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落尽见真淳美文
当久了老师,挑剔成性了,我不再轻易崇拜谁。因此,每当去观摩各种等级的优质课,我都会有一种固定的预想:备了无数次的课,磨了无数次的课,讲给精挑细选的高素质学生听,想不出彩都难!不屑与向往纠结在一起,最终总是下不了不去的决心。
毫不避讳地说,这次信阳之行,我也作此想。在烟雨蒙蒙的北国江南,我一心“灰暗”,只想着证明自己毫无悬念的猜想。
但,这一次,有点小意外——竟然没有预想中的热闹与喧嚣。名师们,似乎都在静静地教语文,各种喧嚣、浮华不见踪迹,我有了各种喜出望外的收获!
1
课堂评价中肯,理性与严谨齐飞
在老师的课堂评价语“听取好声一片”,唯恐一个“不”字伤害了学生自信心的时代里,肖培东老师上课时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得中肯,引导得巧妙。
记得肖老师在上课伊始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说说“一滴水”经过的地方,一个胖胖的男同学第一个抢先说:“四方街、玉龙雪山。”肖老师脸色一沉:你没有好好读书呀。本以为,对这个学生的评价算是结束了,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这节课快要结束时,肖老师又问他:“来,你说说老师听到你一开始的回答为什么不高兴?”这位学生大大方方地说自己回答的太片面,没有阅读完全部文章。问题在课堂上发生,问题又在课堂上解决,这就是肖老师所提倡的“让课堂真实地发生”吧?
在一个学生朗读过之后,肖老师随机让一位学生站起来点评。这名学生不假思索地说:“读得很有感情。”肖老师眉毛一扬:“想蒙我?”学生不好意思地抓抓头,他也许和在场的听课老师一样有点困惑:“读得确实很有感情啊!”肖老师继续点拨:“我现在要带你去丽江,你感觉怎样?”学生恍然大悟:“激动,兴奋!”至此,学生真正了解了“读得很有感情”的套话是多么乏味,多么空洞啊!
为了教学生应付考试,我们给学生教了很多套话。比如为下文铺垫,比如渲染气氛,比如突出主旨,比如描写形象生动等等。我们自以为教给了孩子得分的法宝,殊不知,我们脱离文本的指导正在剥夺孩子们畅游文字的感悟力!
2
读写共生共荣,倾听与表达同步
丁卫军老师的'课朴实、真实。没有华丽、繁杂的课堂语言,有的是他对文本游刃有余的解读能力和对课堂问题生成的应对能力。
丁老师教《山坡羊 潼关怀古》时,引导学生读出了写景、抒情、议论三个层次,水到渠成地设计了两个读写共生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发挥想像,结合旁注,把作者所见潼关之景描写下来。
第二个问题:停马驻足,远望长安,作者的眼,作者的心,穿过历史的烟尘,他看到了什么?他听到了什么?透过作者的文字,我们又看到了什么?我们又听到了什么?用“我似乎看到了……”“我似乎听到了……”的句式说话。可以站在作者“我”的角度说,也可以站在读者“我”的角度说,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我们看到,丁老师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倾听同学的发言,提醒学生注意同学的思维角度,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避免思维的同质化。
这一点令我十分叹服。为了应对高考,我们高中的语文老师几乎会不约而同地要求学生分条作答,然而,令我们哭笑不得的是,条是分了,但每条的内容却几乎雷同!丁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设计好思维与表达的“支架”,启发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做法值得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
3
整合重生巧现,经典在当下生辉
王君老师提倡“青春语文”,我倒觉得她的课是“笑语文”,是“诗语文”,是解读人生解读世界的大语文!
听她的课,无论是谁,都得被她的笑俘虏。“呵呵”,“嘿嘿”,“嘻嘻”……她的笑千姿百态,但无一不昭示着她的爽朗、热情与活力!无论她讲的是什么,她都会吸引着你听得趣味盎然。
然而,笑却不是她最大的魅力。她的霸气才是!她的教材她做主,她俨然一位横扫六合的霸主,小学、初中、高中的教材尽收囊中,尽为所用。她整合了《范进中举》《孔乙己》《窃读记》以及《祝福》,研究语言暴力对人的伤害。奇妙的是,那些让学生敬而远之的“经典”在“语言暴力”的当下语境里竟产生了让孩子们欲罢不能的魅力!有的孩子依依不舍地说:“老师,再上一节吧!”
我曾经不止一遍地在脑海里复习王君老师的这节课,一遍遍地猜想她何以能在“课堂”上如此“纵横捭阖”。白天不懂夜的黑,凡人也无法体悟名人的路,只记得王君老师坦然地笑说:“我曾经抑郁得想从天安门城楼上跳下”。是啊,一个不愿被现有教材绑架的女子,一个积极展示教师个性和教学个性的女子,一个不走寻常路、为学生写作“点睛诗”的女子,一个想把一切社会问题都纳入语文教学范畴的女子,她该付出怎样的努力与心血啊!无法抵达,只能致敬!
听课十天后,心仍玩味、向往,略记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