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教育办公室的亲切关怀和全面指导下,我们福山小学紧紧围绕“办一流农村小学”的办学目标、“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和“硬件要硬,软件更硬”的办学理念,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依法治校,科研兴校;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努力使德育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系列化;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注重在“选好切入点,夯实关键点,形成合力点”三个点上做文章,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取得了高新区中小学春、秋季田径运动会总分均为第四名;舞蹈《五月的风》、课本剧《夏洛的网》被推选到市里参演;教师有15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报刊发表或获奖;省级课题《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研究》顺利结题;新教育实验全面展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三段”式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并获得了莱芜市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莱芜市少先队“特色工作奖”,莱芜市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莱芜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学校等荣誉。
一、选好切入点,致力创特色
几年来,学校在强调抓好三级课程的基础上,以学校课程为切入点,下功夫,做文章,使课程能最大限度地彰显学校文化,体现人文内涵。
1.学校课程呈现系列化。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年龄、学习和生活实际,引导科任教师积极研发适合本年级学生学习研究的学校课程。如体育课程,一年级是蛙跳,二年级是健美操,三年级是巧转呼啦圈,四、五年级是花样跳绳;又如艺术课程,低年级是幸福刮画,中、高年级是快乐剪纸;再如阅读课程,一年级开发了《丛林故事》,二年级开发了《犟龟》,三年级开发了《绿野仙踪》,四年级开发了《时代广场的蟋蟀》,五年级开发了《夏洛的网》等等。系列化的学校课程适合学生实际,适合当地实际,开阔了学生眼界,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兴趣。
2.学校课程呈现校本化。设计学校课程要着眼于本校本土,要根据当地实际,培养学生为百姓服务的思想。因此,学校要求各年级教师在研发学校课程时必须着眼于校本化。如我们开发的校本课程《可爱的莱芜,我的家》、《手工制作与花样跳绳》、《美术技法与剪纸艺术》等都能够体现出学校课程校本化的特点。为了更好地铸造学校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该校根据师生的兴趣和特长,梳理出十几个活动项目:器乐、舞蹈、书法、五谷粘画、武术、花样跳绳、科技制作、剪纸、礼仪、课本剧编演等,然后相应地把师生分成若干小组,利用每周二、周四大课间时间,按照“走班”形式组织项目活动演练。
3.学校课程呈现特色化。学校在强调学校课程系列化和校本化的同时,特别重视特色化课程的研发。福山小学位于万福山下,广阔的万福山岭就是学校课程丰厚的研发资源。从20xx年春开始,学校瞄准了“开展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德育教育”这条特色发展之路,积极倡导师生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开发特色化的学校课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两年集体智慧和汗水的付出,终于形成了今天具有我校特色的奇石、根雕、树叶粘贴画等艺术课程和中草药课程,得到了市局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学校课程的研发和实施,不仅没有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反而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特色发展。目前,我校全员学生既能够巧转呼啦圈、花样跳绳,又会刮画和剪纸艺术;所有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有的会舞蹈,有的会弹古筝、电子琴,有的会表演课本剧,有的会说相声,有的会武术,有的能踢足球……学生的个性特长带动了学校的艺体发展。在高新区历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我校的运动健儿人人拿奖项,个个创佳绩,像刘慧悦、吕昌丽等同学,每项成绩都列高新区第一;在高新区历届艺术节比赛活动中,我校的舞蹈节目均获得一等奖,并被推选到市里参加表演,如《五月的风》、《床前明月光》等。学校丰富多彩艺术体育活动,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学校的飞速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二、夯实关键点,师生共成长
学校要发展,教师成长是关键。福山小学培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目标是:一年合格,三年优秀,六年成能手,九年做名师。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夯实“教学科研”这个关键点。几年来,学校把教科研工作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牢牢地抓在了手上,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比赛活动,以赛兴教研,以赛促成长。当下我校的教科研工作俨然已经为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引擎动力和坚实的杠杆,引领我校在百舸争流中长风破浪,直挂云帆。
1.以活动促进教研。针对师资队伍年龄两极分化现象,学校积极实施“青蓝工程”,组织开展教师结对子活动,师傅带徒弟。每学期对师傅和徒弟考评,成绩进行捆绑纳入考核。这样,老师们教学科研的自主能动性得到了大大提高。为配合青蓝工程的实施,学校每学期都开展教学月活动,组织教坛新秀评选、电子白板使用技术比武、教学设计比赛、优质课件评选等,以活动促教研,推动教师不断成长。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学校共有20余篇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有2人德育教学课例被推送到了省里。
2.以课题带动教研。学校积极实行教研课题带动战略,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路子,自20xx年开始,分别有两项省级课题和一项市级课题立项。其中省级课题“小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于20xx年1月顺利结题。通过课题实验,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越来越强,学校的教研氛围越来越浓。许多年轻教师通过课题研究这一载体,坚持自主发展,专业化发展,已经逐渐成长起来,如朱丽老师成了莱芜市新教育实验榜样教师、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个人,李慧老师成了莱芜市优秀班主任,郭奉霞老师成了莱芜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刘志峰、李凤芹、沈明、何维波等老师撰写的教学论文均在省级刊物发表或获奖。
3.以教模深化教研。自20xx年起,学校在新教育实验下,开始注重教学模式的研究,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三段式”即“自学——互动——训练”自主课堂学习模式,通过出示“自学单”、“学法建议”等环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问题在学生的自学中生成,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解决。孩子们通过登台展示、小组辩论、角色表演等形式,把课堂演绎得生动活泼而更富有情趣。教师在互动的过程中只当配角,只起组织、引领和点拨的作用,凡是学生通过自学能会的教师不讲,凡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理解并掌握的教师不讲,凡是学生中的小老师能辅导、让其他同学明白道理并会解决问题的教师不讲。
在训练阶段,教师一般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先提出基础性的训练题目,让几乎所有的学生能够根据当堂所学自主解决。然后再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帮扶的方式去解决。拓展性的题目帮助学生开阔了眼界,打开了思路,把孩子们的思想带到了书本以外的天空,带到了教室以外的精彩世界。在20xx年4月高新区教学特色展示活动中,我校的“三段”自主课堂学习模式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肯定。
三、抓好结合点,实现新跨越
作为莱芜市首批新教育实验学校,我们牢牢抓住“新教育实验”这个结合点,致力实现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跨越。
1.与黎明共舞,开启新的一天。学校积极推行“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学习生活方式,在深入研发晨诵课程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晨诵课教学。如在晨诵内容的设置上,语文组通过不断探索,逐步开发出了一套适合孩子们诵读的晨诵课程序列。如围绕“春天”这个主题,一至五年级分别开发了“春暖花开”、“踏春”、“春天儿童诗”、“春天古诗词”、“我和春天”等课程。这样,每次晨诵就不再是单纯的诵诗,而是教师带领孩子们穿越一个个五彩缤纷的季节。晨诵课程的每一次穿越,都成了孩子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成长历程。
2.构筑心灵港湾,让梦想从这里起航。完美教室强调让每个生命在教室里开花。作为新教育人,就应当守住每个孩子的心灵,把每一间教室都缔造成为一个完美的“生命场”,让用爱播撒下的种子在每一个纯真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此,我们主要在构建班级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班级文化、研发班本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入研发。如五年级朱丽老师的“小竹林班”提出了这样的口号:我们是竹林中一棵茁壮成长的小青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她希望全班学生都要有竹子精神,做一棵名副其实的“小青竹”。二年级李慧老师结合“七色花”班名,开发了人与自然课程——“花之物语”,共分四个篇章,即“春暖花开”、“百花吐艳”、“金秋硕果”、“凌寒傲霜”。她带领学生穿越四季,指导学生认识并掌握一年四季花种及其生长规律的同时,也教会了孩子许多做人的道理。
3.沐浴浓郁书香,谱写华美乐章。师生共读共写是落实新教育实验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为此,学校领导积极带头,采取措施,扎实推进。借助家长的鼎力支持和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建设班级图书角、构建书香家庭模式、以赛激发阅读热情等途径积极推进共读共写。目前,“读书小明星”、“读书型教师”、书香家庭等成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自觉追求。
一年多来,学校新教育简报《与梦一起飞》已出刊7期,刊登教师研究性论文、随笔、校园快讯等150余万字;教师撰写的教育日记已达400余篇360余万字;各班积累的写绘、读后感均达到120期以上。各班师生在共读的基础上,都分别创编了课本剧。小竹林班创编并演出的课本剧《夏洛的网》,在高新区20xx年阅读展示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孩子们精彩的演出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总之,自20xx年5月份启动新教育实验以来,全校教师经过不懈努力,用聪颖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一个个美丽而又隆重的庆典:20xx年10月26日,高新区新教育实验研讨现场会在我校成功举行;12月2日,在莱芜市教学工作表彰会上,我校被评为莱芜市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12月28日,在全市新教育实验阶段性总结大会上,我校作了题为《向着明亮那方,追寻教育梦想》的典型发言;20xx年7月,在全国新教育年会上,我校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学校,朱丽老师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个人。全国小学生学习文摘、山东体卫艺教育、山东教育报、莱芜教育、莱芜日报、鲁中晨刊、莱芜电视台都分别对我校的新教育实验作了详细的宣传报道。
站在新一学年的起点上,我们福山小学将继续在安全教育、师德建设、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校本课程研发、教研教改、体育艺术“2+1”、新教育实验等方面狠下功夫,力争培养2名以上的青年教师成为区级以上教学能手或学科带头人,有10人次以上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发表或获奖。同时,办出我校鲜明的教育教学特色,力争顺利实现省级规范化学校的创建工作,让社会认可,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
20xx.9
按照市教育局党委年终工作安排,一年一度的学校领导干部开始述职。因为我是今年九月份在全体教师信任的推举下,在市教育局党委地关爱下才走上学校领导岗位的,所以,我的述职报告从九月份说起,恭请局领导与在座教师评议——
第一,转换角色,尽快适应新的岗位。
九月份以前我在学校教导处工作,主要工作是学校教科研工作和学籍管理工作,而且这两项工作做了15年。很明显,这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长期做这些工作,使我不自觉地养成了从局部、从单一工作思考问题的习惯。走上校领导岗位以后,我明显意识到个人过去的思维习惯与新岗位的要求不符,更担心个人把握与驾驭学校教学全局的能力不足。坦白地讲,让我搞搞博客教研、管管学籍、玩玩软件与网络、谋划一个具体的事项可能是我的长项,也是我非常乐意做得,做学校一个部门领导真是有些担心自己的能力,尤其是主管学校教学这样重要的工作,感觉是对自己极大的.考验与挑战。
但,我不能辜负全校教师对我的信任,更不能让上级领导失望。短短三个月时间,我充分发挥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特长,自费订阅了《龙源期刊》网中上百中学校管理杂志,利用业余时间阅读着、吸收着、提高着;其次,我只要发现问题、产生困惑,就主动与王书记攀谈、请教。王书记是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专家,到过贫困的乡村,去过繁华的都市,个人教育教学实践非常丰富,再加之,他本身就是我师范学习时的老师,今日,再向老师请教毫无拘束感;我们领导班子中,支副校长稳重,王副校长干练,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观察着、请教着、学习着……最让我感动的是相当一部分教师不仅给予我工作上支持与鼓励,更重要的是在我遇事犹豫不决或苦闷烦恼时,给予我的指点与关怀。
在此,向促使我不断成熟,实现了角色转变,基本适应了新岗位的教育局领导和学校班子成员及学校全体教师表示诚挚地谢意!
第二,搞好班子团结,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我是学校领导班子中年龄最小,资历最浅的,我做到:遇事主动与其他成员商量,不懂的主动向其他成员请教。坚决服从并执行校长办公会与校委会决议,以维护校领导班子的形象。团结是力量,在我看来团结就是智慧,当学校领导班子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将教育智慧叠加在一起的时候,学校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办不好的事。学校办食堂,在前几年看来是神话,本学期变成了现实;生煤炉取暖,开始人们认为有着难以想象的困难,但现在不是一切运转正常;昔日,我们连做梦都不敢想得塑胶跑道,明年也将变为现实……这一切都是团结力量的结晶,都是教育智慧叠加的成果。
在与领导班子搞好团结的前提下,这几个月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1、在王书记的指导下,紧抓九年级教学工作。建立了九年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校级领导对九年级中考学科实行包干;出台了学校中考奖励与惩处方案;建立了九年级教
师与学生联系机制。
2、协助王书记完成了学校课程编制方案。学校课程方案,在遵守国家课程方案的基础上,突出学校多年来艺体教育方面特色,尝试校本课程研发。
3、组织了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大赛以学科组为单位,采取分年龄选择不同比赛项目为本组积分的办法进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高涨。
4、坚持每周听课2至3节,全面掌握课堂教学情况。
第三,发挥个人特长,做好博客教研工作及对外交流工作。
今年,我校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自治区“质量工程课”的五项要求为标准,以“三课”(说课、作课、评课)的过程为流程,以学校省级课题《利用教育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为载体,全面实施网络教研。在这一工作思路的指导下,目前,我校87位教师有31人在苏州教育博客中拥有个人的教育博客,学校也在苏博中建立了教研博客,教师通过博客的“共同撰写”功能,很方便地将自己的教案、课件、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外出学习体会等等上传到学校的教研博客中。本学期进行的教师基本功大赛的部分内容,我校就是依托学校的教研博客进行的。到12月15日21点为止,我校教师在学校教研博客中共发布教育教学文章297篇,评论总数为853条,浏览访问次数93955。我个人的教育博客中共发布(包括转载与学习笔记)764篇,评论总数达到了3331条,浏览访问次数达到了17万余次。
现在,可以说我校博客教研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博客教研成为我校的亮点之一。今年6月14日全市网络教研观摩会在我校召开,7月22日,苏州电教馆金陵馆长一行8人来到石嘴山考察信息教育,并为当时正在培训的市级骨干教师讲学一天。7月24日,金馆长一行来到我校与我校教师就博客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进行了一上午的座谈研讨。
现在,博客教研已经成为我校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很多学校与教育行政领导都是通过我校的博客教研网了解市十二中的。同时,教育博客也为我校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贾月玲老师和陶传美老师的文章被植广宁所长选中,将在《石嘴山教育探索》第6期上发表,我的文章《利用教育博客探究网络教研几点感悟》与朱俊玲、刘菁、禹科奋三位教师的文章,已在国家级刊物《信息技术教育》今年的第10期上发表。
今年下半年由于施工,学校小学部网线中断,就是在这种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我们的网络教研工作不但没有中断,而且取得一定的成绩。
第四,关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就学校目前现状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1、要下大气力将学校教师的年龄弱势,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我校教师平均年龄45岁,这明显是我们的弱势。但年龄大的教师也有优势:耐心、教学经验丰富等,但要想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就必须提升我们的专业品质,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2、稳定生源是我校的第一要务。生源的流失直接威胁我们的饭碗,目前,除去下迁的客观因素导致学生流失外,对学校的不信任也是导致很多学生外流的主要原因,而且这种外流由初中向小学四、五年级蔓延的趋势。如何控制学生外流事态的进一步恶化,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严峻的课题。“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手段,赢得家长认可是我们吸引学生最主要的途径。
3、特色发展是我们的必由之路。说到稳定生源,很多教师就想到了升学率,一说升学率就想到了我们的生源质量。也许,正是生源质量问题,我们才不得不走特色发展之路。“特色之路”说起来简单,如何走,这需要校领导班子考虑,也需要广大教师考虑,更需要市局领导给予关注与指导。
各位领导、全体教师,随着学校明德楼的投入使用与300米塑胶跑道的建成,市十二中的硬件建设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在王书记的领导下,学校制度建设、艺体教育、课程研发、博客教研等方面也一定会在短时间内,迈上新的台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由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拼搏,市十二中一定会走出困境,步入迅速发展的快车道。谢谢大家!
我今年的述职报告,想侧重谈谈自己一年来的管理感悟。
履职一年来,感悟有六个字,即科学、人文与创新。我已把它写在校门口新办公楼前的绿化地上,以此作为自己履职的基本思路与要求。围绕这六个字,我想用三句话概括我的汇报内容。
一、人本、师本要为本
时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既成为一种时尚,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性尊重的一种必然回归。我校上一届教代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本人也很欣赏。也就是说,学校管理者的一切工作务必要做到“目中有人”,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和谐发展。但不知大家是否思考过,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以人为本”中的“人”到底应该是指谁呢?是学生?是老师?还是二者兼顾?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都认为是指学生,即学校的工作应“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校也以此作为办学宗旨来定位。这种观点从理论上说也许是完全正确的。我的思考是学校如何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学校要靠谁去完成这一使命?学校教书育人的主要承担者是谁?学校的主人是谁?一所学校兴衰的主体力量在哪里?我想面对这些简单的问题大家一定可以马上就会给出答案--是老师,是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因此,我认为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要把教师放在第一位,即提出“以师为本”管理理念。
那么,如何践行“以师为本”的管理思想呢?我的思路也很简单,教师的合理需求就是我的努力方向,要努力为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履职一年来:在经济方面,积极争取资金努力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和改善办学条件;在工作方面,尽可能地实现减负增效;在教师职称方面,要力争逐步改变“老不能聘”的问题;在服务方面,要争当一名合格的一中“公仆”。当然,我也很企望能通过自己的诚心服务能换来教师们的真心理解与支持,能唤醒教师们的工作热情与干劲,能激发大家的爱校之情。
在这里还想做三点强调:其一,我提出学校管理要“以师为本”并非不同意“以生为本”,而是想通过“以师为本”的管理策略来更好地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之目的。其二,“以师为本”是以保障广大教师的根本利益和学校的持续发展为前提。若偏离这个前提,所谓的“以人为本”便会成为“伪人本”,或成“残酷的温柔”,于私、于公都是有害无益的。其三,我愿为一中的建设效犬马之劳,也希望大家能在不影响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前提下多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多为一中事业的繁荣添砖加瓦。
二、科学求真应在先
人文管理则是柔化的情感管理,作为“润滑剂”和“催化剂”,解决的是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问题,是学校发展的驱动力。而科学的制度管理是刚性的物化管理,解决的是学校工作的规范和秩序,是保障学校有序正常运转的奠基石。所以说,人文为本,科学应在先,其具体理由我说三点:其一,只重人文关怀,忽视科学管理,眼前很和谐,但时而久之,势必危及自身和学校的事业发展;其二,“温水煮青蛙”的典故告诉人们,人性都是有弱点的,人懒散的作风,图安逸的思想,懈怠的情绪都很容易在无纪律约束的自由环境中滋生。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要克服人的惰性往往要借助于外部的纪律(制度)的约束来完成。其三,对知识分子来说,最大的人文关怀可以说是维护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与氛围,它要靠一整套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来保障。为此,本人履职一年来,在努力对教职工人文关怀的同时,还积极倡导逐步完善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比如本次教代会即将讨论通过的各种《管理办法》等。
当然,有了健全的制度,还需要我们用心去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在我们的学校,要努力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形成一种制度高于一切,高于人情,高于权力的共识。我们的教师们不用阿谀逢迎,只要愿努力,只要肯付出,并且能干出成绩来,你们就会受尊重,就得到赏识。要逐步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来营造一种“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氛围,努力让一中的教师忙碌并快乐的工作和生活着。
科学的本质是求真,学校的教育管理要崇尚科学,还有二点理由:其一,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教育而言,教育我们的学生做真人,说真话,求真知,办真(实)事,此乃教育之根本之所在。其二,就学校的管理而言,求真就意味着拒绝假、丑、恶,讲求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追求真与善既是学校发展本身的内在规定,也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真与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三、创新发展是主题。
发展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社会在进步,学校在发展,发展的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这很正常,面对新的困难与挑战我们不能老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经验去应对,更不能消极不作为,也不要有过多的埋怨与等待,而应该积极地去应对挑战,大胆地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勇于打破条条框框,勇于创新,敢于作为,敢于担当。
一年来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办法总比困难多,凡是我们认准要做的事,只要有一点的希望我们也要积极地去争取,有些看来不可能的事,只要我们肯去努力还是有希望的。比如:学校经费紧张问题、筹建教师宿舍问题、教师职称问题、复办初中问题、中外联合办学问题等。我们目前也都在积极地去争取,我相信逐步都会变成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