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后人

刘莉莉

  双井遗风 德泽白河

  “清清的汉江东流过,拐弯的地方叫白河。”在陕西南部与湖北西部接壤的边陲之地,一条源自巴山北麓的'山溪由南向北融入汉江。山水的夹角处有一个古老的县置——白河。这里繁衍生活着一个人文厚重、家风淳朴的移民家族,他们世代坚守和传承着儒家修身立德的家规家风,这个家族就是陕西白河黄氏家族。

  据载,白河黄氏原系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双井乡人氏,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后裔。

  元明以降,不少黄氏后裔渐次迁出外地,其中有两支黄氏迁居到赣、皖、鄂三省毗邻地区的英山(今属湖北黄冈市)、大冶(今湖北省大冶市)。后乾隆十五年(1750年),黄庭坚三十世孙黄存仁又携眷自英山迁居至陕南白河,闻风相从者还有其嫡堂兄黄存谟、族人黄泽本等,携家眷由大冶迁徙而来,举家定居在这里。“尔时洪荒甫辟,地土肥美,家道之殷实,人情之浑厚,风俗之敦庞,相亲相睦,一团元气。”

  治家立规 风正行远

  历史上白河县山高坡陡、岩峻林深,地广人稀、地少石多,自然条件并不优越,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制约。长途迁徙而来的黄氏家族为何能长久立足,日益昌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秉承了先辈留下来的治家规范,在与当地居民和外来移民的相互交融中创立了新家规,而且不断修订丰富完善。“传家忠和孝,兴家文和德,持家勤和俭,安家让和忍”,以家规规范子弟言行,以家风促进乡风民风。

  居家庭,宜以诗书为训

  家族兴衰,树人为本。黄氏家规第十一条明确提出,“须知子弟之当教,教法之当正,养正之当豫”。1798年,黄存谟在家设馆教学,出资修建校舍18间,成为白河县首个“义学堂”,其亲属子侄及黄氏各房子弟皆受业其门。同时对贫困学生捐金资助,对成名学子实行奖励。黄氏迁陕后学风浓厚,一族生员多达七十余人。此外还有黄光燮于光绪元年、黄玉堂于光绪二年、黄凤鸣于光绪十五年等在乡试中中举。

  “石坎坎”变成“金碗碗”

  “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黄氏一族迁居白河后,修田造地,艰苦创业,勤俭持家、砥砺奋进的精神代代相传,以良好家风带动了一方民风社风。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土无三寸厚,地无百亩平”是白河县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以黄氏后人为代表的白河人艰苦创业,修建石坎水平梯地23万亩,砌成石坎3.5万公里,将陡坡旱地改造成千顷良田。如今,荒山秃岭变成高产茶园,不毛之地变得绿意盎然,呈现出生机勃勃、茶酒飘香的繁荣景象。

  不失为醇谨君子

  “若做秀才、做官,固为良士、为廉吏;为农、为工、为商者,亦不失为醇谨君子。”数百年来,一代代黄氏后人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何种工作,都努力将先人的这份道德嘱铭记于心,外化于行。

  白河黄氏后裔黄光燮(字弼臣),清朝光绪年间先后任河南邓州、长葛、商水、西平四地知县16年,时刻牢记祖训家规,书写“学仰从心”牌匾作为人生信条,任内勤政爱民、清廉为官,深受百姓拥戴。68岁告老还乡时,西平百姓依依不舍、夹道欢送。

  卫国御敌乃吾族之责也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国之不存,何以为家?卫国御敌乃吾族之责也。”白河黄氏黄统,早年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开展革命活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先驱。“七七事变”前后,他撰写《开国政略》,上呈《彻底抗战策》,在重庆歌乐山组织“服务草堂”,慰问出征将士、宣传防空常识,进行战地救护和难民救济等工作,展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

  黄统的侄子黄正甫受黄统思想的影响,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并和自己的学生,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魏巍一起来到延安,编排演出革命文艺节目,积极宣传抗战。1980年黄正甫先生逝世时,魏巍发来唁电“星落楚天,江风飒飒,怀尔前驱战士;云横燕山,海浪漫漫,哭我益友良师”以表哀痛。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

  前文提到过的黄光燮,告老还乡之后撰《东坝风土人情记》一书,记录了清乾隆至光绪年间,白河县的方方面面。事无巨细,毕载于书,让人不由得感叹这位黄氏先贤对传承族群记忆的自觉担当。

  白河黄氏宗祠取名“敦本堂”,意在继承先祖黄庭坚坚守的儒家思想和治家规范。在白河的二百多年发展中,始终把家规家风作为约束和聚合族人的纽带。

  如今,不少白河黄氏人家的家门口都立着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团结、诚信、奋进、节俭等内容,被称作“门户石”。它们代表着新一代白河人秉承先人教诲,自觉继承、弘扬优秀家规、乡约文化的坚守与努力。