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故事只是故事》
我做的事情很有意思,每天大江南北的热心人将励志故事丢给我,我负责审核它们是否能够起到使大部分读到的人都激昂澎湃地想要做一番事业,或者能否拯救一些失恋、失意以及失落的心。
励志的名人、底层、英雄们用各自不同的故事展示着他们的人生,或许他们想说“成功可以复制的”,快来看我走的路线啊,你也可以有。事实上,谁的成功能被轻易复制呢?
有一类故事说,某人在失误中发现了商机,或者科学家由于误差创造了人类大发现。生活里,我们每天都会犯各式各样的错误,多得叫人烦躁甚至抓狂,哪有心思去想什么大发现?如果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还是你,成功者还是成功者,故事永远只是个故事。
更多的一类讲某人贫困潦倒,但志向不改,通过自己的恒心终于天降奇遇,稳准狠地抓住了机遇并开创新天地。每当看完之后我都热血沸腾,就像看壮丽恢宏的电影大结局。慨叹对方的坚持与幸运的同时,总会反观渺小的自己。为什么我不这么坚强?为什么我没有这个运气?甚至于感叹为什么我没有经历过这些挫折与成功。之后很可能是自我防卫般的条件反射,给自己找几个台阶下,我之所有没有那么辉煌的成功是因为经历平淡,之所以没有决心与毅力是由于缺乏锻炼……人啊,就怕这种文过饰非。
还有一些这样的故事,它们情节跌宕起伏,看上去光怪陆离,虽是事实,看上去却缺少现实性。好假啊——我们看了会大呼一声,然后忽略掉故事本身的意义。对于这样的故事的确无可奈何,有时生活本来就比戏剧还要戏剧化。
而有一类故事,我笑称它为“最后的半个烧饼”。一些名人伟人在经过大师的点拨、棒喝,或者路人不经意的一句话的提示下,顿时开了壳,从此踏上一条金光大道大展宏图。或许我们看完这类故事,会想我就等这叫我质变到量变的情节发生了,这完全是现代版的守株待兔。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大师的质变是由于量变的稳扎稳打而成的,导火索不过是一个触点而已。《百喻经》里有段小故事叫《欲食半饼》,此人吃到第六个半烧饼的时候吃饱了,痛悔早知道就只吃最后的半个烧饼了,白浪费了前面六个。我们在笑这个愚人的时候,殊不知自己或许也常犯此类错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守护得坚不可摧,就是多伟大庄严的故事都无法撼动他。哲学家奥修说过,要做一个“脆弱的人”,这个“脆弱”便是指心灵的开放程度。一颗完全“脆弱”的心就如一张白纸,能接受任何的涂鸦创作。《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就有一颗“脆弱”的心,到了每个师父那里都是无知愚童,笨是笨了点,但总比“自我”强大的徒弟可教。哪个师父是傻瓜,会认笨人为徒?反过来说,哪个师父都是精明人,知道这“脆弱之心”最珍贵。物理学上有个词叫“内应力”,物体由于外因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每个人心里都有内应力,这种力越大,心灵城池的守卫就越严密,就越缺少“脆弱之心”。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故事,也不缺少感动。缺少的是,感动之后的行动力。有了知,而无行,知识永远是知识,故事还是那个故事。
《进个圈子锻造自己》
认识一个姑娘,在北京读民办大学。到北京后,她就一直颇受表姐的照顾。
姑娘的表姐是一位富商的女朋友,姑娘常常跟着表姐泡吧、搓麻将,渐渐学会了喝酒玩骰子。北京对她来说,就是酒吧里的五光十色、度假村的温泉和闹哄哄的麻将桌。姑娘就安心地待在表姐的圈子里吃喝玩乐,羡慕着表姐和她的闺蜜们的生活,盼望自己哪天也遇见一个有钱人。在这个20岁姑娘的心目中,家境不够好的女孩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就嫁个有钱人,要么就傍个有钱人,否则日子简直没办法过下去。
另一个姑娘,也是北漂,每月拿两千多块的工资,和老乡一起租住在地下室。工作之余,姑娘最喜欢去动物园的服装批发市场淘廉价衣服,再就是窝在出租屋里用二手计算机看电影。在这样的生活里,姑娘变得很悲观,总是抱怨北漂的日子看不到未来。有一次跟姑娘闲聊,我建议她学点东西提升一下自己,好为以后的升职作准备。听了我的建议,姑娘特别感激,她告诉我,自己平时和老乡们待在一起,大家经常用家乡话聊天,讨论最多的就是老家的事,再就是哪儿能买到便宜衣服,从来没人跟她讲过该如何提升自己。
两位姑娘的经历让我十分感慨,也开始检讨自己的生活圈子。因为我发现,有时候圈子真的很重要,它能决定你的生活态度与人生方向。有一阵子,我感觉特别忙乱,做事很没效率。经过观察我发现,原来那阵子自己交往的都是“穷忙族”,人人喜欢熬夜拖沓刷微博,却把要事都搁在了最后。还有段时间,我迫切地想要买房子,但那时我并不具备买房的经济实力。后来我才知道,自己的这种心态来自圈子里的群体压力,因为圈子里的每个人都在强调购房的重要性,潜移默化中我也受到了影响。
如此说来,想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找一个正确的圈子,然后想办法融入,并努力汲取其中的正面能量。在北京艺术圈颇有名气的乔小刀刚刚成为北漂的时候,还是个装修工,接触到的也都是跟自己地位差不多的打工者,但乔小刀不愿和其他人一起喝酒打牌来消磨时光,他想做个搞艺术的。于是,他开始经常去文艺青年聚集的宋庄闲逛,想法子认识了一群搞艺术的朋友,并试着画起了装修画。几年下来,乔小刀还真的开起了公司,做起了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