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外贸平台的建设
外贸平台的建设涉及以下领域:
1、去行政机关进行注册、登记。包括工商、税务、外经贸局、海关、外汇管理局、商检局完成相关手续的办理;整个流程办理结束大概2个月时间,经验丰富的1周就可以了。
2、外贸部门的组建。外贸部门作为一个团队,由于分工不同,一般由业务员,财会(负责核销、退税)、单证员,质检员组成。人员的数量依据业务量而定;在公司创业初期,由于业务量不大,可以一人多职,如业务员可以负责单证的处理。
3、货运代理,快递公司的选择、确定。从实际操作看,目前大多数外贸公司的相关业务都是委托中介公司来完成的,如货物的进出口报关,商品法定检验及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可以省时省事。但选择合适的中介公司对外贸公司非常重要;好的中介公司可以促进外贸业务的发展。选择中介公司基本要求应该是业务熟练,专业知识强,服务效率高,收费合理。由于外贸公司的日常邮件多,费用较大,选择合适的国际快递公司可以有效节约费用。通过对全球主要快递公司的考察,UPS收费相对便宜(可以打折到73%),时间上也比较快,一般在2-3个工作日可以到达全球各地。唯一的缺点是货物的重量由UPS在事后帐单中告之。
4、公司形象的建立,如网站,产品规格、样品陈列等。公司形象是开拓外贸业务时公司的“名片”,外商往往是通过企业形象来逐渐了解其未来合作伙伴的。一个有实力,让外商感觉可信赖的公司,不仅可以加快合作的进程,而且也有利于将来业务量的不断拓展。如何建设公司外贸形象,可以由委托专业的网络公司、广告公司按照客户的旨意进行设计、策划,当然公司外贸形象的建设,也是逐步发展,不断完善的,不可能一步到位。
5、参加外贸行业协会,成为会员。上海市外贸行业协会现有会员在5000家企业左右(包括浦东新区外贸协会),外贸协会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提供市场最新动态,邀请相关主管部门,如海关、税务、商检、外汇局主管领导为企业进行培训、讲座,内容涉及国家最新外贸政策变化以及进出口操作实际注意事项等。由于外贸协会和政府的关系密切,在企业遭受困难,由协会出面,有利于困难顺利解决;另外,随着国际贸易争端纷起,反倾销案件的增多,在外贸协会的组织下的积极应诉,据统计获胜的案件很多。
第二节:外贸主营产品、发展方向的确定
外贸主营产品的确定,是每个企业在市场经济下能否生存和做强的关键。从市场看,塑料是目前公认的阳光产业,越来越多的地方和行业要使用塑料制品。特别是塑料PVC、PP、PET、PS、PE片材、板材,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包装、印刷、建筑等领域,而且还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产品,市场前期广阔。
由于我国的劳动力价格及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使国内生产的塑料片材、板材价格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以目前全球树脂应用最广的聚丙烯(POLYPROPYLENE)为例,目前韩国料上海到岸价在每吨1100美元,如果能够和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厂家合作,采用进料加工,做保税手册,产品外销,成本费控制在300美元每吨以内,利润控制在5%的话,以每公斤1.47美元上海港离岸报价,产
品在国际市场上,很具有竞争力。
由于全球市场一体化的愈加密切和生产商自营出口量的增多的内外压迫,外贸公司的利润空间越来越有限。近年来对来自中国低成本、劳动密集性产业的商品,如纺织产品、鞋类的国外反倾销案件较过去大幅提高。通过反倾销诉讼的该国生产商将成为该地区该类产品的垄断经营者。我外贸公司生存范围受到蚕食。
从外贸发展的长远看,培养自己高附加值产品,提供竞争性的价格将是外贸公司能够在市场做强的'主要途径。当外贸公司该产品的年出口额达到一定规模以上,可以考虑逐步参股、控股或投资设立生产线,采用进料加工方式外销;而且随着市场份额扩大,和原料供应商在信用融资、付款期限、产品价格、服务上,将得到比一般采购商更多的优惠与便利,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第三节:国际市场开拓的前期投入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国内外专业、综合性展会。费用包括摊位费、布展费、参展人员交通、食宿费等。目前全国综合性进出口商品展销会,集中在每年春季在上海举行的华交会,春季和秋季的广交会。由于参展企业数量众多,一般需要提前预定,才能有位置较好摊位。
2、打样费用。打样的数量相对不大,但是打样样品的质量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后续大的定单。由于打样不是大批量生产,往往产生原料的大量浪费,使得打样成本增加;如果客户要求打样的定单较多,累计费用也是一笔大的投入。对此,我们可以向客户预先收取打样费;待将来正式下定单后,我们可以视情况扣除该笔打样费用,这样对双方都有利。
3、寄样费用。包括国内和国际部分,一般国内费用较低,也较少。本市国内快递业务的公司也较多,如EMS、申通、中通等,长三角地区次日都能够送到。国际快递费用约占三分之二的比重,对外贸业务量大的公司,快递费用是一块比较大的支出。但是对于一些新客户,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到付的方法。这样做的好处可以考察对方是否真正有诚意。因为真正的采购商一般不会在意支付快递费用的。
4、必要的差旅、公关费用。由于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大多数外贸产品在该区域一般都能够找到合适的生产厂家;而且该地区道路交通十分发达,出行十分方便,一般可以当天返回。当然,随着业务的发展,差旅、公关费用会响应增加。
第四节:国际市场开拓的主要途径
1、国际市场开拓的主要途径
①、参加会展。这是开拓国际市场最主要,也是收效最好的途径。分专一和综合性会展。积极参加全球有影响的专一性会展,虽然综合费用大些,但只要产品质量高、价格具有竞争性,回报率也较高。
国际市场的开拓,是一个企业的实力的体现。国内比较有影响的生产型或贸易性企业,都积极、连续性的参加有影响的国际会展,以抢占市场份额。当然,参展会展,必须精心准备,包括赠送给客户的样品、公司的产品介绍资料、人员的素质,都要高标准、严要求。
②、政府组团。参加国外区域性会展。为了发展对外贸易,各级政府每年都有组团当地企业出国参展的机会,由于是政府性质的,在组织安排上,企业可以省去大量的时间、精力,专心致志准备展销事宜。另外,参展企业有机会接触参展地当地大的企业,成交机会也相对较大。
③、网络推广。通过建立公司网站、关键词搜索、B2B注册会员也可以联系到大量采购商,但由于网络存在虚拟性,需要对大量的采购信息进行筛选,确定真实的采购商。
④、客户的介绍。贸易公司的优势在于产品的多样性,只要不是国家禁止的都可以做。老客户可以介绍新客户,也可以介绍新产品,有利于经营产品的多样化。
2、用政府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对于年出口额在15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进行国际市场开拓都可以获得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上海地区的支持规模在6000万元左右,资助对象包括国际参展的摊位费、交通费、反倾销应诉、国际认证、公司对外宣传的英文网站、公司产品资料的设计、印刷等。每年的3-4月份由各企业计划上报,相关部门在审核后,按照一定比例分配,支持企业进行市场开拓。
第五节:总结
国际市场的开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公司实力,产品竞争力,人的能力,公司为开拓国际市场所愿意投入的费用及公司领导层的开明度等;并且全球市场一体化、人民币升值及国际贸易争端等都将会给我国的出口贸易带来不利影响。但外贸公司只要找准自己产品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人的元素,不断开拓,不断积累。相信一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使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
前 言
中商咨询编制的商业计划书可作为项目运作主体的沟通工具,会着力体现企业(项目)的核心价值与竞争优势,有效吸引风险投资者及商业伙伴,促成项目融资。同时,中商咨询编制的商业计划书内容涉及企业(项目)运营的方方面面,能为企业(项目)实施提供建议参考。
中商产业研究院每年完成项目数量达数百个,在养老产业、商业地产、产业地产、产业园区、互联网、电子商务、民营银行、民营医院、农业、养殖业、生态旅游、酒店、机械电子等行业积累了丰富的项目案例,可对同行业项目提供具有参考性、建设性意见,帮助客户对项目进行梳理和判断。
【出版日期】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 订制
第一部分 摘要
一、项目背景
二、项目简介
三、项目竞争优势
四、融资与财务说明
第二部分 国际贸易行业与市场分析
一、市场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分析
(二)经济环境分析
二、国际贸易行业市场分析
三、国际贸易市场预测分析
四、市场分析小结
第三部分 公司介绍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业务介绍
三、组织架构
四、主要管理团队
第四部分 产品与技术
一、主要产品介绍
(一)主要产品
(二)产品性能
(三)产品的竞争优势
二、产品制造
(一)产品生产制造方式
(二)生产工艺流程
(三)质量控制
(四)售后服务
(五)生产成本控制
三、技术与研发
(一)关键技术介绍
(二)技术亮点
(三)现有的和正在申请的知识权
(四)研发团队
(五)持续创新安排
第五部分 营销规划
一、营销战略
二、营销措施
第六部分 项目发展规划
一、发展战略
二、阶段发展规划
三、实现经营目标采取的具体策略
(一)营销网络计划
(二)人才培养和引进策略
(三)服务提升计划
第七部分 融资说明
一、资金需求
二、资金使用规划及进度
三、资金筹集方式
四、投资者权利
五、投资退出方式
六、项目估值
(一)评估技术说明
(二)收益现值法简介
(三)评估假设与模型
(四)评估值的计算
第八部分 财务分析与预测
一、财务评价依据
二、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三、有关说明
四、经营收入预测
五、成本费用估算
六、盈利能力分析
(一)项目损益和利润分配表
(二)项目现金流量预测表
(三)项目财务评价指标计算
七、财务评价结论
第九部分 风险分析
一、风险因素
(一)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二)技术更新于产品开发风险
(三)技术失密风险
(四)管理风险
(五)财务风险
二、应对措施
(一)应对行业竞争风险
(二)应对技术更新风险
(三)应对技术失密风险
(四)应对管理风险
(五)应对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