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将如约想见首次引入父母角色

马振华

《开学第一课》将如约想见首次引入父母角色

  记者26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品牌节目《开学第一课》今年仍将于9月1日晚八点在央视一套与全国中小学生如约相见。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介绍,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意在引导父母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孩子的好榜样。节目分为“孝”、“礼”、“爱”3个篇章,以“强”作为尾声,邀请了“童话大王”郑渊洁、青年歌手容祖儿、“摇滚爸爸”秦勇与儿子大珍珠以及来自震后灾区藏族武艺班的孩子们作为主讲嘉宾展示“家风”的力量。

  据悉,《开学第一课》已经陪伴全国中小学生走过了6个新学年。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节目首次将“父母”角色引入了孩子们的开学课堂,希望让孩子和父母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将“父母教会我”的优良“家风”传承下去。

  还有几天左右就要开学了,每到这时候,很多孩子就开始表现得不淡定起来,“开学恐惧症”的问题再次被提到热点讨论中来。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教授贾竑晓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只有因为开学恐惧严重影响到了个人生活才是“开学恐惧症”,很多人的表现恐惧都算不上,只是有点“畏惧”。

  暑期余额已不足一周网友热议“开学恐惧症”

  马上就要开学了,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在家玩得心野了,有点收不住。放暑假后,许多孩子会过起和学校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晚睡晚起,生活悠闲,玩手机、电脑,把学习任务抛到脑后。很多孩子表示不想开学也没做好开学准备。这其中有的还闹起了情绪,出现情绪低落、心烦意乱、无缘无故发脾气等症状。

  在微博上,网友把这种“不情愿”宣泄出来,“开学恐惧症”、“暑期余额不足”都是网友热衷讨论的话题。有网友这样描述开学,“我和‘暑期’之间出现了第三者,它叫做‘开学’。”

  几乎每到开学,“开学恐惧症”的话题就会成为热点,孩子恐惧上学真的这么严重了吗,该怎么解决呢?

  专家:恐惧多为“畏惧” 大部分恐惧症还算不上

  在对开学恐惧症相关问题采访贾竑晓时,贾竑晓表示,这其实是一个被误导了的话题。一般恐惧症指的是因为恐惧严重影响到个人生活,且恐惧程度非常严重才能称做“症”,开学恐惧症的孩子一般都是孩子本身就存在抑郁症、焦虑症或者社交恐惧症等。而我们看到大部分的孩子,只是因为开学即将到来有了一些抱怨或者不适应,很多都算不上恐惧所描述的无所适从的强烈状态,只能称作“畏惧”,即害怕或不敢面对。

  专家介绍,担心无法完成暑假作业,怕老师、家长批评是孩子恐惧上学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人际交往不适应、对新学期学习缺乏心理准备、害怕课程任务太多太难以及失去自由等因素,都容易引发孩子对开学的焦虑和恐惧。

  贾竑晓指出,如果真的出现恐惧症的症状,就需要去心理专科门诊接受治疗,是一个需要重视的过程。而如果只是“畏惧”,就得针对“畏惧”的原因进行调整,例如对于厌学的孩子进行课程补习,对于因为转学不适应的孩子,则应该提前带他熟悉校园环境,在与旧同学保持联系的同时,多接触新人新事物等等。

  此外,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邰启扬告诉生活频道,恐惧或者畏惧都是很正常的状况,在学生中普遍出现这样的情形也不为过,悠闲的过完一个暑假,开学即将到来,心理肯定会产生一些变化,“恐惧”正是心理的正常反应。家长没必要揪着这个点不放,可以以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使这个问题自然而然的消失,比如多与孩子聊一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把注意力集中到令他们心情舒畅的.东西上。

  “恐惧”可能源于反感孩子易在心理上夸大恐惧

  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心理咨询师宋金娥认为,这种爆发的“开学恐惧”可能源于反感。对于孩子,开学意味着得让从“悠闲暑假模式”进入“紧张上课模式”,人在转换状态时都会有一种本能的抗拒,所以孩子会对开学反感。这种反感一般一段时间就能自己消除。

  此外,一些孩子在升学的时候压力很大,面对未知,他可能过度的夸大了对未来不好的结果,夸大了开学的恐惧。事实上,情况并没有那么复杂。家长这时不要指责孩子,而是多听孩子自己的表达,心理学上叫做“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家长帮助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是很重要的任务,可以设身处地的与他交流,问他有什么烦恼,爸爸妈妈可以给予一些什么帮助等,让孩子感觉父母是理解他的,他在向前努力的过程中有父母的支撑也就不会感到孤独、恐惧。

  曲林(化名)家住唐山,他告诉生活频道,自己从今年下半学期开始就是一名高三学生了,一开学就要进行分班考试,压力很大,担心与新班级的老师和同学合不来。暑期的时候报了补习班,每天都有许多任务完成,感觉很累。离开学还有十来天的时候,父母邀请亲戚朋友一起去保定野山坡来了一次短途旅行,旅行完回来,轻松了不少,也对学习更有了信心。

  宋金娥解释,一般在高三开学前,肯定不建议长途旅行,会打乱孩子的生活、学习节奏。但是,高三学生本身使命感沉重,一次郊游、短途旅行还值得尝试的。不仅能够放松孩子心情,对于孩子来说,这还是一种仪式,即通过这次放松之后,就得全心投入到学习中了,坚定了孩子备战高考的信心。

  调整作息规律适应开学

  开学前一周正是过渡期,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适应开学,应对焦虑、畏惧情绪,生活频道提醒家长此时可以帮孩子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尤其重视“收心”工作。让孩子做一个适应计划,规定几点钟起床,几点钟做作业,把未完成的暑期学习任务提上日程,父母则做好监督。

  此外,在网上,很多网友也分享起自己暑假补作业的经验来,生活频道也在网上收集了一些调整作息、适应开学的妙招:

  1、和爸爸妈妈去上班。

  爸爸妈妈要去上班,无法监督孩子学习,孩子又没有自控力怎么办?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上班,办公室环境清静,工作、学习氛围浓,孩子可以在闲置办公桌上认真、安静学习。

  2、和同学好友一起学习。

  一个人学习太孤独,遇到学习难题又无法解决时,身边有一个靠谱小伙伴最好了。孩子们在一块学习,也能提升学习氛围,提前适应校园生活。

  3、购买学习用品。

  抽时间,去逛一逛文具市场,会潜移默化的让孩子接受开学的事实,而且看到满目琳琅的日记本、写字笔、书包,一定会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兴趣。

  本专科学生每年最高可贷8000元

  国家助学贷款及相关政策资助标准今年7月调整

  从今年7月起,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最高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8000元,研究生则最高可贷12000元。在昨日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光明介绍,将调整国家助学贷款及相关政策资助标准。

  张光明说,近年来一些省份也陆续上调了本专科学生的收费标准。这导致国家助学贷款执行12年的每人每年6000元资助上限难以满足学生需求。针对这一情况,自今年7月起,调整国家助学贷款及相关政策资助标准。其中规定,本专科生与研究生每年最高助学贷款额度,由6000元分别提高至8000元和12000元。

  此外,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全国平均资助比例,应与当年国家助学金资助比例相当,各地区、各高校资助比例应与各自当年国家助学金资助比例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