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选-最陌生的我自己

李盛

美文摘选-最陌生的我自己

  看到这个话题,我很是苦恼。“最陌生”和“自我”根本就不搭边么。别人我不敢说,对自己还是有点把握的。可是越细想,越不敢相信,是这样吗?我真的了解自己吗?我对自己从来没有感到过意外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要说最最震撼的就是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我打小就不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在别人双科100分的时候,我就已经不及格了;在别人为文字“发烧”的时候,我还在为命题作文“最难忘的一件事”挠头;在别人已经出版了好几本书的时候,我的作文却屡屡跑题。可你敢相信吗?我现在是一名编辑,还是一名作文编辑,更难以置信的是,我还如此热爱这份工作。每天想的、做的都跟文字有关。每每看到自己写的小文字,心里总会发笑,怎么会?我怎么也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段子?这世界有很多难以预料的事情,可细想想又好像是命中注定的——我内心敏感,又充满想象力,性格又慢热,内心蓬勃的热情要宣泄,唯有把文字当作出口。这样想来这不是最陌生的自我,反而是最本真的自我了。星星们也有这样的发现吗?

  我始终觉得,人到了一定的阶段,到了一定的年龄,一定会对“莫名其妙”这个词有深入的认知。

  明明很讨厌肤浅的偶像剧,怎么就迷上了都敏俊:明明觉得炸鸡、啤酒对身体不好,怎么就突然上了瘾;明明喜欢孤独,怎么就喜欢上了往人群里凑……

  多年以前,一个同事问我:“你是不是很喜欢小S?”我坚决地否认了,甩给他“张曼玉”这一答案。当时不承认自己骨子里的爱玩乐闹,觉得自己也是涵养、智慧的'人。可是年岁由小变老,我也越来越爱在小S的节目中找一些乐趣一轻松、减压、快乐。

  所以就在想,明明我也很喜欢张曼玉啊?她俩实在没有可比性。可是,这样一想时,脑子里马上出现了《新龙门客栈》里金镶玉的形象。原来,我喜欢的是同一类特质——率真、大胆、善良、犀利。

  其实,长大的过程,就是无数个自己内心的同类项合并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有无数个切面,每一个切面的质感都不尽相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但是,不必害怕,那是你逐渐找到自己,逐渐接纳自己,逐渐豁然开朗的必然过程。

  面对自我,萨默赛特·毛姆也有这样的疑惑:“有时我审视自己性格的方方面面,感到大惑不解。我知道自己是由许多个个体组成的,此刻占上风的那个必然最终要让位于另一个。但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都是,还是谁也不是?”

  我有一面镜子,在镜子里,只有我能看到自己的另一面。这面镜子不会说谎。即使是在深夜里记日记的时候,它也会提醒你不要用过于主观的词句来描写自己,因为这不是真正的你。很多时候我一点也不认识镜子里的另一个我,她比真正的我聪明,比我愚笨,比我善良,也比我邪恶。

  这面镜子记录下的成长,只有我自己最了解。每当我回顾以往,总会在心里嘀咕:原来的我可不这样。看到日记本里我曾经一笔一画记录过的自己的生活,我会诧异:原来我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我笃定:那一定是另外一个我,或者那时我曾被占上风的另一个自我战胜了。这样的回顾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会时刻自省,不断认识到自己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起初我很不满意。倒不是因为想回到过去的时光,而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我对此不能明白。科学家说,人体细胞会新陈代谢,将一身细胞全部换掉,需要七年。也就是说,在生理上,我们每七年就变成了另外的一个自己。我十分愿意接受这样的理论。原来看似日复一日的生活,波澜不惊,变化却在悄然之间发生。

  去年盛夏,我去了遥远的西藏。那段时间,我突然变得懦弱.心中没有了明朗的天空,却装满了迷茫、懈怠等种种坏情绪。临行前,我把旅行看作一场逃离。出发前曾想过各种旅行的理由,却只有一个真正的动机——逃离越来越俗气越来越脆弱无知的自己,只愿天地大美开阔我的胸怀,润泽我的双眸。旅途上反复重播着一首《明天的自己》:“你希望明天的自己像一道彩虹还是刚过雨?你想完成的那些憧憬比抱着回忆流泪有趣有意义。你希望明天的自己有微笑眼睛还是半梦半醒,一直在原地哪儿也不去,也就永远看不到新的好风景。”

  鱼儿的记忆只有七秒,七秒后它就忘记了自己。但这七秒之内,每一秒它都在认识自己。原来我也如此,每一个七年里,不论好坏,我都在认识这个时候的我。期望七年后,我能从镜子里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