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背景故事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作者李白在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送别友人孟浩然的依恋感情,也写了对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时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李白是一个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杨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之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上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船,而是诗人全神贯注于友人坐的那只船,渐渐远去,越远越小,显得模糊,只剩下一点影子,最后消失在水天相之处。李白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李白巧妙把惜别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动态描写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做到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在用韵上,李白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与“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