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柑普茶的由来典故

阿林

说说柑普茶的由来典故

  自古以来,就有把茶与其他食物一起品尝的法子,而柑普便是其中一种佳品。

  据说柑普茶是良溪村道光进士罗天池始创的。

  罗天池原普名汝梅,字草绍,1805年生于新会棠下镇良溪村,道光六年进士,被誉为“粤东四大家”之一。

  道光廿七年(1847年),罗天池辞官回乡,带回许多普洱茶。

  回乡的当年秋天,罗天池不慎得了感冒,就在书房内边看书边品茗。

  妻子忙用陈皮煮水给他服用,他以为是妻子煮水给他泡茶,于是把陈皮汤倒入茶壶里。

  这才发觉是镇咳、化痰的陈皮汤,倒了又觉可惜,就啜了一口,顿觉得淡淡的陈年桔子皮味和普洱茶混合的香味直透鼻孔,两颊生香。

  喝了几杯,便觉得咽喉舒畅,咳痰少了。

  第二天,罗天池又叫妻子煮陈皮水给他泡普洱茶。连服两天,化痰止咳,觉得心中的郁闷仿佛被陈皮和普洱茶洗了去。

  至此,每喝普洱茶,他都喜欢加上一些陈皮一起泡着喝。

  隔壁的族弟给罗天池送来一些自己种的柑桔。

  他拿起柑子看了看,心想:普洱茶放置的时间越长,越醇厚滑腻好喝,新会柑皮也是放置得时间越长久去痰镇咳疗效越好,如果将这两种结合起来存放,既方便冲泡饮用,也容易储存起来。

  他把柑皮撕开三瓣,然后将普洱茶叶包起来,这样虽然易装茶叶但也易散出来。

  罗天池心想,如果要使茶叶放在柑桔里不漏出来,柑桔皮就不能受到破坏,这须将果肉和核掏空出来。

  于是,他取了一个青黄的柑桔,用刀子将柑桔底部割一小块,把果肉去掉,用普洱茶将空桔皮填充结实,再盖上刚割下来的'柑桔皮,把果子恢复成原状,拿出去晒干。

  风晒干的柑桔皮呈金黄色既干又脆,散发出淡淡的桔子清香。

  为了防潮和不压破柑桔皮,他想起了在云南当地人喜欢用绳索把鸡蛋绑起串起来卖的风俗,就找来稻草,把柑桔茶一个个绑成串挂在书房,还送一些给乡人。

  当然,两百多年前的柑普茶小量制作,只是罗天池个人口味。

  而今天的柑普茶开始商业量产,据说还是因为江门人到福建旅游时,看见当地人在柑橘里装茶,据说是福建的习俗“責年”(粤方言,压岁)用的,意头吉祥。

  因此受到启发,才形成了柑普茶如今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