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收后作为二次摆盘。皇帝每顿饭的菜色和菜数达到惊人的100多道,而且是用膳时必须随传随到的。因为时间关系,宫里的太监需要先做好所有的菜,然后放在炉子上煨着,以备不时之需。这样既能节约做菜的人手,又能应付皇帝的随叫随到,一举两得。
2、既然是100多道菜,那么皇帝肯定不会“临幸”每一道菜,特别是放置地方离自己比较远的菜,皇帝大多吃的,还是摆在自己面前的几道。这样一来,很多菜便被剩余下来。可以放置时间比较久,而又不被皇帝“临幸”的菜,便成了皇帝每餐菜的摆设,即每餐都会露面,但不会被光顾,直到坏掉。那些不被吃进皇帝肚子有保质期比较久的剩菜,会反复出现在皇帝的餐桌上,这,成为它们的一个“归宿”。
3、赏赐给妃嫔、皇子公主及大臣们。皇帝一人享用美味佳肴,屋子里却站了一群伺候自己吃饭的下人,不免有些没意思的感觉,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时,皇帝也会邀请大臣一起共进午餐,以示皇恩浩荡。
4、皇帝一时兴起还可能把菜赏赐给后宫的妃嫔、皇子,这菜甚是好吃必须送点给爱妃尝尝。要知道在古代被皇帝赐菜,可是一种莫大的荣耀,表示皇帝非常看重你呢。
5、被宫人流入民间拿到民间贩卖。民间贩卖皇帝的剩菜算是这些剩菜最大的流向了。每天早上都有收菜的贩子等在东华门处,和宫内的太监接头,将剩菜收走,然后流向京城的各大酒楼,这些剩菜经过稍微加工,再加以御厨的名号,便成为酒楼的金字招牌,京城的达官贵人趋之若鹜。皇帝的剩菜中,还有些卖相并不好看的“残次品”被加工在粥米之中,论碗卖,价格又亲民,因此也广受追捧。
6、皇帝的剩菜流入民间酒楼,成为宫外的时尚菜肴,也是皇帝剩菜的主要去处。古代皇帝的菜肴丰富多彩,也剩余众多,但纵观以上三个剩菜的流向。都可谓物尽其用,特别是最后一个流向,不仅是皇帝剩菜的主要解决方案,还成就了宫廷太监的一条财路,也算好事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