,你请个好媒人来把我的父母说动吧,不要失了礼仪。希望你不要再生气了,要不,秋天到了你就来迎娶我吧。

  评说:这一章写的是女子定情。可以概括为初次相逢──定情相送──约期相别。在这一章里,女子的纯洁、善良且温婉、体贴,她爱上男子憨厚、直率的品质,面对男子的怒气,她安慰他,不惜许下婚期,好让男子安心。而男子似乎不像女子所认为的那样蚩蚩憨厚老实,你看他有无良媒、失了礼仪的缺失,却还有理由发火(将子无怒),显得急躁、任性。但在对幸福有无限憧憬中的女子,已经散失了判断力,对他们的婚姻现在就可以猜想一二。

  2、第二章: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翻译:复关大约是男子的居住地。我常常爬上那破土墙,遥向复关凝望出神。复关远在那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好容易盼来了情郎从复关来,我有说有笑喜洋洋。这才深深体会到相思之苦,体会到你对我有多重要。我不能再矜持了,不能再等待了,既然你说你占的卜没有凶兆,那么,赶着你的车来接我吧,我带上嫁妆嫁给你。感情热烈、满怀幸福。

  评说:这一章写了两人成婚。其中还写到了恋爱中的一个小插曲──别后对男子的朝思暮想,每日痴痴地遥望复关,复关与她所住的地方隔着一条淇水,想必即使望见也只是模模糊糊的影子,但她已经十分满足既见复关,载笑载言。那儿是她的寄托所在,住在复关的那个人的身上维系着她那幸福的未来。就在既见和不见中女子的神态和心情跃然纸上。她爱得那样热烈而痴迷。最后这种想见而不得见的痛苦都化作了对男子的无限信任和对婚姻的急切盼望──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既然你占卜过了,那我们就结婚吧。

  这两章使用的艺术手法使赋──直陈其事,依照事情的发展,自然地书写这一对男女从初识到成婚的经过。

  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两章,读出比较恰当的语气和语调。

  3、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椹。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翻译:你看,那桑叶未落时,润泽有光缀满枝头。唉,斑鸠呀,千万不要贪恋桑椹的甜蜜而迷醉不省。唉,年轻的女子呀,千万不要贪饮爱情的美酒而耽溺于与男子的感情中。男子若是恋上了你,想丢开便丢开太容易,女子若是恋上男子,要想解脱却难挣脱。

  评析:这一段里,诗人流露出的感情沉痛且深情。先用比兴的手法以葱茏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以诱人的桑椹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谆谆告诫鸟儿不要贪食甜蜜的桑椹,因为那可怕的迷醉能导致鸟儿生命的终结。而爱情之于女子就好比桑椹之于小鸟,同是一种致命的诱惑。因为,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在男子占支配地位的社会里,男子即使感情上失意,也能在社会的其他角色中成就自己,而女子处于依附地位,在感情生活中寄托着自己全部的生命,假若遇人不淑,那么终生的幸福就会因此而断送。但是,甜美的爱情自然吸引人,爱情不是花,不会因为曾经的告诫而被抛开,如果逝去的青春能够重来,女子一样沉溺于爱情,之所以痛心地劝诫,实在是因为被伤害得太深。

  既然不是爱情的过错,那到底谁的过错?我们一起来看第四、五章。

  4、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第五章: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这两章写的是婚后生活以及婚变被弃的经过,因此,我们将他们合着解读。

  翻译: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流逝,桑叶转眼落下了,枯黄憔悴片片陨落。流年带走了我的青春,终至于体衰色减。自从嫁到你家来,多年穷苦受煎熬。浩浩荡荡的淇水打湿了车帘,郁积在心里的泪水也一下打湿了我的心。我反覆地想,作为妻子,我实在没有甚么差错,是你的行为前后不一致了,你的`感情没有定准,反复无常,一变再变。

  多年为妇,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贪黑不嫌苦,没有一天不这样。谁知,日子好过了些后,你却变得暴戾而残酷。兄弟不了解我,嘲笑我自作自受。我静下心来细细思量,只能自己伤心泪暗抛。

  评析:第四章用比兴的手法,写女主人公被弃回娘家的路上,经过淇水,往日熟悉的景色,爱情的见证──浩浩荡荡的淇水勾起了她对自己感情生活的回忆。当年送子涉淇的时候,陪送上了自己的真情,而今孑然一身再渡淇水,只是再也没有了那份钟情。心里有无限的委屈,却反复反省,实在想不出自己的错处,只能说声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接着,用赋的手法补叙了婚后生活的苦楚,多年的辛勤换来的却是丈夫日益狰狞的面目,暴字使人很容易想见男子的暴虐和女主人公越来越深重的苦难。雪上加霜的是兄弟不理解的嘲笑,更使她内心孤苦无依,只能自己替自己哀伤躬自悼矣。这一章,一连用了六个矣,读起来让人感觉凄苦哀怨又无可奈何。

  5、第六章: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翻译:你当时说过,要和我一起白头偕老,但现在,一想起这个誓言就让我怨恨。想那浩浩荡荡的淇水再宽总也有个岸,广阔连绵的沼泽再大也总有个边,小孩子的玩笑话,自然不能当真。只是不曾想,一个堂堂男子汉的海誓山盟却也能这样轻易地反悔。不,我不再想了,既然你违背了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

  这一章,有两个比喻:浩浩荡荡的淇水再宽总也有个岸,广阔连绵的沼泽再大也总有个边,言下之意,为什么我的苦难就没有一个尽头?为了摆脱这些痛苦,她下决心与那男子割断感情上的联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从此以后,不再希望他回心转意,算了,算了,不想了。她果真能不想了吗?口纵言已,心岂能忘?从她一贯的钟情上看,从她在被休弃回来的路上还不断地想起当年美好幸福的日子来看,她是不可能这么绝情,她一定总是不能忘怀。想忘记,却又总是想起,这首《氓》一定是她心里一遍又一遍唱响的心曲。

  五、进一步解读

  1、淇水:

  卫国的淇水,是青年男女游乐的地方。悠悠的淇水水波,秀丽的两岸风景,伴随着这些青年度过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时代。在这首诗中,淇水见证了女主人公的爱情来了又去了,在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时,淇水默默地流淌。在女主人公被弃回家时,淇水渐车帷裳,在丈夫遗弃,兄弟咥笑的冷漠世界里,只有淇水悲其所悲。从小伴随她长大的淇水成了她的知己,因此也兴起了她内心的感情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一条淇水,在诗中不停地出现,一则说明淇水给她的印象太深,承载着她许多的欢乐和悲伤的记忆;二则我们也可以料想,从今往后,她生活在淇水边上,想要忘记与氓的种种,怕是永不能够了。

  2、对氓的称呼:

  第一章里,先是称氓,不知哪儿来的一个野小子,说明女子对他毫无认识。接着称子,子是对男子的尊称,这时,女子已经把男子当作朋友了看待而尊重他了。

  第二章就称尔了,这是两人感情很好以后的亲昵的称呼。

  第三、四章而称之为士,视其为一般的路人,感情上已经淡漠了。

  最后两章连士也不称呼了,心里积攒的怨气使她连提也不想再提这个人了。

  这是女子沉浸在自我的叙述中,由于感情的变化,不自觉地选择、转换指称,从她对男子的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人感情的发展,很有意思,耐人寻味。

  3、氓和女子:

  导致这场婚姻的悲剧主要责任人是氓。

  我们不能说蚩蚩一脸憨笑是他的伪装,或别有用心、带着某种卑劣的目的。哪个少年不钟情,我们更愿意相信,氓也是带着美好的愿望与少女交往的。在集市上,一位天真纯洁的少女让他怦然心动是真实的,也许蚩蚩背后带着一丝的狡猾,但在这一场自由恋爱中,谁也不会一开始就把爱情当作一场阴谋。

  但氓的确一开始就表现出他的性格缺陷,他急躁、暴虐将子无怒,最后在对女子不满了以后施以暴行是可以预见的,只是天真的女子沉醉在甜美的爱情里,丧失了判断力。(从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里,我们可以想见这是一个相当有思考能力的女子。)而且他自私自利,在家境渐渐好起来的时候首先遗弃了在辛苦的劳作中渐渐容颜老去的妻子。

  女主人公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天真痴情、温婉顺从。从恋爱时的请求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到热切地盼望,顺从地听从氓的话──尔卜尔筮,体无咎言。接着马上讨好氓──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即使在埋怨氓的无情、背誓时,也不是怒气冲天,而是一连用了六个矣,表示深深的哀叹。

  因此,谁该为这场悲剧负责?他们的性格是这场悲剧的根源。

  六、朗诵诗歌:

  经过刚才的解读,带着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再一次诵读《氓》,读出语气、语调。

  七、布置作业

  1、背诵《氓》。

  2、选作一道:

  ⑴阅读与《氓》相类似的《邶风·谷风》。思考:为什么明媒正娶,一切符合礼仪的婚姻也不幸福呢?(社会风气、女子依附的地位使然)

  ⑵《诗经》中的许多书写爱情的诗歌与河流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一些这样的诗歌,以河边的爱情为题,写一篇小短文,字数在600字左右。

  (《蒹葭》、《关雎》等,情与水有一种本质上的呼应,河流那从容而恒常的流逝乃是时间的赋形,时间无情地离去似河流,人可以战胜一切却不能战胜时间,因而河流昭示着人们最关心也最恐惧的真理,对河流的惶恐定是人类代代相传的一种原始记忆:日常的生活中你可以逃遁于有意无意的麻木,而面对河流你却无法回避那痛苦的觉悟。面对河流你会想起你已经失去和必将失去的一切,想起在永恒的消逝中生命的短暂与渺小,会有一种无法安慰的绝望攫住你的心,你感到一种无限凄凉的脆弱与感伤。──也正是这个时候爱情产生了。在这种冰冷的空虚中你想抓住点甚么,你想靠住点什么,你的心渴望着慰藉。爱情是人类无望人生中唯一的救赎,也是人在无边的沉沦中本能的呼号。除了爱情人类还能依凭甚么呢?长生与飞升的痴想是一种幻影,人世间再大的功业也终会烟消云散。这时候爱情这种同样短暂的东西却获得了一种神秘的永恒的力量,人们就凭借这力量与残酷的世界抗衡。情人们在河边大声地喧哗,情人们的喧哗声就盖住了河流的咒语。人们面对河流就是面对命运,河边的爱情即是人类面对命运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