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急怎取真经的经典美文
学电影出身的汪粤执着于电影,梦想成为电影明星,而放弃电视剧《西游记》唐僧的角色,而他拍摄的电影至今也未曾上映。后来,在一档节目中,饰演唐僧的三位演员聚在了一起。一开始坐在台上的唐僧是迟重瑞,而另两个唐僧则坐在台下。后来,汪粤被请到台上谈感触,汪粤说,理应迟重瑞坐在台上,因为迟重瑞取到了真经,而自己原本可以演完《西游记》的,却没能坚持住,因而非常遗憾。
取到真经和没取到真经,区别在哪儿呢?机遇?表演水平?都不是。汪粤太心急了,没能沉下心来。急于求成是人生大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是说着玩的。
无论做大事还是小事,都要有长久的耐心和长远的眼光。一旦陷入急躁的情绪,往往就会跌入失败的深渊。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借覆灭楚霸王项羽的余威去攻打匈奴,认为这样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边患。孰料,此时由于自身力量不够稳固,却偏要挑战强敌,令自己深陷“白登之围”,最后险些成为阶下囚。第一次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茫茫太空的英雄航天员翟志刚,曾先后落选“神五”和“神六”的载人发射,与飞天梦失之交臂。然而他毫不气馁,拿出更加刻苦的劲头训练,耐心等待时机到来,终于在42岁那年一飞冲天,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
公元969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太原,最后无功而返,就是太心急之故。起初,赵匡胤引汾河水直灌太原城,使太原成了一座孤岛。从三月一直到闰五月,太原城墙除了掉下几块土渣子外,基本上什么事也没有。北汉一直在咬牙坚持,但宋军先坚持不下去了。因为正当盛暑,很多士兵水土不服,腹泻、精神萎靡、虚脱无力。其实,宋军再困顿,也不会比北汉更困顿,赵匡胤完全有理由坚持下去,但最后,他还是放弃了。闰五月中,宋军退兵。宋军撤退之后,北汉决开堤坝,把浸着太原城的水放走。想不到的是,浸泡了数个月的城墙露出水面时,竟然大范围坍塌。北汉君臣看到这个情形,个个都惊出一身冷汗,深深地后怕。当时契丹的使者韩知璠也在太原,喟叹道:“宋师引水进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知道先浸而后涸,则太原城必早早陷落了!”此语可谓一针见血。赵匡胤因没有坚持留下了千古遗憾。
读清朝康熙帝“削三藩”这段历史,细细品味,受益匪浅。“三藩”是指三个降清的明将:平西王吴三桂,镇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镇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镇福建。其中以吴三桂实力最强。“三藩”占据要地,拥兵自重,成为清初皇室的一块心病。刚刚亲政的康熙皇帝想一展雄心抱负,下决心对割据云南的吴三桂下手。但稳重的太皇太后却告诫年轻气盛的康熙,撤藩的时机还不成熟,还要等,正所谓“雄心的一半是耐心”。康熙听从了孝庄太皇太后的劝诫,以坚定的决心和坚韧的耐心,选择好时机下手,最终经过8年平叛战争,取得“削三藩”的胜利。
编剧大卫·赛德勒小时候,曾是一名口吃者,性格非常孤僻,公众场合他很少说话。经过长年累月的艰苦练习,直至16岁,他的口吃病才得以治愈,但年少的他已经知晓: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用时间和耐心去打磨,就会有收获。成年后,在朋友的引荐下,他进入好莱坞,开始了编剧生涯。虽然拥有满腔热情,但所写剧本根本没什么反响。不甘心平庸的他,决定打造一部拿得出手的精品。冥思苦想之后,他想到了自己幼年时的经历,想起了乔治六世的'那篇精彩的演讲,霎时,一个故事就在他的脑海中成形。此时,他遇到了一个更大的难题:必须接受乔治六世遗孀伊丽莎白开出的条件,只有等她去世后,这个故事才被允诺讲述。无奈,他只得等待,再等待。然而,这一等就是28年。但是,他的内心非常平静。在这段漫长的日子里,他认真琢磨乔治六世的自卑、绝望和委屈,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剧本,足足改了50遍,一个波澜壮阔的故事在他的笔下被写得云淡风轻。功夫不负有心人。20xx年2月28日,依据此部剧本筹拍的电影《国王的演讲》在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典礼上,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
花自有佳期,何恐春来迟?好事总是多磨。要想享受北国之春,也必须怀有同样的思想准备,因为,就算时令已经过了,人的心思也早已盈溢,但是春依然是不温不火,非得在寒流的尾巴上打几个滚,与性急的人捉几回迷藏,而后才肯露出小脸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