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要不要阅读名着,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但非要冠上“必读”两字,就变成强制命令。偏偏有些中学生天性叛逆,你说必读,我偏不读,看你能拿我怎么样?
既然说必读,那就是非读不行,可事实绝非如此。名着不同于法律,法律必须执行,你犯法就必然受到法律制裁,读名着不可能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所以说“必读”带有强制的意味,这两个字眼,绝大多数中学生看起来很不舒服,当然也不太乐意接受。同样是要求读名着,不如换一个字眼为好,就像同样要求不乱踏草坪,“不准乱踏草坪,违者罚款”,就不如“请不要打扰,我正在睡觉”来得效果更好,前者令人望而生畏,后者令人备感亲切,且发人深思。说“必读”,是针对不读而言,但对一些中学生的不读名着我们也不应该一棍子打死,要做具体分析。我曾经做过吃力不讨好的事,开阅读课,强制性要求学生必须阅读名着或名家的经典文章,有的同学就跟你捉迷藏,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上面放一本名着来遮你眼目,下面放一本明星杂志或体育杂志,还有的趁你一眼不注意,就偷偷做起其他作业,你命令他们把与名着无关的书都收起来,他们就用失神的眼光无聊地瞪着那名着上的一个题目,一堂课翻都不翻一页。像这样的阅读课,我觉得是很悲哀的事情,非但没有达到阅读名着、吸收滋养的效果,反而浪费了他们的宝贵时间。我曾经找这些同学谈心过,他们说实在对这些名着不感兴趣,实在读不下去。于是我就反思自己:我们认为是好的东西,是不是学生们就能全部接受;反过来,学生们认为好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就能真心真意地接受呢?
比如,网络文学,他们同龄人的作品,他们认为好的,不是没有被列进“必读书目”吗?应当承认,我们和学生之间存在着矛盾,有些甚至不可调和,这个矛盾不解决,阅读名着的渠道是无法畅通的。
诚然,一些成功人士,包括一些作家和老师,是伴随着名着长大的,但我们不可能把我们的成长史硬套在当代中学生身上,因为我们那个时候有什么?传媒、声讯十分落后,绝大多数家庭连电视也没有,生活节奏又十分缓慢,你信息来源的惟一渠道是书本,你不读书又去干什么呢?现在他们就不同了,他们来到了一个传媒、声讯十分发达的时代,各种信息通过报刊、电视节目、网络等传媒手段纷至沓来,外界的诱惑和冲击很大,使他们的思想与情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姿态,加上应试等等的压力,挤占了他们大量的阅读名着的时间。那么几十种名着,你都非要强制性地要求他们“必读”的话,那势必会“强扭的瓜不甜”,带给他们的不是阅读的愉快,而是巨大的负担了。
我以为:一、阅读名着的必要性不可置疑,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二、有些名着尽管经过历代读者证明了其为名着,其思想、情感、艺术具有永恒价值,但对于今天的中学生是不是就一定适应,因为今天的时代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甚至超越了过去的几百年、上千年,社会格局、经济形态以及人的认识领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名着和我们今天的中学生中间应该有一个媒介,如何搭设好这座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难题;三、新课标指定的“必读书目”,有什么法定标准,具备怎样的合理性,已经受到了有关专家的质疑;四、即便这些指定的名着,也不一定非要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必须读完,有些是到大学读的,有些在学生走上社会以后,觉得需要了,在一种无功利、自觉、放松的状态下去捧读,对于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更有帮助。我们既然强调终身学习,阅读名着也应是一种终身阅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