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典型事迹1
他出生在__村松树窝一个普通农民家里,父亲是一名民办教师,祖辈们的勤劳、善良、淳朴深深地影响着他。20__年村级换届推选为村委委员,20__年推选为党支部书记,20__年在上栗县委“四个给予”机制的激励下,考录为乡镇事业编制干部,20__年考录为乡镇公务员。本可以向组织提出要求到乡政府上班,过上舒舒服服的日子,但他仍选择坚守在这片土生土长的地方——杨歧乡__村,为自己的家乡贡献一份力量。在村支书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带领党员群众为民谋福利、为村谋发展。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人生的追求,谱写一曲大爱大义的颂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入党誓言。
一、勤政为民,倾心为民办实事。
__村位于杨歧山脚下,距离县城12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43亩,人口1332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分,连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很多身强力壮的青年选择赴外地打工。20__年,他当选为村干部,看到这幅场景,嘴边时常挂着一句话:“我是__村的儿子,我要为我的父老乡亲谋福利,我要靠自己的力量带领村里的兄弟姐妹们奔小康。”就是这些平凡的语言,树立他强大的决心----改造__。他深知交通不便是制约__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带领党支部确立了“若要富,先修路”的计划。他在党员会议上,“尽快修好通村水泥路,村级资源要走出深山,集体和村民的收入要增加”。他多方汇报,多次找上级领导寻求支持,终于争取了硬化公路建设指标,终于在2006年,一条蜿蜒的通村公里修建通车。现在村里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计划今年实现户户通水泥路。
二、艰苦创业,带领群众攻坚脱贫。
针对__村山多地少的情况,他动员村组干部引导扶持村民从事养殖、种植和生态旅游业,寻求适合村民发展的项目。引荐和组织村干部、村民到周边种养殖大户参观学习培训,丰富知识,增长见识,提高了致富的信心。近年来,村民们在种养殖方面体验到了劳动的甘甜,在村委的积极推动下,新增5户油茶种植户,5户黑山羊养殖户,2户生猪养殖户,3户土鸭养殖户,12户土鸡养殖户。目前,为了更大力度的宣传和鼓励村民发展种养殖业。他和村两委经过二个多月的的研究,制定出《__村产业发展补助方案》,并在村民代表会议上受到了全体与会人员的赞赏。
凤鸣湖,是__村的饮水源,更是__发展休闲旅游业的主战场。为全村人能够喝上健康安全的纯净水。他邀请纯净水勘测组前来考察,并协助党员邹树业创办了子午山泉自来水厂。水厂的建立,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而且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现在子午山泉的水销往了全县。一业带动百业兴,邱书记说,“未来几年里,希望村民们能够开发出更多我们__的特色产业,走特色发展道路,创特色发展事业,为打造幸福__加油鼓劲”。
三、清正廉洁,孝义担当写人生。
公生明廉生威,财务公开透明,村里人心团结,这是村级班子战斗力强的重要原因。为减少开支,他亲自带头创建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人民做好事,挖沟渠,清理河道垃圾,关爱老人。谱写出一曲为人民服务的赞歌。他为人处事、对父母、长辈总是和蔼、热情,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群众诠释着诚信和孝义。
自他任书记以来,__村未发生过一起恶性治安案件,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村庄和谐稳定。他淡泊名利,时刻加强党性修养,以顽强的工作意志去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誓言,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党建工作的好领导,是脱贫攻坚的领头人。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2
__村坐落在大别山深处的__峻岭之中,全村六个自然小组,667人居住在平均海拔800米的大山深处。由于地理环境受限,交通闭塞,信息落后,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实属典型的贫困山头村。
大刀阔斧改革精益求精致
__同志20__年当选为该村支部书记后,看着全村人居住着低矮的土坯房,进出村落全靠步行,户户无长物人人衣单薄…村民被贫穷磨灭意志的现状让郑支书沉痛无比,上任后满怀全村人的信任,迅速组织村民代表发掘贫穷根源,商讨脱贫方案,寻找致富门路。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郑支书游走于各个村民小组共商发展大计,全村党员干部在他的宏伟蓝图面前激昂奋进,硬是在__绝壁之中凿出一条宽2.5米的通村公路并且自筹资金全部硬化。路在脚下,通达天下,怎么让靠山吃山的理念变成现实?怎样利用__独特的高山气候发家致富?郑支书深知致富必须要有属于__自己的产业,先后带领村民代表多地考察,最终选定种植高山绿茶,带领群众开山劈地,新建高山茶园450亩;走访毗邻村落栽种天麻、茯苓、苍术等名贵药材180亩。
整合资源优势团结协作致富
初显成效的__村民渐渐有了主动脱贫的意识,把心底渴望致富的梦想交付给当家作主的郑支书。__属于黄泥地质,茶叶清香可口,采摘的新鲜茶草深受周边茶商青睐,前来收购鲜茶草的商贩络绎不绝,如何将自己的资源优势深加工?如何把闲散的资源整合以来,拧成一股绳赢得更大的收益?郑支书召集__村两委商讨方案,决定新建高山茶厂,并以辖区内鹰棵岩命名注册商标,并率先成立《__茶叶专业合作社》,有了自己的品牌,有了自己的工厂,他深知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力,高薪聘请制茶专家坐镇指导,从鲜茶采摘到杀青制作,从茶叶出锅到产品包装,他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功夫不负有心人,鹰棵岩的品牌多次在全省“信鸽杯”、“鄂茶杯”等茶叶比赛中获金奖,产品畅销武汉、合肥、上海等大中城市。如今的__村民,仅茶叶一项每年就能达到人均2000元的纯收,特别是种茶大户__,每年出售鲜茶和茶叶合作社的分红共计两万多元,种植药材收入一万多元,红灯笼辣椒收入三千多元,难怪__常常自愧说:“当初郑支书让我改粮种茶,我是_无奈才种的,晓得收益这么好,真该多种几亩啊”
致力精准扶贫永远不忘初心
精准扶贫的惠民春风温煦中华大地,__村也同样在这场润物无声的雨露中笑逐颜开。借助高山气候条件和村民传统腌制工艺,__的红灯笼辣椒产业如火如荼的扩大种植规模,面积增加到180亩,产值超过25吨,郑支书以村委会为依托带领166户参股注册《__自强互助脱贫种植专业合作社》,口感香辣、包装精美的红灯笼事业分别以产地销售和电子商务销售模式于一体,订单络绎不绝,产品供不应求;__乘上英山全域旅游的快车,郑支书领着__人探寻渔阳河的传说,揭开渔阳河的神秘面纱,有序开发集高山瀑布、河谷探险、高山滑水于一体的综合性风景区;着眼__村森林覆盖面积广,经英山县商务局牵线引进适合高山种植的山桐子项目也落地生根,全村一期栽种山桐子700亩,山桐梓具有绿化环境,花期观赏,经济效益,水土保持等四大优势,待到桐花烂漫时,挂果收益必然来。
放眼望去,如今的__村组公路全部硬化,家家户户洋楼挺立,庭院错落有致,郑支书一心为民的公仆本色没有停歇,他把目光锁定富足的小康生活,全心全意致力小康村的脚步永远在路上。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宣部认真贯彻落实**学习英雄模范、争当“时代楷模”重要指示精神,在重大时间节点,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广泛开展“时代楷模”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唱响*英雄赞歌,让“时代楷模”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时代标杆,构建起定位精准、多方配合、社会联动的重大典型发布流程,形成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媒体传播矩阵,持续用榜样的力量、楷模的风范带动全社会见贤思齐、积极向上、奋发进取。之前已推出100位“时代楷模”先进个人或优秀集体,“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是第101个“时代楷模”。这也是对广大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的激励。
向“时代楷模学习”,牢牢把握精准。打好脱贫攻坚战,成败在于精准。援宁干部深入推进精准政策,按照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要求,扎实做好了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就业扶贫、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等精准扶贫重点工作。各级党员干部必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贫到点上扶到根上。
向“时代楷模学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援宁干部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培育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意识,培养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技能,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各级党员干部要改进帮扶方式,多采取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等方式,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帮扶项目实施,提倡多劳多得,不要包办代替和简单发钱发物。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先进事迹,牢牢把握精准方略,注重贫困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必将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4
6月30日,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的阿布洛哈村第一次迎来开往镇上的客运班车,全国最后一个具备条件通硬化路的建制村终于通路了。这条短短3.8公里的通村路是攻克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的缩影,彰显党和国家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兑现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决心。
阿布洛哈村三面环山、一面临崖,通村公路要在陡坡、绝壁上施工,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最后一公里所经山体岩层表面极为破碎。但困难再大,也没有修路的决心大。动用直升机空投施工设备、派驻专人蹲点督导、专家进村踏勘、知难而进完成最后一公里“两隧一桥”……为了65户、253名村民,这条通村路耗时一年,建有3条隧道和1座桥梁,成为脱贫攻坚战刻在大凉山的深深印记,充分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绝不是一句空话。
实际上,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许多贫困村都类似阿布洛哈村这样受限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足、产业发展薄弱,似乎摆脱不了贫困的命运。但是,这场人类历规模的减贫事业,就是要致力于扫除所有脱贫盲点。越是阿布洛哈村这样难啃的“硬骨头”,越不会被遗忘,反而会投入更大力量进行帮扶。
精准扶贫、交通先行。如今,随着村道顺利贯通,阿布洛哈村这个因为“直升机修路”而备受瞩目的“网红村”,有望成为金沙江旅游环线的重要目的地。而放眼全国,像毛细血管一样分布在广袤乡村的公路网,正承载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小康之梦,有力促进着资金、技术、产品、文旅等资源在城乡间交流交融。
在当前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就是要瞄准问题,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和超常规的力度,让各种资源汇集成军、夺取全胜。
脱贫致富典型事迹5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特点的方法。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的工资拿出绝大部分来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吗,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了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她们。
在观看张桂梅同志事迹的视频时,我的眼眶就一直是湿润的:当她寒暑假天天走了那么远山路只为了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告知家长孩子成绩很好,只要考上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高中,就能免学费就读时;当她夜晚在手脚关节处涂完治疗风湿的药酒,躺在办公室冰冷、坚硬的条椅上时;当她面对镜头,说出的愿望“我想要再多活两年,把这些孩子送入大学”时,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同为教师,自问难以到达张桂梅同志这样的大爱无私的品德和高尚奉献精神境界。
我们应该学习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和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投入了这场脱贫攻坚之役。早在我在大学时代,我也有幸参加过一次为贫困山村的贫困群众献爱心的公益活动,对贫困有了初步的直观感受,心中萌发出了自己该为此做点什么的真情实感;而在我毕业之后,来到了农村教书,一晃眼,十五年过去了。身体力行的投入到了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将“所想”变为了“所做”,不仅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还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到了扶贫工作。但我所做的一切,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却显得相形见绌了。所以,我们都应以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为指引,再接再厉,努力奋进,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因为我们都知道,消除贫困,需要有你有我也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