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让生命扎根

黄飞

  我们正步入文化多元的时代,网络的便捷与文化的开放性给个体提供了更充分的价值选择空间。不仅如此,伴随整个社会生活的世俗化,文化传统对个体的形塑力量逐渐减弱。

  普通学校虽然从幼儿园开始就有了国歌、国旗的教育,但因为过多地以应试为取向,难免弱化教育实践中的国家身份认同。我们似乎正在培养国家身份逐渐弱化的国际人,或世界人,或者说我们培养出来的年轻人正在越来越多地削弱自己的根基,越来越浅地扎根脚下的土地,出走成为基本的生命姿态。这其中,当然包含着某种历史必然性,即当全球化成为大势,地球村越来越多地成为我们的生活事实,但其中的隐忧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是否可以轻易地远离我们脚下的土地?

  国家认同是每个公民对国家的基本态度,其核心是对一个国家的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其基本表现形式乃是个体对国家的爱与致力于国家完善的愿望。教育的宗旨乃是人的自我完善,人的自我完善的中心乃是获得个体在世的自我规定性,国家认同乃是个体自我规定性的基础而重要的内涵,教育就其宗旨而言跟一个人的国家认同密切相关。国家认同乃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教育中逐步扩展并得到提升的,国家认同的教育路径在于以适合儿童的方式,积极地引导个体融入到实际的生活之中,生动地活出个体与家国的真实关联以至创造性联系来,由此而活出个体健全的.生命个性,也活出我们基于国家认同的文化自信与生命自信。

  《开学第一课》让我们的孩子知道,这个国家有多少人在为之付出。有一句话这样说的,“岁月静好,那是有人负重前行”。正是我们每个人的付出构成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旺与人民的幸福。这提示我们,今日中小学生的发展不仅需要有知识、能力,也不仅仅是多方面素质发展、个性发展与个体生命活力的发展,同时需要为个体精神找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我们深深理解我们的民族,将自我扎根悠远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扎根于我们脚下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勤劳勇敢的人民,由此而增进我们的民族国家认同,我们就找到了生命精神的源头活水,找到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之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