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牧的诗与字散文
从小不会写字,书法一天也没练过,看见字写得好的人就很羡慕。同学中有一杨姓人字写得很好,后来去他家玩,才发现家里藏有王羲之的兰亭序,还有王世贞的帖子。从此才明白好的书法必要见大师的真迹,日日看来方能进步。
也有不尽然的。以后长大结识了一贾姓文学朋友,看见他的字写得更是漂亮。问他是临摹了谁的字帖,他竟笑笑说从不曾练过,只是小时每天在农村的沙土地上随意而写。从此又明白写字也是要有才华。
看来要想把字写好,要么刻苦临摹大师,要么自己才高八斗,这两样都不具备,活该字写得臭了。
近年来闲钱有了,常常喜欢去书画店逛逛,看见好的的书画也会买几本,以补自己艺术的亏空。现在放在书房的已有很多了,无事寂寞就会拿下来翻翻,一饱自己的眼福。
说起杜牧的'诗,那是人人知晓,说起杜牧的书画,不知道的肯定不少。他画的画我还没见过,具米芾赞赏是“精采照人”。他的书法《张好好诗》我觉得是风骚飞扬,刚劲挺拔。但其内容却是柔情绵绵,感时伤怀。
杜牧在唐晚期生活,是个风流才子。很多评论都以为他是怀才不遇,寻花问柳。其实他就是个性情中人,遇到好的女人哪有不爱恋的。他又会写几下子的诗文,感时花溅泪,没有不写的道理。
唐大和二年十月,杜牧中了进士及第,他怀着意气风发的政治抱负,开始了他长达十多年的幕府生涯。他一次去沈传师之弟家赴宴,结识了著名歌妓张好好。酒宴时,张好好轻歌曼舞,清新动人,让他一见倾心,并有诗相赠。后来谁知,沈氏兄弟将其纳为小妾,使杜牧空有羡渔之情。几年后,牧杜在洛阳与张好好不期而遇,此时的她已经沦落为他乡之客,以当垆卖酒为生。两人重逢,分外亲切,在与张好好交谈中,杜牧感慨万分,写了这首五言长诗《张好好诗》。由于情绪激愤,叹人生蹉跎,且又文笔清秀,书法飘逸,为杜牧赢得了书法家的美名。
杜牧写张好好这个歌妓,还是写得很亲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爱慕之情。白居易也有《琵琶行》,但不如杜牧如此多情。白居易写得华丽多彩,如美妙的乐章,翻江倒海。临了却落在了同病相怜,人生歧路。不过他那句“唯见江心秋月白”,让我心怀佛念,清净如水,犹如明月秋花。
杜牧算是个歌舞行家,对好好的歌舞也有细腻的描绘:“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如此如此的一番描述,把个边舞边歌的女子一下展现在人的面前。他的心里顿时起了爱慕之情。多少年以后,再见到好好女娃,已是一个卖酒的妇女,如何不让这个男人感时伤怀呢?这是叹惜人生的悲欢离合,时光流逝,如大江东去。
清朝有人评说:“牧之书潇洒流逸,深得六朝人风韵,连大书法家董其昌也说,唐颜柳以后,唯温庭筠,杜牧之,亦名家也。
杜牧在书写这篇诗文的时候,内心会是多么的心潮起伏,手中的笔如脱缰的野马,一发不可收拾。在他那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奇肆跌宕,洒脱风流,清新刚劲,其书法行草,气格雄浑,挥洒自如,有魏晋之风。
杜牧还有一首与歌女有关的诗歌为他博得了盛名,这就是《杜秋娘诗》。杜秋娘本是金陵美女,妩媚动人,能歌善舞,能联诗作曲,十五岁时,一曲《金缕衣》,名震天下。此后就被唐皇帝宪宗迷倒,被封为秋妃。不幸以后她卷入权力的角逐中。权力斗争失势被废,杜秋娘也被撵回老家。在到金陵,杜牧看见曾经光彩照人的杜秋娘,如今又老又穷,便提笔写下了《杜秋娘诗》。据说这首诗当时脍炙人口,传唱大江南北。
我曾见过一个书法家在和一个爱慕的女子偷情以后,饱含着一腔热血写下的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司马文章陶令酒。那真是如杜牧的字一样风流洒脱,雄然沧浪。
看人如字,看字如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所以说,书法其实就是一副图画,不过算是抽象的艺术,无声的乐章。
古人的书法,在我的眼里有时觉得,不是人间的东西,它仿佛是从天上仙物,是神来之笔。特别一些大诗人的手迹,让人读来“如听仙乐耳暂明”。读杜牧白居易诗歌有这样感觉,读怀素草书有这样的感觉,读苏东坡的寒食帖,有这样感觉,就是读八大山人的有禅意的书法,也是有如此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