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岑参《初至犍为作》
因为三峡多为古时游人进入重庆的通道,所以对于三峡的描写,也多参杂着情感。李白的“思君不见下渝州”正是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郦道元的《三峡》一文虽不是诗词,但是其名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却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似乎三峡再美,也不敌心中的那抹愁思。
巫山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其四》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李贺《巫山高》
元稹的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让巫山这个地方顿时声名大噪,巫山的云也成为一大盛景。李贺的这首《巫山高》则偏向于写景,突出了巫山的巍峨。
巴山(缙云山)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巴山其实就是重庆市北碚的缙云山的古称,在古代巴山接送了许多被贬谪官员,再加上巴山夜雨现象明显,因此多给人以凄凉之感。
二、城郭
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
——杜甫《夔州歌十绝句》
白帝城原名子阳城,是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白帝城下临瞿塘天险,有高屋建瓴之势,是观“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因此,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刘禹锡、黄庭坚、范成大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了大量诗篇,因此白帝城被称作“诗城”。
奉节县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刘禹锡的《竹枝词》共有11首,均是仿三峡民歌“竹枝词”所作。而竹枝词这首民歌,正是刘禹锡到夔州(奉节县)任刺史时所得,因此刘禹锡以及他的11首竹枝词可以说跟奉节关系密切。另,白帝城也位于奉节县内,属于奉节辖区的一部分。
万州
布帆一转见钟楼,落日青山古万州。
老去三巴惊岁晚,客中无雁示乡愁。
——赵熙《万县》
赵熙是清代著名诗人,也是描写重庆最多的诗人,他留下了不下100首描写重庆的古诗词。其中最出名的一首莫过于《重庆》当中的“重镇天开巴子国,大城山压禹王宫。”这一句了。
重庆过年习俗
赏腊梅
重庆人喜欢春节在家里摆上淡黄色的.腊梅花,其花瓣带有清香的味道。从腊月开始,不论你到花市还是在普通街道,到处都能看到来自近郊的农民身背背笼,里面装满含苞待放的蜡梅花。
腌腊肉
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
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
扫阳尘
在祀灶前后至除夕,例有一次卫生大扫除,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均须于此日以扫帚清除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也应擦拭一新,甚俗起源甚古。
年夜饭、守岁
提到春节,不能不提年夜饭。中国北方年夜饭最后一道一定吃饺子,重庆人则必须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
我们在汤圆的数量上有许多讲究。例如正在读书的学生,一般家长会让他们吃三粒,意思是三步登科,在学业上不断进步。
大年三十很多人都要玩到零点以后或者通宵。到了除夕午夜12点,一家人会将提前准备好的小气球踩破,发出类似鞭炮的响声,以示辞旧迎新。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重庆人不出门守在家里。大年初一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这样做会扫走家里的财气。
大年初一不能睡午觉,重庆人称为“霉睡”,是一年倒霉的意思。当然,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大年初二
开始拜年,重庆人称为“走人户”,意思就是到亲朋好友家里拜访。重庆人还喜欢初二之后吃“转转饭”,就是到亲戚之间轮流吃饭,一家负责一天的饭菜。通常吃饭后打牌,大家一边打牌,一边聊天。
大年初三
夜游洪崖洞,品位老重庆____大大小小留有“老重庆”痕迹的玩意儿。游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品天下美食……
大年初四
祭财神的日子,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说,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大年初五
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元宵节
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也就是中国的灯节,各种民间庆祝从十三就开始了,有表演鱼翁和蚌仙,踩高跷,耍狮子等。
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所有房间的灯都要亮着,家家户户吃汤圆。
元宵节一过,也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