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4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一、内蒙古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附招生人数

1、2022年内蒙古高考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9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9913名,招生录取人数为68人;

2、2021年内蒙古高考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4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6663名,招生录取人数为68人;

3、2020年内蒙古高考理科类考生要想上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4539名,招生录取人数为68人;

4、2022年内蒙古高考文科类考生要想上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161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7人;

5、2021年内蒙古高考文科类考生要想上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所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7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是1194名,招生录取人数为7人;

二、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内蒙古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内蒙古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内蒙古 2022 理科 本一A 68 519 9913 教育部
内蒙古 2022 文科 本一A 7 533 1617 教育部

2、2021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内蒙古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内蒙古 2021 理科 本一A 68 548 6663 教育部
内蒙古 2021 文科 本一A 7 576 1194 教育部

3、2020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内蒙古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内蒙古 2020 理科 本一A 68 580 4539 教育部
内蒙古 2020 文科 本一A 7 579 1964 教育部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和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宁波诺丁汉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对比哪个好(2024排名分数线区别)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广东录取分数线 2024排名多少可以上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和西北工业大学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青海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3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在内蒙古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 2023年多少人
北京语言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福建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3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天津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3招生人数和最低分
辽宁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郑州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吉林师范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对比哪个好(2023排名分数线区别)

三、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学校现有教职工3千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4万余人,研究生1.2万余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六十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能源电力人才。学校始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积极活跃在科技创新前沿阵地,攻克了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多项技术难题,为推进电力科技进步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方针,紧抓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快速发展。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能源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利与水电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能源互联网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学院,67个本科专业。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学科分别位列A档和A-档;“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社会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其中“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前70强和前1‰行列;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能源动力硕士、电子信息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一支积极进取、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991人,其中正高级职务的420人,具有副高级职务的722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0人,其他各类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多支高水平研究团队。学校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发起成立“电力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盟”。学校现有1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新能源、特高压、智能电网、清洁煤电、核电等重要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现建有3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29个省部级科技平台及研究基地,学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十五”以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37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400余项。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科技论文国际三大检索排名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位居前列。学校依托大学理事会平台,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100余家大型能源电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智能电网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发电协同创新中心”“能源互联网学院”等一批重点校企合作平台,共同承担http://www.xuewenya.coM重大研发项目,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与产业化;学校多方位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与20余家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交流与合作,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实现高校之间的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校际协同创新。学校全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搭建了世界一流大学合作伙伴网络和“一带一路”沿线大学合作伙伴网络,全面开展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合作项目,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提高来华留学生规模和质量。学校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