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开学第一课启迪感悟600字(通用8篇)

刘莉莉

  冬奥会开学第一课启迪感悟1

  华灯璀璨,大幕开启。体育健儿步入会场,朝着目标全力进发。世界人民携手相约,共叙和平、友谊、进步的佳话。这是传递激情与梦想的时刻,这是展示勇气与力量的时刻,这是书写奋斗与团结的时刻!

  14年前的夏夜,从永定门到天安门,再到国家体育场“鸟巢”,29个“脚印”照映出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时隔14年的荣光与等待,历经六年多的筹办与准备,还是这片土地,时光轮转,北京及世界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始终未变。

  于我而言,冬奥的筹办不仅仅是让世界了解冰雪,更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作为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主办方,所有设计无不彰显我国的传统文化。2月4日立春,第24届冬奥会,20:04开幕,24节气倒计时,各国入场按汉字笔画,雪花造型的各国名字牌,小雪花呈现中国结造型,徽章的熊猫……尽显泱泱华夏优秀的传统文化。

  冬奥会的开幕正值中国农历虎年新春之际,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与冬奥文化美丽相遇。在中国,“虎”是勇气与力量的象征。面对当年严峻的形势,我们大家应团结一心,勇敢面对战疫路上的各种挑战,创造一个美丽、和平、友好的世界,让希望的阳光洒满世界各个角落,让世界充满信心和力量!

  作为中国新一代青年,我们更应胸怀理想,披荆斩棘,把“小我”融入“大我”,勇担责任,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去建设伟大的祖国,让我们为祖国拉开新的篇章,实现一个又一个中国梦!同时,我们要站在更远、更高、更大的舞台上,践行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让我们同筑冰雪梦,一起向未来!

  冬奥会开学第一课启迪感悟2

  一滴冰蓝色水墨高悬于鸟巢上空,丝绸般的模样牢牢牵住每个人期待的目光与跳得异常猛烈的心。这里,正在举行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那滴水墨缓缓下降。一阵浪涌来,滔滔不绝的黄河之水沿着水墨奔涌而下。一瞬间,整个场地内都奔涌着滚滚而来的天上水,波涛汹涌,势不可挡,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冲向远方,向世界展示出中国锦绣河山。

  浪花逐渐减少,河水慢慢冰冻,声势浩大的场面渐渐静谧,巨大的冰立方逐渐升起。几束激光打破了冬日的沉寂,代表24届冬奥会的24道激光刻刀在冰立方上飞速移动,雕刻出过往23届冬奥举办城市,冰立方上光影闪动,五彩斑斓,最终定格在“2022中国北京”冬奥会的图案上。刻刀雕刻历史,雕刻时光,雕刻创新,雕刻大国风范。

  欢呼声渐渐停歇,6位冰球运动员挥动球杆,一同将冰立方前巨大的影像冰球击入冰立方中,冰球来回撞击,带动所有观众的目光随它移动,激光刻刀更猛烈地雕刻着,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在“冰立方”中破冰而出,将时光凝固,冰雪盛会的雪花让思绪飞扬,刚刚宁静的会场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破冰,意味着打破隔阂,互相走近,大家融为一体,和睦共处。如今疫情仍未退去,形势依旧严峻,需要持续努力,我们应积极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团结一致,互相帮助,积极合作,共同抗击新冠疫情,取得“破冰”的胜利,赢来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病毒消除的春天!

  冬奥会正如期在双奥之城——北京举行,让我们张开双手共同迎接这壮丽的冬奥会,共同期待“破冰”——病毒消除之日的到来!祝冬奥会圆满结束,祝我们的奥运健儿取得好成绩!

  冬奥会开学第一课启迪感悟3

  绿色奥运是北京冬奥会核心主题。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都严格按照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在节能、低碳能源、废弃物与废水处理等方面作出示范。积极打造北京奥运绿电交易平台,开展绿色电力交易,确保奥运场馆100%使用清洁能源供电,并在冬奥首次采用二氧化碳制冷剂,相比传统制冷剂可以实现节能30%以上,场馆碳排放趋近于零。虽然在以往的奥运会场馆中清洁能源的使用也有所体现,但是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实现绿色能源全覆盖,这是奥运新的突破。北京冬奥会将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和目标的实现以及国际奥委会2030年实现“气候正影响”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围绕绿色奥运,重点是治气、治沙、治水,加强联防联建、综合治理,改善京张地区的生态环境,落实“绿色办奥”理念、兑现申办,推动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奥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经济与环境协同发展,从过度依赖传统化石能源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转变提供了难得实验平台,有助于提升全社会环保意识,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解决好绿色发展下的各级生态链的转型、发展、创新等诸多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加强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控,改善生活环境,创造奥运会和地区可持续发展典范。

  绿色奥运更多从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绿色办奥涉及更多可持续发展内容。譬如,每个人将环保意识纳入日常生活,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坚持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优化调整场馆建设资源,注重赛后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所有场馆都可实现赛时与赛后可利用、可经营、可持续的目标,达到冰场和夏季项目场地双向转换的能力,将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冬奥会开学第一课启迪感悟4

  很多人在赛场上都会关注英姿飒爽的运动员,却很少关注那些平凡的普通人。而那些平凡的普通人,在奥运会的顺利举办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冬奥会的赛场上,许多志愿者在零下十多度的寒冷环境中测试奥运服装,尽心尽力的为运动员和观众服务。一些冬奥会的运动员也是出身平凡的人,他们出现在冬奥会的赛场上,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们用平凡人的勇气出现在赛场上,以运动员的身份为国争光,他们就是赛场上的英雄。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平凡人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无法参加运动会的人在默默的关注着运动会的情况。

  有这么一位放羊娃,名叫韩同元。在新中国举办的首次滑雪运动会上,18岁的韩同元夺得男子20公里越野滑雪比赛的冠军。而他滑雪的最初目的,竟然是为了放羊。当时,家住吉林市北山脚下的他,在冬天放羊,羊群在跑的过程中,他追不上,圈不住,于是就自己动手制作了简易的滑雪板。每天经过十几公里的追羊撵羊,这位普通的“放羊娃”最终成了体育健将。在同同伴们的'滑雪比赛中,他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痴迷于滑雪运动的他,不仅在冬天训练刻苦,在夏天也常常挥汗如雨。只可惜上天给了他生命中一个遗憾,韩同元未能走向国际赛场。他自己也表示,如果能进入国际赛场,极有可能拿到名次。伴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韩同元觉得,自己这一生能赶上冬奥会,已经十分幸运了。同时,他也希望我们的运动健儿们可以取得好成绩,给中国争点光、争点气。

  冬奥会开学第一课启迪感悟5

  在开幕时刻,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相聚;在闭幕时分,我们携手期盼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未来!

  今夜,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双奥之城”北京!五环旗下的中国自信、中国气魄!中国姿态通过镜头传向全世界——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惊艳亮相,为“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盛会画上浪漫而圆满的句号!

  继在开幕式上展现了“中国式浪漫”后,著名导演张艺谋又带领团队在闭幕式营造着世界大同的欢乐与温暖。举重若轻地用“一场简约又盛大的大Party”续写了开幕式上那朵“雪花的故事”。整个闭幕式从空中闪亮的大雪花火炬开始,好似从开幕式结束的一刻定格至今,孩子们用绚烂喜人的雪花花灯点亮场地上的“冬”字会徽!在斑斓炫丽的色彩中开启拥抱世界的欢聚!无数条红丝带从四面八方飞入“鸟巢”将场内悬挂的雪花火炬台装点成为一个巨大的红色中国结!

  中国结,象征吉祥团结。每一根丝带都可以独立成结,而许多根不同的丝带也可以共同编织,编成之后,美美与共。如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谐合作的国际大家庭,需要所有人共同建设。

  各个代表团旗帜和运动员代表在中国结的映衬下入场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高亭宇、徐梦桃高举五星红旗入场,现场沸腾,掌声雷动!“少时相识、顶峰相见”的谷爱凌和苏翊鸣是结伴入场的这两位同为18岁的天才运动员

  被网友誉为“行走的流量。”大家感佩于他们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也盛赞他们的自信与国际范儿!

  本届冬奥会中国队收获9金、4银、2铜,奖牌总数达15枚;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致敬每一位拼搏的冬奥健儿!辛苦了!为你们骄傲!

  冬奥会开学第一课启迪感悟6

  北京冬奥会既是一个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一扇亮丽的“中国窗口”。世界首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开通运营、冬奥会全部场馆实现城市绿色电网全覆盖、首次大规模采用更环保的二氧化碳制冷剂进行制冰……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北京冬奥会不仅实现了在东方大国普及冰雪运动的宏大愿景,也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办奥模式树立了新标杆。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不仅考验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而且也承载着满足群众健康生活、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使命,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它的顺利筹办不仅助力“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美好愿景变成现实,也点燃了我们建设体育强国的万丈豪情;它不仅是国家现代化的“最美集锦”,也是展现我们民族自信的重要舞台。

  疫情之下,“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新奥林匹克精神正超越国界,在全世界深入人心。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我们要一鼓作气、善始善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各项任务,把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向全国人民、向国际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为奥林匹克运动事业作出新贡献,在世界舞台唱响“中国好声音”。

  冬奥会开学第一课启迪感悟7

  北京冬奥会近尾声。人们希望时间可以放慢,在“中国红”与“冰雪白”的交融中多驻留一会。

  十多天来,全球共享“同一届冬奥”,一起体验冰雪赛道上的速度与激情、为人类挑战“更快、更高、更强”而欢呼,也源源不断感受到各种形式的“善意与理解”、为“更团结”的滋长而宽怀。

  “更团结”在这届冬奥会上的呼声有多高,暗示着在现实世界里有多稀缺。

  “更团结”在这届冬奥会上的气息有多浓烈,意味着照亮人类未来的力量有多坚韧。

  纵观北京冬奥会这个“超级现场”,一个个瞬间的定格、一条条“热搜”的发酵、一出出互动的接续,串联起以“更团结”“向未来”为内核的冬奥故事,刻画出以“我们”为主角的同心圆。

  竞技场上,超越输赢,北京冬奥会凝聚起参赛者,刻画出体育精神的同心圆。

  竞技体育,有赢有输。赢有赢得起的风采,输有输得起的姿态。输赢之外,还有更多“奥运的意义”。对手错失金牌痛哭,谷爱凌跪地安慰;打分有争议,苏翊鸣恳请终止对裁判的批评;徐梦桃摘金,美国选手第一时间上前拥抱祝贺;中日选手同台竞技,赛后合体“比心”。

  尊重对手、尊重规则,相互关爱、相互包容。这些竞争对抗之外的温暖片段,营造出北京冬奥会的清新画风,也表明“大写的人”才是奥林匹克赛场上真正的主角。

  冬奥会开学第一课启迪感悟8

  这届冬奥会,也让世界认识了张家口这座中国北方城市。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伊阿尼斯·埃克萨科斯说:“15年前我住在北京的时候,我们开车去张家口,路上需要花六七个小时,那里就是一个非常小的村庄。”他不无感慨地说,“那里所发生的巨变是我一生中从未见过的。”

  今天,参加闭幕式的运动员从崇礼出发,通过京张高铁抵达北京城区,只需不到1个小时。三大赛区间的高效转运,再次诠释“中国速度”,也为昔日的贫困山区带来生机与活力。这些年的冬天,每逢周末,从北京到崇礼滑雪的游客越来越多,这给当地带来商机,也促成更多改变。

  崇礼展现的勃勃生机,是“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实现的缩影。如今冰雪运动已“走进山海关”,除了东北冰雪大本营越来越火,南方省份的居民到就近场馆体验冰雪激情,也已经不稀奇。短短十几天,全国人民更是学习冰雪知识,热议冬奥赛事,冰雪运动得到了快速有效的普及。

  国际奥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冬奥会已经成为迄今收视率的一届冬奥会,这是陶冶奥林匹克精神的一个大课堂。在冬奥会期间,团结、友谊、和平的理念深入人心。很多中国观众不仅关心本国运动员的成绩,也欣赏外国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日本花滑选手羽生结弦、“俄罗斯套娃三人组”在中国社交平台上拥有大量粉丝,这都说明体育精神跨越国界,“更团结”是人类的共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