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冬至作文写事最新例文1
今天早上,我刚刚走下楼梯,就听见奶奶对妈妈说道:“要过冬至节了,得要吃糯米饭,今天一定要早点回家!”冬至节?我心里一阵纳闷,有这个节日吗?冬至只不过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呀,难道它也有个节?真是稀奇!这是怎么回事?我连忙问奶奶,奶奶回答说:“心宜啊,难道你不知道?冬至节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是从冬季到夏季的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要吃糯米饭,就是因为怕晚上肚子饿了,所以要多吃点,特别是像你这样的人!”“哦。原来是这样!”我若有所思,停!奶奶话中有话,竟然说我胖!我气极了,腮帮子鼓鼓的,满脸通红。
中午,爸爸问我:“你知不知道世上为什么有个冬至节?”我摇了摇头,接着,爸爸给我讲了个关于冬至节的传说: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老爸讲完后,停了一会,又接着说道:“可是,这毕竟还是一个传说,真正的冬至节由来是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哦,现在我总算明白了,原来在冬至吃糯米饭不是为了躲避灾祸,而是在这天里休息,祭拜祖宗。”又学到了一个知识,心里可真高兴。
晚上,妈妈如约早回家。奶奶在厨房中不停地忙碌着,烧了香喷喷、红白相间的糯米饭,便招呼我们来吃饭,虽然我还是对早上那件事耿耿于怀,但我还是在糯米饭中放了点糖,足足吃了两碗,吃的肚子滚溜溜的,因为吃饱了晚上才会做个好梦了哦!
这篇文章记叙了“我”和家人过冬至节的'经历,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语言幽默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人物描写生动,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是一篇佳作!
致冬至作文写事最新例文2
这几天冷得厉害,虽然是晴天,却没有一丝儿太阳的味道。妈妈把洗过的衣服刚一挂在院子里,就冻得硬梆梆的,下面还挂上几条晶莹的小冰柱;牡丹鹦鹉小水槽里的水也冻成了冰,急得它们两个围着水槽转来转去;妈妈让我把茉莉花和两盆草莓也搬进了有暖气的房间。妈妈告诉我,再过六天就是冬至了,冬至又称“交九”,代表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气就要开始的意思。妈妈还嘱咐我,在学校一定要加强体育锻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能让自己的身体具备“顺四时,适寒暑”的能力。
课间十分钟,我和同学们正在操场上快活的玩儿跳大绳的游戏,突然,几朵像蒲公英一样毛茸茸、亮闪闪的小雪花,从太阳公公的眼皮底下大摇大摆的飘了下来,“太阳雪,太阳雪!”伙伴们欢快的叫起来,太阳公公气的脸色惨白,像一个十足的冰太阳,我立刻止住了笑,我怕冰太阳顷刻之间“哗啦”一下碎裂开,从天上掉下来呢!
12月21日星期一 晴
披星戴月
明天就是冬至了,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可不是嘛!昨天下午,我参加完英语朗诵比赛,从阶梯教室里出来,才刚刚六点,天就黑乎乎的了,一个弯弯的月牙儿挂在清冷的夜空,笑眯眯的看着我,我走一步,它挪一点,一直把我送到了家。早上六点半,我准时起床,站在窗前,用手抹掉玻璃上那光怪陆离的冰花,隐隐约约的看见她还在响水湾那幢高楼上,翘首遥望她那在南回归线上徘徊的老朋友——太阳公公呢!
“吃过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妈妈说:“过了明天就好了,太阳就会渐渐的回来,春天也会渐渐的回来。”
12月22日星期二 晴
冬至的味道
今天是冬至,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我上学走的时候,妈妈就已经开始忙着洗韭菜、剁肉馅儿了,想象着饺子那香喷喷的味道,坐在教室里也忍不住想流口水呢!圆溜溜的太阳,也恢复了一些耀眼的金色,好像也害怕冻掉耳朵,来和我们抢饺子吃似的。
“哦!多么诱人的香气!”当饺子的第一缕香气偷偷的飘进教室,同学们就再也坐不住了,用灵巧的小鼻子东嗅嗅西嗅嗅,没完没了的小声嘀咕着:“饿死了,饿死了!”严厉的刘老师居然没有发火,还用最后十分钟给我们讲了医圣张仲景为了救济乡亲们制作“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原来人们在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呀!教室里顿时安静了许多,同学们被温暖笼罩着,仿佛嗅到了春天的气息。
我家的小屋里更是饺子香四溢,不一会儿我就狼吞虎咽的吃了一大碗。吃完了饭,还不忘了给爸爸打个电话,爸爸说他在信阳出差,明天回来再吃,我吃吃的笑着说:“爸爸,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哦!”爸爸听了,也哈哈的笑起来,夸我过了个冬至又长知识了呢!
致冬至作文写事最新例文3
今天是冬至,也是星期天。无霾晴冷,做完作业后,我无趣的不时来回在房间里跺着双脚取暖。奶奶说我们今天吃饺子,因为是星期天不用上学,我可以尝试下自己包饺子,我听了可兴奋了。
母亲买菜回来,边择菜边对我说:“张一,你有没有听说这样一句俗语呀?”我急忙凑上前问道:“是什么俗语呀?”母亲笑着说:“冬至饺子,夏至面。”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看来冬至这天吃饺子是一个老传统了。
呵,这不,我要和奶奶一起去和面了。奶奶教我在面盆里放上面粉,倒上水把面和成团。可能是我力气小的原因老是揉不到一起,奶奶看着我急得手忙脚乱的狼狈样儿,笑着拉过面盆帮我收拾残局,面团在奶奶的手中三下五除二就光溜溜的成团了。奶奶说:“好了,让它醒一会。”该拌饺子馅了,只见母亲先把韭菜、大葱、生姜等洗净一起切碎,再拌上绞好的肉馅,最后放上些调料、盐和麻油。我赶忙跑过去放到鼻子边嗅了嗅:啊,真香呀!接下来就是擀面皮了,由奶奶负责面皮的工作,母亲和我负责包饺子。我用小勺挖上馅放到面皮上,在母亲的指导下,沿边一点一点的把饺子捏在一起,一个饺子就包好了,样子虽然不好看,但我想,只要多包几个就会熟能生巧的。我和奶奶母亲三个人分工合作,很快饺子就包完了。该下饺子了,奶奶在锅里添上了水,等着水烧开。奶奶说;“饺子下锅的时候,一定要慢哦,要不然一不留神就会被开水烫伤的,下到锅里的饺子,要用勺子轻轻的从锅底托起,以免粘到锅底,等开锅后倒上三次凉水,再开锅后,饺子就可以出锅了。”我一边答应着一边端起包好的饺子,掀开锅盖,小心翼翼的把一个个小饺子放进锅里,水开了小饺子们像小精灵一样,一个个调皮的浮出水面,我照着奶奶的方法向锅里依次放了三次水后,饺子煮熟终于可以出锅了。盛在盘子里的饺子,个个晶莹剔透、香气扑鼻。光是看看就非常诱人,吃到嘴里一定更香吧?我迫不及待的夹起一个咬了一口,啊,太好吃了。母亲端着一个调料小碗走过来说:“小馋猫,别急嘛,还可以加上这个哦,是蒜泥和醋、酱油混合成的作料,蘸着吃味道会更好呢!”。我夹起一个饺子放到调料碗里蘸了蘸,放到嘴里嚼了一下,果然是美味呀!
奶奶还说:冬至天里吃了饺子,这个冬天就不会被冻掉耳朵了。我听了开心的笑了。这话母亲说过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的。其实我心里更在意的是这次包饺子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许多快乐,也感受到了大人们做饭的辛苦。
致冬至作文写事最新例文4
母亲抱着我,在冬至的阳光下走。我的头靠在她的额头上,在衣物的重重包围之下,只露出一张小脸,呆呆的看着路边慢慢向后退去的枯木。
我听得到吹过的风,也听得到不远处传来的隐约的啼鸣。路上的尘土飞扬,落叶款款飘落阳光发出惨白的色彩,我能听到母亲的呼吸,能感受到她额头的冰凉,但是我的小身躯在她有力的拥抱中,悬在半空中,徐徐的走。那灼目的灿烂阳光,汇聚成一片金黄及苍白。我看到路边树上爬行的蚂蚁,也看得到远方天空的一朵洁白的云。那云,在跟随着我们。
我被衣物厚厚的包裹起来,我感觉不到冷,只感到近乎闷热的温暖。母亲的手不时拍过来,似乎想哄我睡去。但是,我分明的精神起来,想扭转头来,看看前面的风景,但我的头刚想动,随即被母亲的右手扭转过来,说:别动,有风,冷。妈妈给你买肉肉,包饺子吃啊!然后她伸出一只手来,把笼罩我的那一个围巾重新摁了一下,确保没有风跑进我的脖子中。
阳光苍白呵,我们就在那阳光下走,像走进阳光中,走进温暖的年关里。那条路上没有一个人,只有风和路旁隐隐的麦田。我只在那一个包裹着的襁褓中,被母亲抱着,行走在那样一个平静的午后。
20_年冬至,在他乡,同样的阳光惨白的午后,我一个人走在车水马龙的路上,与一位孩子的目光偶遇,他在母亲的怀里,被包裹的只露出一张脸,那个孩子面无表情,呆呆的看着我--好像我只是他眼中看到的一棵树而已,之后,他们与我擦肩而过……
我站在阳光里,看着那位母亲的背影消失在枯树林立的`街道上,觉得这风景是那么的似曾相识。忽然觉得自己像一位走失了的孩子,城市之大,敞开多少门窗,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吃饺子的家,我转过头来,边走边安慰自己说:没饺子的冬至,也挺好的吧?
致冬至作文写事最新例文5
冬至那一天,一大早我便吆喝妈妈早点起来和我一起包饺子,因为小时侯,妈妈常常对我说∶“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的。”
小时侯总会在妈妈的怀里哭呀,害怕耳朵会冻掉。(因为我不爱吃饺子。)现在一想起就会发笑,我当时是多么幼稚。妈妈买来饺馅,我们全家总动员,开始包起来,告诉你我可不是第一次包饺子了,已有一年的历史了。我托着饺子皮,惬意的往饺皮里放了一大块饺子馅,用手轻轻地捏了捏饺皮边,呵,第一个饺子包好了,我把自己的得意之做拿给了妈妈,妈妈只是微微一笑,我转开了话题,和妈妈爸爸亲昵地交谈着……过了一会,饺子熟了,看着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拉着妈妈的衣服撒娇地说∶“妈妈你给我讲冬至为什么吃饺子。”妈妈说:“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我听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呀,以后要多吃饺子以免耳朵冻掉,不一会儿饺子就吃完了,但妈妈跟我说的话我永远不会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