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为配料放菜的姜,多选用新姜,一般要切成丝、片、米等状。如姜丝炒肉要选用新姜与青红辣椒丝和肉丝同炒。其味香辣鲜嫩可口,独具一格。
2、在炖、焖、煨、烧、煮等烹调中,姜作为调味品,具有去腥膻气味的作用,一般选用加工成块或片状的老姜。主要是取其味,菜烧好后弃去。姜块要用刀面拍松,便于姜味外溢,浸入菜中。如清炖甲鱼,加入姜片,可使甲鱼肉酥烂香鲜,汤清味醇。
3、姜片也可用于菜肴加热前,起浸渍调味作用。如油淋鸡、炸猪排必须在加热前用姜片浸渍,以消除异味,增加美味。
4、把姜切成米粒状,则称姜米。姜米入菜或做调料,具有起香增鲜的功效。如吃螃蟹、松花蛋的调料中,就要加入姜米。姜米更多的则是经油煸炒后与主菜同烹,如炒蟹粉,姜米先煸炒,待香味四溢时,再加入主料同炒。姜米一般用于烧、熘、爆、炒、烹等烹调方法的菜肴中。
5、水产、肉类、蛋类腥膻味较浓,既要去腥增香,又不便与姜同烹,如鱼丸、虾球、肉丸、鸡茸等等,就需要用姜汁来烹调。一般是先把姜洗净,用刀拍松,用清水泡后即成姜汁。姜属于姜科植物,含有挥发性气味物质,并且有浓烈的辛辣气味。这类呈辣味的物质溶于油脂中,为菜肴提供了着香、附香、抑异味、赋予辣味的作用,并由此产生增加菜肴风味和增进食欲的效果。姜中呈辛辣气味的主要成分是丙烯硫醚、丙基丙烯基二硫化物、二丙烯二硫化物等。但是这些香辛味主体成分是在酶或高温下,将姜氨酸氧化分解后才产生的。因此在炝锅时,锅内下入的底油,油温应在30℃至50℃时,再下入经加工处理的姜,其香气成分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炝锅时酶促作用加快,使香气充分溢出而溶于油脂中,因而使油脂具有强烈的香辛气味,对菜肴起到了解除异味、增鲜提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