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爱国事迹五篇

黄飞

陆游爱国事迹1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山阴(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幼年时受到父辈的熏陶,怀报国之志。29岁时考中进土,因主张恢复中原,被秦桧罢黜。南宋孝宗时被起用。先后在王炎、范成大的幕中担任军职。他亲至前沿视察,提出北伐之策等,均未被采纳。又因故土没有收复,遗民于水火之中,内心非常痛苦,经常“脱巾漉酒,柱笏看山”,又不谙官场的礼法,遂遭“不拘礼法,待酒颓放”的讥讽。因此,自号“放翁”。1210年1月26日(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十九日),他怀着悲愤离开了人世,享年86岁。

陆游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陆游生于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入闽任宁德县主簿.据《宁德县志》卷三《宦绩》中记载:“陆游,字务观,即放翁也┅┅绍兴二十八年任邑薄,有善政,百姓爱戴”。在宁德的南漈山上建有陆游塑像.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 陆游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要求"赋 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后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亦工词,杨慎谓其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但有些诗词流露出消极情绪。他初婚唐氏,《钗头凤》等,都真挚动人。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在母亲压迫下离异,其痛苦之情倾吐在部分诗词中,如《沈园》。

陆游爱国事迹2

陆游一生以诗文为武器,抒写抗敌御侮、恢复中原的激越情怀和有志难伸的忧愤,气势雄浑,感情奔放。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的爱国诗人。

陆游的爱国诗篇没有矫情,没有妥协,从中可窥见到诗人强烈的民族气节。

陆游爱国事迹3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生波折重重,他不仅仕途坎坷,甚至连爱情也是不幸的。陆游和唐婉自小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宋高宗绍兴14年,20岁时陆游和唐婉结为夫妻,婚后两人琴瑟和鸣,相敬如宾、伉俪情深。但是陆游的母亲却看不惯儿子和唐婉只知吟诗作乐,不追求功名,加上结婚三年,唐婉始终不能生养,在母亲和封建礼教的压力下,陆游只能被迫休妻,从此这对恩爱的夫妻便各自奔天涯。虽然万般不情愿,但是陆游还是娶了王氏为妻子,唐婉则嫁给了赵士程,虽然婚后唐婉和赵士程恩爱有加,但还是落得劳燕分飞的结局。

一转眼已是十年,陆游黯然忧伤的前往沈园竟然意外地遇见唐婉和赵士程,昔日的情人虽然也分开十年,但是那段感情依然深埋在心中,正当陆游打算离开时唐婉给他送去了酒菜,一时间,陆游触景伤情,怅然地在墙上提笔写下千古绝唱《钗头凤》: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而当唐婉看到这首诗,感慨万千,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竟然一病不起,最终因为闷闷不乐而离开人世。在病中,唐婉提笔写了《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至此,陆游和唐婉这对苦命鸳鸯就天人远隔。陆游也开始了几十年的风雨飘泊的生涯,但无论身边的景象如何变迁,陆游始终忘不了与唐婉的回忆。每当陆游重回沈园时,总是触景生情,提笔写诗,纪念那段逝去的爱情。

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本来可以说是天作之合,但陆游母亲的阻挠加上封建世俗的礼教将这段爱情扼杀。即使唐婉后来嫁给了赵士程,但毕竟和陆游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情,唐婉心中始终不能忘记陆游,因此,终究在沈园偶遇陆游后,她对往昔的追忆,对世事的无奈令她一病不起,积郁成疾离开人世。陆游也终究一直闷闷不乐,在追忆中离开。

陆游爱国事迹4

陆游是我国南宋诗人,生于公元1125年,是浙江绍兴人。他不仅聪明而且非常勤奋,在他12岁的时候就可以写诗文了,在28岁时,赴临安考试,陆游考第一,秦桧的孙子秦埙也同时参加了考试,秦埙考第二,考得没有陆游好。秦桧知道此事很不高兴,竟要降罪主考官,还利用手中的权力将陆游除名了。秦桧是谁?他就杀死岳飞的大_臣、大坏蛋。可怜的陆游直到秦桧死后才出来做官。

陆游的一生非常坎坷。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战火纷飞。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国,经常攻打中原。当时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向南迁移,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之中。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他从小受到父亲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的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然而直到40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不到一年的军中生活,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

然而,那个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只想偏安一隅、苟且偷生,把精忠报国的大元帅岳飞都杀了,又怎么会让你陆游去上阵杀敌呢?——陆游被罢官了。他后来又当官、罢官,一直被当权的投降派压制排挤,壮志难酬。

闲赋在家时的陆游一边关心国事,一边教育子女,他将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陆游有七子一女。我们书中的那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是他陪他的第七个儿子陆子聿读书时写的。陆游告诫儿子: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固然重要,但还不够的。想做出一番成绩,一定要亲身实践。

85岁的陆游抑郁而终。在临终前他写下了一首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这首诗中我们能看出陆游那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死了都还想着收复失地。

陆游一生创作诗歌9300多首,这些诗中很多是写抗击侵略者的。他是我国着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爱国事迹5

陆游,南宋诗人。他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到了四十多岁时,他在军中做了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而悲壮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这位伟大而杰出的爱国诗人,直到临终,心里念念不忘的,仍然是祖国领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这种至死不渝的报国信念,这种炽热的爱国激情,多少年来同他那不朽的诗作一样被人们传诵。

1210年春天,85岁高龄的爱国老诗人陆游生病在床,吃药也不见效,病情越来越严重。在最后几天里,陆游已茶饭不进,不能说话了。全家人围在他身边,满含热泪,悲痛万分。一天,他忽然示意要坐起来,家人只好扶着他坐好,他又让家人把窗户打开。他透过窗口,翘首北望,眼含热泪,思绪难平。

他生活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亲眼看到金兵蹂躏中原人民,曾多次表示要挥戈跃马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但都被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拒绝了。国仇未报,一腔爱国热情只好倾注笔下。“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他强烈的爱国热情,有增无减;“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他的报国壮志,老益弥坚;“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他收复中原的信念,至死不渝。几十年过去了,山河依然破碎,百姓仍遭涂炭,自己壮志未酬,所有这些,怎能不叫他“悲歌仰天泪如雨”?诗人明白自己就要离开人世了,他又看了一会儿窗外,忽然指指书案,家里人明白,他要写诗。儿子端来了笔砚,跪在他身边。他那颤抖的手拿起笔刚刚写了“示儿”两个字,便喘成一团。但他不肯作罢,用尽最后的力气,哆哆嗦嗦地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就是千古传诵的《示儿》诗,是一位伟大爱国诗人留下的最后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