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作文素材:最美教师张丽莉事迹

孙小飞

  最美教师张丽莉在北师大“学为人师”

  “我的名字中,第一个‘丽’是美丽的‘丽’,第二个‘莉’是茉莉花的‘莉’。想记我的名字,记住‘美丽的茉莉花’就行了。”这是最美教师张丽莉介绍自己时常说的话。2013年,她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成为一名研究生。在教师界堪称楷模的她,认为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纵然,那场事故中,张丽莉失去了双腿。时隔2年,她笑容依旧,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中又多了一份美丽。在北师大,她找到了飞翔的理由。故事要从她准备考北师大研究生说起。

  康复医院邂逅特殊教育

  初见张丽莉,一袭青色长裙垂在轮椅上,她恬静地坐在那里,微笑中已找不到苦难的痕迹。谈及康复的痛楚,她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但说起和特教的邂逅,言语之间有说不尽的回味悠长。

  事故之后,张丽莉被送往中国康复中心。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个小学四年级男孩鹏鹏(化名)。鹏鹏因为一次车祸,小腿被截肢。他从小酷爱踢足球,现在只剩下一条腿,他的世界仿佛从此坍塌。张丽莉看在眼里,每天做完康复后都去陪鹏鹏看动画片,鼓励他。陪伴的感觉是奇妙的,自从认识了张老师,鹏鹏每次康复训练都很刻苦,结束后坚持找张老师分享他的进步。“希望张老师看到我的进步之后,更努力地坚持下去。”鹏鹏常跟妈妈说。鹏鹏一天天长大,有一次,他突然像男子汉一样向妈妈拍着胸脯说:“您别伤心,我的苦难都是暂时的,等我好了就去上学,以后还得孝敬您!”那一刻,张丽莉含着泪笑了,她心里比鹏鹏妈妈还要欣慰。

  “对于一个半路残疾的人来说,最煎熬的不是肉体康复,而是心理康复。我恢复起来都很慢,鹏鹏这样的孩子又该如何应对呢?”张丽莉说,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孩子的心灵尤其脆弱。和鹏鹏的结识,让张丽莉邂逅了特殊教育,也让她认识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更让她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考研的念头在轮椅上生根发芽

  2012年9月转院到北京,张丽莉的康复从“坐”开始。由于失去了双腿,从“坐”到“坐稳”这个过程,她用了3个月。她挣扎过,也彷徨过。

  “你还有双臂,就可以去拥抱爱的人,拥抱世界。”丈夫的一句话让张丽莉重新认识了自己:纵然残疾,不要想不能做什么,而要思考还能做什么。于是,她做出了一个决定:考研,从头脑开始“武装”自己。这让身边的人“大跌眼镜”,且不说每天的康复训练有多痛苦,在所剩无几的备考时间里,她还要从本科所学的中文跨专业考到特殊教育。

  这是张丽莉的第二次考研。大学毕业那年,她也曾跻身于“考研大军”。虽然几分之差让她与研究生生涯失之交臂,但每每回忆起来,那是她“最欢乐”的时光。“我连死都不怕了,还怕这次尝试吗?”和上次考研不同,这次是张丽莉坐在轮椅上、身处病房里的“一个人的战斗”。考试也是在病房里进行的,整个考场只有她一人。

  忆起张丽莉复试那天,导师王雁至今记忆犹新。在去康复医院的路上,王雁和其他导师还在担心有些话语可能会触碰到张丽莉最敏感的内心,但第一眼见到她时,所有的顾虑都解除了。“她一直笑着。从她的笑容里,我看到了她的培养潜质。”王雁说,一位合格的特教老师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张丽莉对生活的积极和热情本身就散发着“正能量”,而这种在风雨之后的灿烂并不是强颜欢笑,而是发自内心深处。

  从老师到学生的“完美转身”

  对于张丽莉来说,在北师大求学虽是从老师的身份转成学生,却是一次“完美转身”。“第一次走进校园,看见木铎金声竟有一种归属感。”

  令张丽莉感动的是,第一天上课时,同班几名同学特意到门口迎接。第一节课,没有对英雄的特别欢迎仪式,没有预留英雄发表感言的时间,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十几人围在一个圆桌旁,各抒己见,思想上一次次碰撞出火花,张丽莉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小集体。“这一年,我就像海绵一样,每天都在吸收大量的知识,仿佛回到了大学时光。”在这里,她褪去了所有的光环,像孩子一样快乐。

  “王老师,您懂我的。”虽获得“最美教师”的殊荣,张丽莉从不申请“特殊照顾”,坚持和大家一起上课,不“吃小灶”。同学也懂她,时常备一支录音笔,有好的讲座随时录下来分享给“丽莉姐”。

  张丽莉是班级公认的“三好学生”,从丰台赶往海淀,15公里的路程风雨无阻。“每天早晨我到办公室,丽莉夫妻俩已经在教室等候了。”王雁说,上学期他们夫妻俩只有一次因为堵车迟到了10分钟。王雁下课后回到办公室,手机显示多条未接来电和短信,都是张丽莉发来说明迟到原因的。“虽然是件小事,却让我很感动。丽莉无论对工作还是学习,都严格要求自己。”

  和张丽莉分在同一小组的李绯,得知小组的期末作业被评为优秀,特别想和记者说两句:“从去年6月,我们就开始了这个课题的调研,每周要去幼儿园两次。”当时,骄阳似火,地面被烤得滚烫,张丽莉靠手转动轮椅,每转一下就有强烈的灼热感,但她坚持和组员完成了作业。“张丽莉当过老师,视觉更贴近一线,我们没她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