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说课稿四篇

马振华

师说说课稿 篇1

  【说教材】

  1.本课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真正的英雄》是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它通过里根总统对在航天飞机升空过程中七位宇航员的牺牲的沉痛追悼,表现了人类的伟大的探索精神,表现出我们对未知领域的顽强探索。这种精神,让每个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让他们为之深深触动。同时,从里根总统所表现出的深沉的情感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人类相亲相爱的美德。文章对学生能起到熏陶感染的作用,能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2.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加强对课文的朗读,感受其中思想感情。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类的伟大,科技的进步。 3.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勇于探险的勇气。

  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类的伟大,科技的进步。

  难点:航天飞机和载人宇宙飞船的知识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感性思维活跃,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对这篇具有震撼人心作用的演讲词,教师要给予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使他们能够从字里行间紧紧抓住文章的内涵。在朗读时既读出真情,又读出雄浑的气势。

  【说教法】

  1、朗读法: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讨论与点拨结合法: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给以必要的点拨,如课文中对七位宇航员身世的回忆及人们对宇航员的哀悼花的笔墨较多,航天飞机失事花的笔墨较少。要学习这种详略得当的写法。

  【说学法】

  当今时代是人类知识和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已不再是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让他们学会学习。古人也曾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达到不教”的目标的方法。

  本节课让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共同发展,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学法具体如下:

  1. 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并能快速掌握文章主要情节

  2. 朗读法: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指导学生重点难点的突破

  【说教学过程】

  1、理解、积累“阴霾、迫不及待、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梦寐以求”等词语。

  2、了解悼词的写法,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内容。

  3、朗读课文,领会悼词的感情脉络,体味文章丰富强烈的感情。

  4、品味关键语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欣赏和理解能力。

  根据大语文观的要求,要求将语文课堂与生活、写作联系起来,以深化对文章的感悟,提高学生审美、写作的能力。再联系本文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他们热情参与,团结协作解决问题,并且适当插入写作练习。具体做法如下:

  1. 情景设置法:充分发挥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融于课文之中,体验里根总统当时内心的激荡——对死难者的无限哀悼,对未来毫无畏惧的探索。

  2.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带着感情的朗读,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精髓。

师说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

  《我的老师》这篇课文是西师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写人为主,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典范,体现了第二学段到第三学段的过渡,既是对学生学习简短篇章的提高,又是为以后学习长篇文章打下基础。课文选自著名的作家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课文由春天的风筝引出对小学历史老师的回忆,从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的情景来刻画了一个热爱生活的幽默乐观敬业的老师形象,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深深的敬佩之情。本文是一篇很好的身残志坚的教育文章。整篇文章充满激情,文笔优美。正印证了作家本人说的"作家要有能点燃别人心灵的激情之火。"正是他的文章也点燃我们学习的激情之火。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第三学段的阅读和习作要求,品读文章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运用于习作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有一定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我制定了以下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

  1 复习巩固生字词,并随文理解。

  2 通过品读探究重点段落,感受老师的人格魅力,激发我们对老师的敬佩。

  3 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和写作的顺序,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并进行片段练习。

  三、。 说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老师的人格魅力和作者情感。

  2 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进行片段练习。

  四、说教学方法:

  课文本身激情飞扬和文采优美,那么演绎激情与心灵碰撞将成为本课堂的'主旋律。

  1、激情品读法:情发自心,只有心灵产生火花才有感情流露,阅读是情感的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

  2、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结合法。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探究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自主探究是合作探究的基础,既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也体现学生的合作性,也演绎了学习的激情。

  3、角色体验法:只有真实的体验得到的感情才是最真切的,通过角色互换体验,让学生实现真正和文本对话,和人物对话,和作者对话。

  4、片段训练法:语文的工具性就是要通过阅读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安排片段训练,正是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学以致用。

  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恰如其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激情,和学生一起演绎作者的激情。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 "上节课我们从课堂上认识了一位残疾的历史老师刘老师,他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这问题的设置目的是复习上节课感受的刘老师的形象。学生通过回答朗读,温故而知新,为本节课堂做感情铺垫。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上课 幽默 乐观 敬业

  2、回忆上节课感悟老师形象的方法,并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归纳为:

  抓住重点词句激情品读

  角色互换体验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总结归纳方法是理论知识的提高。

  3、"这样一个残疾的老师,他却演绎了生命的激情。今天我们将和同学们再次走进他的心灵,却探询老师内心世界。让我们再次读课题——我的老师".

  我用充满激情的导入将学生带进文本,这样的设计既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对老师在外貌上有个初步的印象,为后面品读课文打下感情基础。而且还检查了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的学情而可以作出适当的调整。

  (二)、品读课文,感受老师形象。

  1、同学们,看春天来了,引读课文描写春天的语段(用课件展示:北方的冬季漫长而又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在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感受引出刘老师放风筝的部分。

  朗读优美文段是对语言的积累,也是享受祖国文字的优美,使语文真正姓"语".

  2、"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放风筝的部分。说说你心中的刘老师是什么样?"

  这是引领整堂课的线索,我牢牢抓住这条线索,带动学生去品读,去感悟文章内容,和刘老师一起放风筝,和作者一起走进课堂,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把书读厚,读透。

  A、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运用学过的批读课文的方法,把你独特的感受批注在课文中。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也体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阅读要有自己的感受的目标,也体现阅读的层次性。

  B、 同桌交流,感受老师形象。

  这一环节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训练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感受老师的形象。

  C、合作探究,感悟老师人格魅力。

  六、说板书:

  上课 敬业 乐观

  我的老师 敬佩

  放风筝 热爱生活

  好的板书是课文浓缩的精华,使人一眼就明白文章的主题和这内容。我的板书从三个方面概括老师的形象,一目了然。

  七、说作业设计:

  1、写片段《我的老师》

  2、读苏叔阳的《理想的风筝》

  3、魏巍的《我的老师》

  4、读"跪着教书36年的老师"的故事。

师说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师说》的第一课时。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应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同时要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据此我从语文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了《师说》一课的的教学方案,现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板书、教学反思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分析

  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

  《师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所选文章均为唐代散文,在单元说明中编者就指出,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提倡质朴的文风,注重反映真实的社会人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师说》正是韩愈反对骈文浮靡文风的创作实践的代表之作。本文的文言现象比较典型,而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而指导学生学好本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①通过点拨、归纳,使学生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记诵积淀。

  ②初步感悟本文的语言美、思想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质疑、讨论和教师的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使语文课堂更具开放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通过感知文本和课堂探究,使学生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以上教学目标定位于文本本身的品味感知和记诵积累,重视欣赏文本而轻篇章的琐屑分析。我认为,语文教学要教出语文独特的美感来,教师要敢于根据自己的理解教课文,要善于品味教材,因此我在品味《师说》时品出了本文的“三美”(本教案后面附的全文教学构想中可以看到三美包括的具体内容),期待在教学活动中和学生共同品尝。

  3。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教学重点:品味感知,欣赏积累

  ②教学难点:积累文言知识

  二、学生状况

  处于高一下期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高中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始终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而学生目前对文言文的学习还存有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有很多学生对文言文都不感兴趣,所以,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现状开展教学活动。

  三、学法指导

  ① 诵读法

  本课时第二个环节安排了听录音范读和师生齐读。在进行名句赏析和第一段的赏析时都运用了此法。

  ②提问法

  这是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等方式解读课文,学会质疑。本课时在进行第一段赏析时就让学生采取自编问题的方式解读课文,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③讨论法

  在本课时的第五个环节中特地安排了学生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以上主要介绍了本课时运用的三种方法,其次还运用了圈点法、练习法等常用学习方法,这里就不作介绍了。

  四、教法运用

  ①情境教学法

  无论是自然美还是社会美,不入其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强烈感受和尽情想象,不能领略作者的情怀。在本课时的第一个环节——导入设计中,本人就通过两个小故事把学生导入到《师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氛围中,引导学生去感知《师说》一文中的思想美。

  ②点拨法

  在本课时赏鉴名言的环节中学生进行翻译时,教师需适时针对关键词语、句式进行点拨排除障碍。在学生就能者为师的观点展开讨论时教师一样要点击要害,启发学生思维。

  ③归纳法

  从高一上学期开始,我一直注重指导学生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例如《师说》第一课时讲解古今异义词便运用了归纳法。

  五、教学程序分析

  (一)导入设计:(5分钟)

  1。导语(由名人和老师的故事引入):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教师。一个没有教师、没有知识的社会,不过是一片贫瘠的荒漠。在中国历史上,凡见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尊重教师。下面请听两个小故事:

  ①程门立雪(内容略)

  ②秦始皇拜荆条(内容略)

  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师;千古帝王,莫不有师。”《礼记·学记》中指出:“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意为: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之后,教育才能得到重视,教育得到重视后人们才懂得努力学习。三者的关系互为前提。教师受到尊重意味着人们重视教育,人们接受教育就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懂得更多的道理就会重视学习,尊敬老师。如此良性循环,古人对其认识是相当深刻的。那么我们作为今人,又该如何认识呢?今天,我们来看看一千一百多年前的韩愈当年对我们说了些什么?希望每位同学在学了《师说》之后都能重新思考,在自己该如何尊师重学的问题上用行动作出最正确的回答!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3分钟)

  1。作者简介:

  韩愈,河南河阳(今孟县) 人,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任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上,他提出“文以载道”“ 文道合一”的观点,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倡导者,被列于“唐宋八大家”之首。

  2。写作背景简介: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师说》写于公元802年,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韩愈写本文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可用投影形式将其原文介绍给学生)由此可见,韩愈针对当时的弊俗写了此文,在那个时代,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不平则鸣,勇气可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著名的文章《师说》。

  (三)朗读正音,初步感知(8分钟)

  1。听配乐示范朗读,然后老师强调读准下列字音。(字音可用课件展示) 句读.du 无长.zhǎng无少 或不.fǒu焉 近谀.yú 郯.tán子 苌.cháng 弘 老聃.dān 蟠.pán 经传.zhuàn 贻.yí之

  2。 师生一起朗读。

  (四)点睛名言,鉴赏语言(5分钟)

  1。要求学生找出在学习本文之前似乎听说过的出自本文的名言。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学生试着翻译名言并背诵。

  (五)总结本文的重要古今异义词(3分钟)(通过做课堂练习题的形式解决,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口头抢答,然后在书上做重点标记即可。)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意思:

  1。古之学者必有师 ..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3。吾从而师之 ..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5。今之众人 ..

  6。小学而大遗 ..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8。句读之不知 ..

  1。学生先齐声朗读本段一遍。

  2。由学生针对第一段的七句话自编简答题领会文章内容。

  (1)教师示例:针对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以提问:“老师的作用是什么?”

  (2)要求:①要使所问答案与我们划定的课文语句一致;②问题要有启示性;③题目的文字要简练。

  (3)在前面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总结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教师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师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学者必有师”。

  择师的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老师点睛本段重要实词、虚词和句式

  (1)重要实、虚词:师、道、受、乎、也(明确在本段中的意义和用法)

  (2)重点句式: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句判断格式为:“??者,??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此句判断格式为:“??也”)

  4。关于能者为师的讨论

  作者在本段中总结出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你怎么看待作者提出的能者为师的这个观点?请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师说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Good morning,everyone.I’m Yang Hong-xia. I’m from Wangsi primary school.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英语》第八单元第一部分,也就是15课。本课主要学习用How many…来询问和表达人的数量。在前一册教材第6单元,孩子们已学习和掌握了用How many…来询问和表达事物的数量,本课只需在此基础上扩展到询问和表达人的数量,引导学生将旧知识作一些迁移、重组,难度不会很大,而且本课的内容十分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性的调动。

  二、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目标》提出基础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结合这一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1、能听会说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及其回答。

  2、能听、说、认读单词manager、family、people.

  技能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好习惯,指导学生熟练应用本课所学的语言和知识进行日常交际,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游戏、表演对话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在特定语境内领悟和使用语言交际的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本课的句型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There are…对培养学生的会话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能听懂会说句型及相应回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How many后应该接名词的复数形式,以及对集合名词的people的理解及运用。

  四、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本课教材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在语言情景中感知、理解英语的意义。

  2、主体参与法:通过大量的二人、四人小组操练,给学生更多动脑、动口的机会,体现主体性。

  3、活动教学法: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在学法上,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上,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迁移法。

  五、突破重、难点的关键、

  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组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在活动中巩固运用新知。

  六、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相关图片、师生自备全家福、录音机、胡须、拐杖等相关道具。

  七、教学程序

  教学目标的确立,教法学法的设计,最终要在教学程序中体现。因此,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结合学生的认知状况,我打算用以下五个教学环节来完成本课的教学。

  ㈠组织教学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仍然爱唱、爱跳,一开始上课就让他们学习语言或者复习语言对他们来说是枯燥的,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一上课进行简单的师生问候以后,我便带领学生进入了听音动作这一环节,结合本册教材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动作:stand up、sit down、run、walk、dance、jump、sleep、turn left、turn right、turn back、go ahead.这样既复习了所学语言知识,有调节了学生的情绪,是学生以昂扬的激情参与到教学的下一环节。

  ㈡复习旧知,服务于新知

  现阶段,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缺乏良好的环境,所以课前花一定时间复习旧知,符合"积少成多,滚雪球"的语言学习规律,本课设计的复习内容也有利于新知的学习、掌握。

  1、在学生进入到了英语学习的状态以后,我便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从1—20进行报数比赛,对报数速度快而准确的小组进行鼓励。

  2、接着,联系数字和名词复数,听口令做事:listen repeat and do T:show me two books hree pens five pencilsone bag……学生拿出实物并重复two books hree pens five pencilsone bag……

  3、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结合学校教学条件,利用拐杖、胡须、工作服等道具将班上几个同学扮演成不同的角色,首先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是grandpa,他胡子花白,拄着拐杖,穿着医生的服饰,孩子们一口就能叫出grandpa,也有孩子可能会说doctor,这时老师就引导他们说出This is my grandpa.He is a doctor.最后依次引出grandma、dad、mum,因为有了前面的经验,学生一定能顺利对出现的人物进行介绍,这样的复习,孩子们怎么会不被吸引,怎么会不快乐,复习效果又怎能不明显呢?在孩子们还沉浸在复习旧知的快乐中是,最后一个小演员"manger"出场了,他西装革领,手提公文包,学生一看就知是个老板、经理,这时也开始了我的新课教学。

  ㈢学习新知

  新知教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单词教学

  manger的教学通过形象展示,模仿跟读,游戏操练、小组练读、个人展示读等几个步骤完成。

  People是个集合名词,在教学时,我会用各种人物形象的图片进行教读,在学生读准发音,明白意思的时候,我会引导学生数数one people 、two people、three people,并与其他名词数数作比较,让学生理解people是个集合名词。

  2、句型教学

  接着单词people的教学,我用图片趁机引入句型: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学生会很快答出There are five.接着,我利用教室内现有的教学资源,请一些学生站起来,并向其它同学提问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在不断变换人数进行几次操练后,我再问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classroom?在学生作出正确的回答后,我出示一张关于小龙家庭的图片,图片上显示的是一座非常漂亮的房子,客厅里挂着全家福,孩子们一看就知道是小龙的家,此时,我趁机介绍This is xiaolong’s family.A happy family!并引入family的教学。在学生明白family的意思并掌握读音的基础上,我再指着小龙的全家福问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通过前面的复习铺垫以及多次感知,孩子们已经很容易就能说出答句。这时,我再拿起班上一个同学的全家福问: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在他作了There are five.的基础上再引导他答出具体的家庭成员my grandpa、my grandma 、 dad、mum and me,这样 在一部分学生能快速正确的回答后,我出示自己的全家福,引导学生向老师提问。"good、very good、beautiful、how clever……在这样的鼓励下,相信孩子们一定会争先恐后的向我发问,于是我再请一两个小老师上台教读,实现师生角色互换,最后一起向我发问:Miss Yang,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心灵和感情的再次交流。

  ㈣操练、巩固

  就此完成新知的教学,但语言的内化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此教学的下一环节便是句型操练,句型的操练我采用机械操练和趣味操练相结合。

  机械操练的形式主要有听录音跟读、师生问答、男女生问答、个人问答、小组练习、同桌练习等,充分采用由群体到个体再到群体的教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多角度的练习,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操练当中,给学生以指导,体现教师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地位。

  趣味操练主要在机械操练的基础上进行,利用实物投影仪请孩子将自己的全家福展示给大家。这个活动是这样来开展的,请一个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上台展示照片,全班同学向他提问: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在他作了There are five,my grandpa、grandma……的回答后,他再点出好朋友的名字问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这样,通过一个"开火车"的游戏,以及work in pairs等多种不同方式的操练巩固,使学生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中,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㈤运用拓展,深化新知,发展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在教学的结束部分,我设计了一个"小调查"活动,发给每个同学一张调查表,让每位同学当一名小记者,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询问别的孩子家里的人数,以及各家庭成员的职业,并填入表格,进行统计。在此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非常有必要请一名学生配合在班上做示范,如:T:Hello,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S:There are five, my grandpa,my grandma,……T:What’s your father?S:He is a doctor.让全班同学特别是学习能力稍差的同学能有模仿的对象,最后将调查结果再班上作展示。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语言的教学原则"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着力创设各种语言情景,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口语交际的能力,通过听、说、演、做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他们大胆的说,不忽视任何一个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在每次练习和活动中,及时给学生表扬和鼓励,并在小组荣誉栏作记录,把英语学习和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八、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会给学生美的享受,给学生书写起示范作用。我这样板书浓缩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新课内容一目了然,对教学内容有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