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月亮教学反思

张东东

诗歌月亮教学反思

  诗歌《月亮》表现的是月亮在“树梢”、“池塘”、“脸盆”中所展现出的不同美景与趣景。在设计这一诗歌教学时,我将诗歌中树梢与小鸟的关系、池塘与青蛙的关系及脸盆与宝宝的`关系作为理解这一诗歌的关键所在,因为理解了它们的关系后就能更好、更快地理解诗歌。

  在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来帮助幼儿理解的。

  幼:我听到‘小鸟说,月亮和我好。’

  师:为什么小鸟会说月亮和它好呢?现在的月亮在什么地方?

  幼:因为月亮在树上,小鸟也生活在树上,所以小鸟会说月亮和我好。

  师:还有谁说月亮和它好的?

  幼:青蛙说的。

  师:为什么现在变成青蛙说了?

  幼:因为现在月亮在池塘里了,青蛙也在池塘里。

  幼:宝宝也说的。

  师:这回又是怎么回事呢?

  幼:脸盆是宝宝的,月亮也到脸盆里去了。

  ……

  通过与幼儿的互问互答,幼儿进一步明确了月亮所在的不同位置,不仅帮助了幼儿的理解也促进了幼儿对诗歌的记忆。

  另外,诗歌中“挂”、“漂”、“盛”这三个动词也是难点所在,在理解与学说时我强调得较多,方式有听辨确认、图片辅助和结合实际,特别是“盛”这一动词,我引用孩子每天都会接触到的饭碗,知道饭装在碗里叫“盛”,帮助幼儿理解“月亮在脸盆里也可以叫做‘盛’”。

  而在诗歌、儿歌学习中,如何提高幼儿学习的趣味性是大家都比较困惑的,在这次诗歌朗诵过程中,我在练习策略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发现幼儿主动性还挺高的。我是这样尝试的:在每一次练习时都有不同的要求,首先一起边看图边和老师一起练习;接着老师退出,只看图;然后连图也退出,全凭记忆;最后是通过分男女、分组等形式来进行比赛,因为进入中班幼儿好胜心更强,所以通过教师有意识地一次次挑战、比较,幼儿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