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经济责任审计述职报告范文

张东东

  经济责任审计述职报告1

  根据组织安排,我从2xxx年8月开始担任中国共产党市委书记,负责市委的全盘工作。上任初期,全市经济发展面临增速缓慢,结构不合理等较为严峻的形势,社会各项事业在困境中寻求发展。五年来,面对发展的巨大压力和重重困难,在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主题,我和常委一班人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以强烈的发展意识和进取精神,认真总结工作经验,集思广义,确立了“工业兴市”和“建设中等城市”两大目标,提出了实现伊宁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思路,制定出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分工负责,强化落实,攻坚克难,励精图治,扎实工作,积极推进确定的经济发展工作措施的落实,我市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呈现了持续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现就五年来的经济工作简要述职如下:

  经济工作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五年来,我们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开拓进取,重点围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xx年至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完成19.5亿元、20.55亿元、22.95亿元、28.02亿元,同比增长8.5%、7.7%、11%、13.6%;财政收入分别完成15911万元、17952万元、20599万元、22927万元,同比增长13%、12.8%、14.74%、11.3%;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分别为:3.4亿元、4.25亿元、10.5亿元、16.1亿元,同比增长66%、25.42%、20.4%、37.87%;20xx-20xx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16亿元、4.7亿元、6.6亿元;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194元、5558元、5696元、6046元,同比增长6.7%、13.67%、2.5%、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645元、2774元、2982元、3159元,增长103元、129元、208元、261元(不含从伊宁县划入的两乡)。经济领域里的重点工作五年来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经济工作履行职责、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五年来,我按照州党委、政府针对伊宁市先后提出的“要加快出口加工基地建设,成为伊犁河谷功能完善、辐射性最强的区域经济中心”和“在城市规划上,要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市区建设要沿伊犁河两岸发展,打造伊犁河两岸城市风景线,构建现代化城市的基本框架,做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发展定位和“要突出四个增长极,推动奎屯“金三角”经济区、伊宁经济区、霍尔果斯口岸经济区和新源经济区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突出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极中之极的地位,着力引进上规模、起点高的工业项目,提高园区工业化水平”的`总体要求,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强力推进“工业兴市”和“建设中等城市”两大战略,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标和任务。主要体现在:

  一、实施“工业兴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加快工业聚集,全力构筑“工业兴市”的发展平台

  以合作区为龙头,乡镇工业为补充,紧紧依托河谷优势资源和中心区位优势,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从20xx年的2.3亿元增至20xx年的4.76亿元,增长1倍以上。其中,合作区工业实现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一个以农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为主体,以毛皮、肉禽、粮油、乳业、饲料、亚麻加工和果蔬贮藏加工为重点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正在建成。天山乳业、阿旺都食品、金鹰亚麻、天一实业、德汇伊犁天药、安琪酵母、旭峰制药等一批龙头企业相继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绿色食品、轻工出口产品加工、生物制药、建材、造纸、麻纺六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得到培育和壮大,形成了一批新的城市经济增长群。启动乡镇工业区1.4平方公里,实现了合作区工业与乡镇工业的各有侧重、梯度发展。

  二、拓展合作区的发展空间,提高合作区的承载能力

  为加速提升合作区作为伊犁河谷工业发展的第一平台建设,我们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举全市之力,加快合作区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将汉宾乡、巴彦岱镇、英也尔乡的税收划归合作区征收使用,并且从市财政挤出部分资金支持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目前合作区建成区面积已由20xx年的1.6平方公里拓展到20xx年的4.71平方公里,是建区前9年的总和的2.9倍,完成了沿路水、电、暖、通迅等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大型项目的入区能力。共引进项目56个,其中工业项目41个;引资17.8亿,相当于前9年5.45倍。

  三、以招商引资工作为主线,重点加强项目建设

  明确招商定位,围绕支柱产业的发展,大招商、招大商;继续实施高位推动,对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由主要领导或主管领导亲自牵头抓落实,各部门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合力推进;改进招商方式方法,采取阵地前移、项目推介、网络招商、会展招商等灵活多样的措施,实现由依靠优惠政策招商向依靠优质服务招商转变,由全民动员、广泛出击招商向群策群力、专题定向招商转变,由单独招商向立足区域、联手协作招商转变;由中小项目一起抓向大规模、高耗能、高科技的立市财源型项目转变;突出重点,把招商引资的主要精力放在立足河谷优势资源,对城市经济辐射。

  经济责任审计述职报告2

  首先,诚挚地欢迎区审计局、审计组各位领导和同志来我局对我进行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审计。下面,按照审计组要求,我将20xx年至20xx年人局长以来的工作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一、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一是以两项督导评估为契机,争取财政投入按时足额到位。20xx年以来,我们以迎接省、市两项督导评估为契机,积极向区委、政府领导反应教育的困难,使得我区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区财政对教育的预算支出做到了优先考虑、尽力保证、只增不减。光20xx年-20xx年,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累计达到2.95亿元,年均增长12.56%,其中20xx年教育支出占到同期财政支出的32.48%,确保了教育经费的“两个比例”、“三个增长”。

  二是大力兴办民办教育。为有效缓解公办学校的办学压力,我局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办学,致力发展民办教育。近年来,由民营企业投资8000多万元办起了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如铂金玫瑰幼儿园、恩雅幼儿园投资都在500万元以上。目前,全区民办学校(幼儿园)总数达到64所,在校学生(幼儿)达到14000多人,民办教育成为区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是多元投入强硬件。为把公办学校做大做强,我局采取多元投入的形式全面改善公办学校的硬件设施。20xx年以来,吸纳社会资金1560多万元,完成了12所薄弱学校的改造任务,彻底消除了D级危房。二、三、四中3所高中学校通过银校合作、社会赞助和教师集资共筹措资金8000多万元,建好了学生公寓、食堂、科教楼和体育馆。城区教育布局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投资600多万元的先锋学校、娄底五小等项目建成后,城区大班额的紧张局面可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二、围绕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各项改革。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区以小财政办出大教育,改革创新是活教之源。

  一是课程改革创特色。我区财政虽小,但通过率先课改创新教育特色。20xx年,我区作为全省第一批新课改实验区,局里就优先安排了60多万元专项资金,对3000多名教师进行了通识培训,组织近300名青年骨干教师外出学习交流课改经验,先后有12个课题在国家、省级立项。体育教育、校园文化、血性教育、家庭教育等校本教育独具特色。20xx年,全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场研讨会在娄星区召开。20xx年,娄星区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近3年来,有21名教师在全国、全省各类教学比武中获一等奖,89名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竞赛中获一等奖,我局连续3年荣获教育部主题教育活动集体一等奖。成人学校坚持市场导向,致力培养技能型农民,目前已有3所成校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性成校。

  二是人事改革添活力。我区财政虽小,但通过“精兵简政”激发全员活力。从20xx年起,全面实行教职工聘任制、行政干部竞聘选拔制和全员绩效工资制,彻底打破了“铁交椅”、“大锅饭”和“终身制”,切实增强了行政干部和教职员工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效率意识。目前,全区共待岗培训教师580人,转岗分流教师32人,并全部清退代课教师和临时工;全区106名局管干部全部通过公开竞聘产生,30名优秀教师走上行政岗位,24名原有的行政干部被转岗分流。

  三是体制改革提效益。我区财政虽小,但通过体制改革提高资金效益。20xx年,我局在全市率先建立了教育资金管理中心,这不仅大大缩短了教育资金的运转周期,而且大幅节约了公务费支出成本,切实提高了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20xx年全区中小学校的公务费支出只有313万元,比20xx年的1062万元节减749万元。同时,为有效减少教育管理层级,节省行政成本,20xx年至20xx年,我局采取先行试点、分期分批的方式,在全省率先撤销了乡镇办事处学区,原学区的管理职能由所在地中学或中心小学承担,45名行政人员重新回到教育教学第一线。

  任职以来,我尽职尽责,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工作中求稳意识重和机关制度建设抓得不紧,还存在少数干部职工拖沓散慢现象。今后的工作中,我会逐步克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解决,以更进一步推动工作,加快全乡的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