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创作需反思
我一向不大发表意见,近来“抄袭”事件频起。一些朋友不时问我,你怎么不发表下意见呢?终于,终于,在今日我忍不住说两句,无关“抄袭”的本身,而是关于诗歌的创作。
我个人一直认为,诗歌有两个向度,情感和艺术。追寻情感容易创造诗人,追寻艺术更能出现大师,而两者的完美结合则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伟大诗人*。当下诗歌的创作依旧是以(爱、亲、友……)情为主,本身诗歌是用来表达情感的,这无可厚非,然则,情有分类,当我们周遭泛滥着(爱、亲、友)情时,我们需要进行反思,这也就是当代难有伟大诗人的缘故。
一个人过于迷恋个人的情感,他就显得有些狭义。而诗歌作为文学作品,亦是如此。威廉·福克纳说:“人是不朽的,这并不是说在生物界唯有他才能留下不绝如缕的声音,而是因为人有灵魂——使人类能够怜悯,能够牺牲,能够耐劳的灵魂。诗人和作家的责任就在于写出这些,这些人类独有的真理性,真情感,真精神。”这句话再一次诠释了海德格尔的“诗人何为”。试问,只写写“情”诗是一个真正的诗人所为的吗?不论什么时代都不可缺少文学作品。李白虽然放荡不羁但却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正气和“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哲理与壮志。
而当下诗歌,到处是“情”诗,是出于什么原因呢?我个人认为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一:初学者,最初从情写起。(这点我是赞同的,多少有些实在。)二:某一些人受席、汪等人的影响。
三:诗歌步入网络时代,所谓的诗人写写分行即便过把“诗人”瘾
四:主流诗歌刊物和文学期刊,依旧是以“情”为主。包括一些诗歌奖项亦是如此。
五:诗歌创作者眼界有限,视野不够宽阔,极其局限
六:一些大龄作者,数十年的习惯已无法改变
七:诗歌无用,此类诗歌,能更好的吸引眼球。
这样,对于诗歌是百弊而无一利,唯一的来说是,造成了诗歌繁荣的假象。一个时代需要真的诗人和伟大的作品。而不是需要太多的无病呻吟,也不是需要风花雪月来锦上添花。作为一个诗人,你需要做些什么呢?需要用作品来渡化这个社会。需要用作品来揭露这个社会,需要作品来真实的记录这个社会。需要用作品给这个社会以信心。需要用作品来宣扬真善美和人性的本真。需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和灵魂。诗歌本身就是一门心学,于己修身养性,于世给与渡化和传导。然而当下我们的诗人在做些什么呢?
很多人在写诗,他的父亲(母亲)好好的,他写为已入土,或者重病。很多人明明没有离家,他写乡愁。这样的诗歌可读吗?有价值意义吗?尤其是现在流行的征文,大多数人去都没有去过,在网上查点资料,洋洋洒洒的组诗就出来了。而有些人在四处狼烟中保持极高的警惕,做好随时炒作一把的准备。更多的人,因为某首诗迎合了部
分人的情感而沾沾自喜,不思进取,不假思索的朝此发展。
不得不说,当我们一边埋怨诗歌不景气的时候,请扪心自问,你景气了吗?真正有价值的文本,他的价值是不会被喧嚣和灰尘遮盖的,会永远存在在那里。而那些徒有的价值,它终究会露出本相,呈现出真实样貌。所以:诗歌的不景气首先是因为诗人创作的`不景气,你敷衍了诗歌,但读者不会敷衍你的。这是公平的,而且永远都是这样。
再次回到“抄袭”话题,最容易被抄袭模仿的诗歌,有哪几类呢?余以为,有三类,乡土诗,爱情诗,口语诗。为何?
理由如下,乡土诗俨然是当下最受欢迎的诗歌,而乡土就那回事。你有乡,他亦有土,写来写去的话题,很难出新意。好比一件破衣服,洗来洗去,终究不成样子。而爱情诗这个更不用说为何易被抄袭模仿。最后要说的是口语诗,十余亿国人,在我敲下这个字的时候,肯定会有几个人说了同样的话。他们不一定是诗人,但他们都具备诗人的潜力和实体。
以前我们不愿去反思,那么现在,在抄袭频繁出现,更进一步伤害了诗歌和真正的诗人的时候。我们真的需要反思。中国诗歌,真的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而且这问题已不是出现在个体身上了。
末了,我也问一句:诗歌创作者,你的创作意义呢?
注释:*此句言语出现在《星星.理论》第三期我的一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