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员工述职报告

秦风学

  20xx年3月,我技校毕业,同年分配到16车间钳工组工作至今,在一线钳工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18年,在长期的工作实践和不间断的学习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的钳工,出色地完成各项新机试修、各类工装夹具制造和装配工作。现仅就20xx年—20XX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掌握的本工种技术理论及应用

  钳工几乎完全手工操作,对工人的手上功夫要求比较高,虽说机床加工可以完成绝大多数的工序,但仍有部分工作需要手工操作,所以锉削钻孔刮削研磨等操作仍是钳工必须的基本功。

  我锉削可以达到平面度0.015mm(面积50×100),如果加刮削与研磨工序面积可以达到500×500。

  配套件间隙可以控制在0.015mm以内。

  钻孔位置精度可以达到0.05mm,攻丝精度可把握在h6,针对不同的材料,这需要对丝锥的前角后角进行修磨,同时选用对应的润滑液。

  工装夹具的制造是xx车间钳工一大特色。正确理解设计意图,保证工装夹具的形位公差和技术要求是一个优秀钳工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这方面正是我的特长。工装夹具的装配不是简单垒积木,装起来就完事,必须完成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这就要全面检查各零件,是否达到应有的制造精度?组装后能否完成工装夹具的`功能?为此我经常与设计者、工艺员沟通,了解设计意图,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调整公差修配尺寸。为满足设计要求,有时到主修车间借来产品试装试用,直到完全满足工装夹具的修理功能。经我装配的工装夹具基本没有返工的。

  在其他精密修理方面也是我的特长,有此类问题调度都习惯性的来找我解决。

  二、技术培训情况

  本人特别重视专业理论的学习,经常学习《机械工人常用计算》、《金属加工冷加工》、《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夹具设计与制造》,甚至简单的机械英语,因为xxxxxx工装夹具有原版英文图样,需要对英语有所了解。凡是工厂有业务方面的培训我都积极参加。平时工作过程中,经常与同事、技术员交流甚至争论,互相学习,相互吸取长处。

  三、完成工作任务情况

  20xx至20XX年完成定额工时1.8万多小时。完成飞机发动机各类工装夹具任务共约2100多项。接收临时急难任务130多项,很好的保障了工厂生产进度的持续进行。

  四、解决生产(工作)难题、技术革新等情况

  (一)自制夹具挽救一批即将报废的涡轮锁片。

  去年上工序不慎将一批(600件)半成品钩头锁片的垂直度加工超差0.05-0.10mm,图样要求垂直度小于0.02mm,按图样检验,理应报废。技术员找到我问我有没有办法解决。经过两天琢磨和试验,我终于设计制作出一套小夹具,用来矫正锁片垂直度,可以把钩头锁片的垂直度调校至0.01mm-0.02mm的范围内。最终以报废5件的结果挽救了这批锁片,为车间挽回经济损失达30多万。

  (二)巧去断螺栓

  xx车间在修的xxxxxxx在分解装配过程中经常遇到螺栓折断问题,主修车间委托我们车间取出,车间指定我来处理此类问题。我观察发现螺栓折断的主要原因是锈死,螺栓与螺丝孔锈在一起,拆卸时大力反旋将螺栓折断,也会遇到装配时,不按规定扭矩旋紧螺栓,因扭力过大造成螺栓折断,偶见使用不正确的工具造成折断。新型发动机的备件工厂是没有的,所以必须要去除出来,同样给我的工作时间是按小时计算的。遇到的此类问题多了慢慢就累积些经验。

  对于锈蚀螺栓我经常使用以下方法去除

  1.按常规去除方法,在锈螺栓、螺母、螺柱等滴上煤油,待煤油渗透一会儿后便可拧松。

  2.采用上述方法仍然不行时,可将米醋(或醋精、老陈醋)倒进容器内放在火上煮沸,然后用铁勺浇在生锈的螺栓上,稍等片刻,用榔头轻轻敲击,便可将生锈的螺栓、螺母或螺柱拆出。

  3.还可用稀盐酸涂抹在锈螺栓上,拆卸会更方便。

  以上这三种方法能起到去除锈蚀严重的螺栓的效果,取出断螺栓后要修整损坏的孔螺纹达标。

  对于不是因为锈蚀原因折断的螺栓,首先用小手锤子和样冲配合反复震敲、松一点、回一点直至去除下来。如果不行就先钻掉,再回孔螺纹。也可采用电火花打掉断螺栓再回螺纹的方法。去除断螺栓是我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所以多写了一下。

  (三)改进阳极化夹具固定架的焊接工装

  多年前我制作的焊接工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焊接完成后取出组焊件不宜的缺陷。取出时需用螺丝刀撬取。分析原因是我在制作时只考虑了个零件的位置安排,未注意焊接变形导致。去年我重新设计制作了一套焊接工装,改变原卧式设计为立式,并减少了焊接工装结构件数量,立式设计优点是组焊件可以两面对称焊接,减少了固定架焊成以后的变形量。经多批次使用,效果很理想。

  工作的过程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实践提升自己技能的过程。新技术、新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不断的加强业务学习,与时俱进。才能继续提升个人职业技能。

  社会在发展,技术在革新,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在工作中将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时刻关心技术和维修工艺的变化和发展,使自己的技能达到更高的水平。今后,不但要积极参与技术革新活动,而且应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我将知难而进、扎实工作,胜任更高的工作职责,为工厂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